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广西 柳州 545000)
高校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但就业率却成下降趋势,就业严峻。在就业形势不乐观的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就比较欣慰,但是这部分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差,换岗频繁,用人单位比较头疼,毕业生本人也比较苦恼,从而给毕业生就业带来很大压力。究其原因,这些毕业生自身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前没有对即将从事的学前教育职业进行了解,没有了解自身的特长、专业技能掌握的程度、行业发展前景及就业要求、幼教机构的岗位需求等等,更没有认清学前教育职业当前的就业形势,一旦就业,面对工作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措手不及,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就业心理压力。本文就从职业生涯规划视角下来探究缓解学前教育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办法。
1.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国内学者杨清河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主客观等多方面因素,经过对周围内部、外部环境的研究,确定自身目标,并依据目标去制定实施路径、选择职业的过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目前理论界尚未统一界定。马新建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指大学生通过自我剖析与认知,在了解和掌握主客观与环境因素后设定目标,制定计划,采取必要的行动达成职业生涯目标的全过程[1]。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通过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心理倾向及对当前行业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单位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定位,科学、有效的确定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行动计划,提高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实现成功就业。
2.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目前我国各高校的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部门没有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为系统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缺乏系统性、专业性[2]。大多数高校虽都已开设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目前这门课的授课内容更多的是理论讲授为主,担任职业规划课的老师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缺少专业实践教学及教学场地。依据对广西科技师范学院2018届学前教育300名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的结果,90%的毕业生就业前都没有做职业生涯规划,更不用说做系统的、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了。他们在面临就业时就会产生许多就业心理问题,就业压力就会成倍增加。
因为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导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时产生各种各样的压力。1.对自我不了解,产生的就业压力。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对自身的专业技能掌握的程度不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责任心、职业认同感等缺失,更没有针对以上问题制定合理的改进规划来弥补,一旦就业,毕业生就会产生不适应、焦虑的就业心理,就会想到换工作环境,影响就业。2.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不了解,对学前教育相关职业要求不了解,产生就业的盲目性,对于自身长期发展规划不清,对未来充的教学发展要求不高,对于幼儿教育工作积极差,主动学习不够。3.对就业单位及其岗位要求不了解产生的焦虑心理。对用人单位的人才储备及远期人才发展规划了解不够,看不到希望,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刚进入单位的毕业生的工作积极性。
1.合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开设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规划课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合理设置,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规划课程应该从大一到毕业前都应开设。根据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各高校职业规划课开设的状况是大一开设一学期,后面的几个学期都没有开设,各高校更没有针对学前教育专业设计相关课程。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前的一年,最需要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所以各高校在课程设计时应从大一到大四根据每个成长阶段开设符合年级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尤其是在毕业前的一年更应开设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此来缓解盲目就业给毕业生带来的心理压力。
2.邀请幼儿教机构参与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能力,减少就业压力。(1)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应积极主动联系各用人单位,请幼儿教育专家、有经验的幼儿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讲座。使大学生能结合自己的专业来进行合理、系统的职业规划,明确在校各阶段需要掌握哪些专业知识。(2)请用人单位参与到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的每个阶段中来。大学生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这四个阶段的职业规划中,用人单位都应参与进来,与学校相互配合及时向大学生提供专业性的职业规划指导,使大学生提前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时弥补所欠缺的知识及技能,早做规划,早做准备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就业工作,减少因专业技能欠缺、就业准备不充分而带来的就业压力。
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的专任教师在上职业生涯规划课时能将职业规划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规划,引导学生做好个人生涯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各专业教师及其他科任教师全程参与到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来。各科任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结合专业特点给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使学生能进行全面、系统、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以此来减少盲目就业的压力。
1.了解自我。运用专门的自我分析法5W析法、360度分析法来了解自我。了解自身的优点及弱点、特长、爱好以及专业技能所掌握的程度,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处理复杂的、突发的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制订好成长策略,以此来缓解就业压力,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2.了解就业形势。学前教育当前发展的前景如何,社会需要哪类人才,即使做不到专业对口,与专业相关的职业也需要去了解,发展前景如何,就业形势如何,树立就业规划意识,做好就业准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就会减少就业焦虑感,缓解就业盲目所带来的心理压力。
3.了解用人单位。了解用人单位的发展前景,单位需要怎么样的专业人才,单位的就业要求、岗位需求。做好应对就业之策,减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因不了解单位实情而产生的焦虑,缓解就业压力。
4.明确就业目标。通过了解自我、看清就业形势、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就业目标,然后分析要达到这个就业目标自身所欠缺的方面。将目标分成若干阶段目标,再制定实现目标的方案,一步一步将阶段目标实现,最后实现成功就业,以此来缓解因没有明确的目标而产生的就业盲目、就业恐慌,达到成功就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