晋江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之路

2018-04-02 06:48周松峰
福州党校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晋江城镇城镇化

周松峰



晋江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之路

周松峰

(中共泉州市委党校 福建 泉州 362000)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这方面“晋江经验”值得借鉴。在城镇化过程中,晋江市始终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城镇化价值理念,以人民利益最大化做为城镇化的出发点与归结点,统筹城乡建设、统筹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晋江的新型城镇化取得显著成效。

晋江经验;以人为核心;城镇化推进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世界各地在城镇化道路的实践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遵循城镇化规律的关键,在于是否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1]在新时代,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城镇化将围绕以人为核心的价值理念,走着自己新型城镇化的道路。然而,各省市县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其城镇化之策略与实施举措各不相同,实践中新经验的不断总结对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晋江是民营经济甚为发达的典型之域,自习近平总书记2002年来调研、指导至今,16年来走出一条成功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晋江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城市、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和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正朝着国际化新型品质城市迈进,其新型城镇化之路的理念、谋划与实践经验很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一、晋江新型城镇化之路的基本历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02年对晋江调研与指导之后的16年来,晋江市顺势而为而又创造性地推动了城镇化建设。其新型城镇化之路的历史回顾与审视可从城乡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和城市建设现代化、生态化、人性化等几个阶段展开。

(一)乡村工业化背景下的城镇化

就自然条件来说,晋江虽然地处沿海平原,但就像宋朝谢履《泉南歌》所言:“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处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人多地少,在农业为主的时代,并无发展的优势。而在工业发展上,晋江有先天的发展优势,一是海上交通的方便,二是晋江对外商贸的历史传统,三是晋江人独到的爱拼才会赢的打拼精神。就此,在改革开放之初,在买方市场的背景下,当世人还在市场与计划之间徘徊与抉择的时候,晋江人就敢为天下先地以“三闲”(闲厂房、闲资金、闲人)为起步,以家庭小作坊为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以晋江特有的乡村工业方式开启城镇化的步伐。

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不同,其生产的主要工具是机器设备,其社会化生产的基本要求是既集中又分工的高效率,其生产的目的是工业利润,生产的必然结果就是农业人口的城镇集聚,从而带来城镇化的发展与兴盛。“城镇化是伴随人类工业化的发展,农村人口涌向城镇,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的历史过程,是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客观趋势。”[2]而晋江以乡村工业发展为背景的城镇化起始阶段具有其本身的特点。晋江素称侨乡,“十户九侨”,以侨资与台资起步的家庭工业是一种星光灿烂,星星点灯的小规模工业,晋江城镇化是就地城镇化,一方面,因其家家办企业,人人是老板,并没有大量本地农业人口向城市的大转移,另一方面,企业大多是轻工业,而且生产规模小,需要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2016年,外来务工人员就达110多万人。

(二)城乡一体化推进下的城镇化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强调城乡统筹,[3]针对晋江工业化的特点与历史形成的条件,在晋江政府城乡一体化的谋划下,晋江城镇化进一步得到发展。

1. 城乡工业一体化发展推动晋江市域城镇化发展

工业是城镇化的支撑,晋江在起始阶段的工业规模小,在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的情况下,在国内外买方市场形成的条件下,已经难以支撑城镇化的进一步拓展。就此,在政府的有力推动下,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下,晋江城乡企业群体首先是以品牌与质量推动城乡整体上规模上水平;其次,创新创造,以高新技术推动城乡企业一体化转型升级;再次,通过资本市场的积极参与来扩张企业的规模,提高城乡企业的总体市场竞争力;最后,通过晋江城乡工业企业文化的打造形成国际市场的整体竞争力。归结起来,就是以晋江城乡企业的一体化发展推动城乡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2. 城乡居民一体化发展推动城镇化发展

在计划经济时代,城乡居民事实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晋江工业化的小规模与在地化特性,使城乡居民之间,外地与本地居民之间存在着双重的二元结构矛盾(城乡居民之间,本地居民与外地居民之间的矛盾),晋江政府在务工荒的过程中深刻意识到这种二元结构对城镇化升级形成的障碍,自觉地通过居民证及相关政策实现二元差别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缩小,从而实现城镇化的升级。

(三)市域全面升级下的城镇化

晋江城镇化在工业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上,其发展的第三阶段体现前瞻性与科学性,具体表现在其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化和人性化的规划与建设。

