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00)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教学手段应用在高校教学中,尤其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能将形象、抽象的知识直观的展现给学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做好高校教学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使其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越来越受到高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高校教学设备为高校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教学设备数量也急剧增长。近年来,虽然高校都加大了对教学设备的管理力度,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但由于高校教学设备具有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使用频繁、更新速度快、分布范围广等特点,因此必须在设备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上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进一步管好、用好教学设备成了一项新的研究课题[1]。
移动信息化,是指在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构成的综合通信平台基础上,通过掌上终端、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等多平台的信息交互沟通,实现管理、业务以及服务的移动化、信息化、电子化和网络化,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适时可得、电子互动的全方位管理与服务。通俗地说,移动信息化就是要在手机、PDA等掌上终端,以网络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融合的方式,通过短信、彩信、WAP等移动通信方式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信息服务,实现政府、企业、高校的信息化应用,最终达到随时随地可以进行随身的移动化信息工作的目的。
(一)基于微信的高校移动信息化框架。高校教学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对那些实时信息进行快速且有效的传递,这种实时性的信息需求就催生了移动信息化建设[2]。基于微信的移动信息化框架具有诸多优点:一是企业微信、小程序、服务号等基于功能点的应用建设,有助于推动高校业务系统中功能模块的分解和重构,使系统建设从以部门职能为区划转变为以服务类型为区划,从而推进信息化服务的碎片化;二是服务号、企业微信等平台不仅可实现消息的主动、灵活推送,还能通过标签分组、保密消息等手段使服务即时、精准地触达用户,促进服务的即时化和个性化;三是服务号、企业微信等平台提供了强大的用户交互功能,支持基于通讯录的用户会话,支持迅速拉起跨部门的多人群组沟通,有效地强化了信息服务过程中的交互性;四是服务号、企业微信等平台中的功能应用可同时在移动设备和PC 端推出,能够将线上和线下、移动端和PC 端的用户状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进信息服务的协同化;五是高校能够借助媒介渠道的变更和业务的重构,结合微信平台提供的各种能力,演化和创造出大量新型移动化服务模式,以有效提升用户体验,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发展。
(二)微信平台的应用。借助微信的多种平台和产品,高校可以构建起涵盖政策宣传、设备申购、设备查询、设备使用、设备报修、设备报废、设备捐赠等服务的新型框架,向教师、学生、校友、社会公众等不同用户群体提供各类移动化服务[3]。
总之,高校教学设备管理的工作中,移动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关键的工作任务,它在原有高校教学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解决其实时信息的传递问题,让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程度得到进一步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