1. 晋江城镇化发展具有现代化的前瞻性

在城镇基础设施的发展上,晋江基础性建设具有现代化的标准,其主要交通网络,城镇立体空间布局,文化生活设施,教育卫生建设无不体现一种现代化的大气,上世纪建成的21世纪干道就给人一种现代的气派与美好。作为城镇发展支撑的产业发展,晋江不管是传统产业,还是现代科技产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升级过程,都体现产品市场的时代要求与高科技生产的时代同步,在面向国际市场的同时,生产手段都不断地创新转化与升级。

2. 晋江城镇化具有工业理性与生态理性的统一

西方近现代以来,走过一段工业理性下的生态破坏与生态补偿道路。晋江在工业化初期与城乡一体化工业发展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生态的破坏,但随之而起的是生态理性的强化,在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做到绿化的同步,在水系统管理上严以立制,重在管理,核心是责任落实,保证了水系统的安全。

3. 通过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宜居、宜业和宜情的人性关怀,全面提升城镇化的品质

城市的形成不仅仅是人口的简单集聚,而在于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共享。一者,晋江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城市改造及其拓展的安居建设,创设一种宜居的城镇及乡村,造就一方水土宜养一方人的新局面;二者,晋江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在产业升级与转化的同时,在物的充裕与人的关怀的统一中,造就一种宜业创业环境,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融合、和睦相处,产业人口安居乐业;三是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等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使晋江成为一个文化氛围浓郁的现代海滨邹鲁。

二、晋江新型城镇化树立以人为核心的价值理念

价值理念决定行为方式,影响着实践结果。清朝知县沈钟就讲过一句颇有见地的话:“视四境为一家,视百姓如一体”。晋江城镇化建设,坚守以人为核心的价值理念,造就了天蓝水绿、人和业兴的成就。

(一)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市域居民利益的实现

城镇化就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实质是规模经济带来的单位节约。晋江城镇化,最大的推动因素是乡村工业的发展,乡村工业的发展带来外来人口的增加及其住地村庄的拓展,进而村连接着村,乡连接着乡,形成就地连片城镇化的格局。而这种独特规模化必须有一种集约化的以人为核心价值理念下的城镇结构优化。就此,晋江政府意识到城镇发展中居民利益主体追求的重要性,按“人既是工具更是目的”的原则,一方面,规划、建设、调整好城镇的内在功能结构,以实现居民利益的最大化,以满足居民各方的利益追求;另一方面,注重城镇居民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实行公办高中和中职学校免学费,高级人才财政高补贴制度,在教育、卫生、体育各方面,强化居民的规范化系统教育,鼓励人才引进和自身人才的培养,形成有利人才创新、创业和创造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新时代“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

在新时代,“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人民价值观,而人民价值实现依托“五大”发展理念的现实贯彻,晋江城镇化之以人为核心价值观树立又具体地体现在“五大”发展理念上。第一,在创新发展上,晋江城镇化建设以创新为先,在规划创新、在产业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创新等方面走在国内外前面;第二,协调发展上,晋江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长短板的内在结构差距,在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中心城区与乡村,本地居民与外地务工人员,在市场与政府,生产与生态环境,经济与文化,域内与域外、社会与企业等方面善于协调发展;第三,在绿色发展上,凸显天蓝、水清、树绿的良好城镇自然环境,相关投资项目500多个,投资近800亿元;第四,开放发展上,秉承善于、勇于开放发展的一贯作法,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全力参与“新海丝”建设;第五,在共享发展上,充分体现城镇建设为人民的价值理念,不与民争利,藏富于民,为民服务,力争城镇居民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利益实现最大化。

(三)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供给侧改革的价值导向

城镇化的过程是农村要素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包括劳动力、资金、土地等方面的转移。供给侧改革,实质是在供给与需求的辩证统一中,通过要素的结构性调整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目的。供给侧改革下的城镇化要素调节,遵照着以人为核心的价值导向。晋江每年60%以上的财力用于民生建设,通过供给侧改革中的要素流向引导推动城镇化人本价值实现:一者,通过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及其完善,吸引农村人口来城镇创业安居;二者,通过城镇的拆迁改造和城镇的连片开发,提升房地产的价值,实施“即征即保”,进而通过让利补偿和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推动域内外人口的安居乐业,实现城镇化过程的人口集聚的良性循环;三者,通过城镇教育、卫生、体育、文化事业的优先发展及其高级人才的大量引进和产业园区的建设,提升城镇的品质与产业支撑基础来吸纳各种要素的城镇流入。

三、晋江新型城镇化通过推动全面发展实现以人为核心的价值目标

晋江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价值理念融合于现实的城镇化实践,现实的城镇化全面推进实现着以人为核心的价值目标。

(一)在推进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夯实城镇化的经济基础

城镇化的建设与品质提升需要经济的基础性支撑,没有经济强有力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城镇化的内在动力,更不可能有新时代的城镇品质提升。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的价值实现融合于经济发展的过程。晋江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城镇化及其人的价值实现。晋江在改革开放之初,抓住先发的市场优势,之后,经济持续而有后劲地不断升级提高,使晋江成为福建第一强县,全国百强县市之前10名。2017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81.5亿元,市域建成2个千亿和5个百亿产业集群,正在建设新千亿半导体产业集群,实体经济的产值、税收和就业岗位占比都在95%以上。这为城镇化及其品质不断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在城镇治理、改造、拓展过程中造就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是辩证的统一存在,人的生存依托于自然,自然因人类的存在得以改变,得以价值的存在。晋江着重从工业污染治理、旧城改造和城镇拓展三个方面展开生态市的建设。

1. 在城镇工业污染的治理过程中推进生态建设

晋江从乡村工业开启城镇化,先是外延式的粗放式的生产和扩张,曾经一度产生了相当严重的环境破坏,最为凸出的表现是大量小工业企业排气与排污,造成空气质量恶化,水系严重污染,市域绿化面积的大幅度缩小。对此,晋江在城镇化建设中,着眼于城镇生态化,首先,在工业升级转化过程中,进行排污治理,通过技术提升、能源替代和污染整治,大大减少排污量,623家石材企业集体退出,66家皮革加工厂、建材企业使用天燃气替代;其次,通过河长制的责任落实,33条河流一河一长,建立污染源销号机制,22条消除了黑臭,4条达到了V类标准,全面改变水系的污染现状;再次,通过产城结合的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链衔接,从而大大减少中间资源的浪费,减少废物的数量。

2. 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实现城镇生态新构建

城镇化建设的难题之一是旧城历史性遗留的脏乱差与空间的无序。晋江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从始至终,都把以人为核心的生态化建设贯彻其间。其一,在科学改造过程中,留足水与树的整体布局与空间;其二,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努力实现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亲水生态理念;其三,在商品房建设上,通过现代化高层小区的建设,腾出更多的公共街区和绿化带空间,从而立体化地改善绿化率和空气流动性。

3. 在城镇的新拓展过程中,实现生态化建设

晋江城镇在平面构建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以点联片。在这以点联片的城镇新区拓展中,晋江投入1000多亿元,实施了9大组团建设和5大片区改造,拉开了城市骨架,释放出城市综合能力,布局了大量城镇园林区域和绿色走廊,2016年全年平均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3%,大大地改变了城镇整体的生态质量与水平。

(三)在继承、创新、创造和融合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优良的人文环境

人在环境中存在与发展,环境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化育着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注重文化建设,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创造优美的人文环境。晋江身处闽南文化的核心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从始至终积极地推进闽南文化的继承、创新、创造和融合以致力于人文环境的优化。

1. 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城镇化过程中,一方面,注重有形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在城镇化改造时,晋江市并没有简单地大拆大建,而是将不同区位、不同类型、不同条件的传统民居由点及面、从线到面、凸显规模、彰显特色地可持续利用,并与城镇更新改造有机结合,分为3类进行保护:对于历史和文化保护较好的古村落,给予整村保护;对于有一定规模的古建筑群,给予成片保护;对于体现民风民俗的单体建筑,给予局部保护。”[4]另一方面,注重精神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诸如,爱拼敢赢的精神,海纳百川的胸襟,永不止步的创新精神。改革开放之初,三百万晋江人中,一百万人在台湾,一百万人在南洋一带,本地人只有一百万人,身在外地的晋江人,天涯海角总能和异地人和平相处,也总是关心、关怀和支持着家乡的生产和生活,而常住晋江的一百多万人口也总能和一百多万城镇化中的外来人口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2. 创新与创造时代新文化

晋江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还十分注重文化的创新与创造。一是城镇改造过程中的文化创意园的建设,通过创意园区建设,使城镇既具有乡愁的古韵,又有现代的气息;二是区域商业文化模式的构建,在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晋江众多企业既保留传统商业文化的精神,又以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企业精神为表征形成新时代晋江商业文化模式即晋江经验;三是现代城市的空间构建,按现代的风格展开,其城镇化具有显著的现代文化内涵。

3. 在融合与吸纳中发展文化

晋江在文化的创新发展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文化的融合与吸纳,一是经济与文化的融合与吸纳,在经济发展中发展文化,在文化发展中发展经济;二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吸纳,传统的文化形式与现代的文化内容融合发展,传统的优秀内容与现代的文化形式融合发展;三是城乡文化融合与吸纳,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发扬传统乡村优秀文化,在乡村城镇化过程中,充实城市文化的内容,养成城市生活的方式。

(四)在提升社会安全度和服务水平过程中,提高城镇的内在品质

1. 推进社会治安管理,提高社会安全度

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分析,人们的社会生存与发展,从低到高依次为生存、安全、尊重、事业等的需求,有了社会安全保障度,才有城镇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才有城镇品质的提高。晋江通过提高社会治安的力度与强度,通过治安防范网络建设,把治安巡逻配到村一级,“两抢”从日均17起降到0.5起,保证社会治安水平的普遍提升。通过社会保障的全面化和高度化,使社会居民有了更多的社会保障预期。

2. 强化政府社会服务意识,提高城镇吸引力

政府在计划经济时代通行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管理,管理的习惯思维就是限制,由此引伸的社会治理的体制就是疆化的、格式化、限制性的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模式已经严重地不适应社会及其城镇化的管理,政府作为公共服务部门,主要职能应是一种服务,一种治理中的服务,服务中治理。晋江在城镇化过程中,强化社区、企业、学校等方面的社会服务,在社会保障、教育和卫生等社会服务过程中,体现社会的全员公平,比如,率先实行的居民证制度使外来务工人员可获得常住居民一样的社会公共服务。

四、以强有力的党建工作,为城镇化的价值实现提供保证

晋江在城镇化过程中,始终注重党的建设,把党的建设全面贯彻到城镇化全过程,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第一,在城镇化决策上,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保证城镇化建设的前瞻性、科学性和人性化;第二,在城镇改造过程中,勇挑重担。“2010年,晋江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开建梅岭组团,总面积195万平方米,涉及人口2万多,晋江实行党员干部挂钩镇(街道)和村(社区),挂帅城建组团和重点项目制度,从市领导到村干部,人人有责、个个挑重任,仅用55天就完成拆迁任务。”[5]第三,结合晋江民营经济的特点,创新性开展非公党建工作,推动城镇的社会参与度。据统计,2017年,晋江市已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1306个,党员6571名,把党建与民营经济实体的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和政治思想工作紧密结合,与城镇整体布局和建设相结合,大大推动了城镇化的建设步伐,提高了城镇化动力和水平。

总之,作为经济发展百强县的晋江市,以党建为保证,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不仅经济发展卓有成效,而且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的成功之路。在城镇化过程中,因地制宜地顺应时势,从人的利益出发,以人为核心,全面推动城镇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发展,使作为县级市的晋江成为创新的城市、开放的城市、生态的城市。虽然,晋江的城镇化道路有其自身的现实情况与背景,但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总结、研究与借鉴。

[1] 蔡昉.走出一条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道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10).

[2] 李萍绣.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研究[J].商业经济,2015(3).

[3] 张晓路.青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路径研究[J].全国商情,2016(5).

[4] 经济日报.福建晋江,城镇化的县域样本[EB/OL]. http://www.jinjiang.gov.cn/show.aspx?ctlgid=185824&Id=89827.[2018/2/15].

[5] 蒋升阳,赵鹏.晋江之路:“晋江经验”15年发展传承综述[N].福建日报,2017-03-19.

责任编辑:倪 芬

2016-12-20

周松峰(1964-),男,福建屏南人,中共泉州市委党校教授,主要从事城市建设研究。

F299.21

A

1674-1072(2018)02-054-05

猜你喜欢
晋江城镇城镇化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晚霞如歌正飞扬
——福建晋江老年大学之歌
文化边城镇远
“晋江经验”之探啧:梳理及评析
在晋江发现“她力量”
晋江奇迹,其他老区也要做到、也能做到
家乡的城镇化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