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上有个孩子特别好玩,说话做事慢半拍,人称“小蜗牛”。
这孩子,智商情商都超高,就是成绩不好,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他常常让我头疼又心疼。
课堂上,他会认真听讲,且灵感来时还会积极主动地举手回答问题,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不敢轻易点他,因为他语速太慢,我担心教学任务完不成。
唯一的一次按时交作业是在去年圣诞节平安夜。我提前给班里的孩子买了圣诞礼物,每人一袋零食,结果还剩几袋,我就对孩子们说,谁先写完作业我就把剩下的奖励给他,结果意想不到的是,“蜗牛”居然是第三个完成作业的,就这样,他在全班同学眼珠子都要掉下来的情况下笑呵呵慢吞吞地吃了那一袋零食。
可是在接下来的日子,不交作业的名单里每次都有他。课代表说他一直在写,就是写不完,也有同学打小报告说,“蜗牛”从抽屉里拿笔就拿了五分钟,玩笔盒玩了十分钟……
这样的孩子特让老师头疼,可是他情商却很高。有一次,他得知我没有吃早餐,拿出一小盒饼干要送给我吃。每次他给我饼干的时候,我就说,孩子,我不吃你的饼干,你把作业交给我吧。他支支吾吾腼腼腆腆,不肯离开,一定要我接受他的心意。此时的我心情是复杂的,我甚至怀疑,到底我坚持的原则对不对。为什么一定要交作业呢,如果没有这些毫无创意的作业的束缚,可以解救多少学生多少老师。
我一直好奇他那次快速地写完作业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动力,也许只是“我愿意,我想要”吧。我始终认为,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要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是最棒的。他自己要优秀要长大,谁都拦不住。
这样的孩子,真让我心疼。他不是不会,他是太慢,他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坚持。
第二次大作文,我做了作文指导后,要求每个孩子在五十分钟的时间内完成草稿。很显然,“蜗牛”同学是不能按时完成的。于是,我给了他足够的时间去创作。他写了一个晚读、一节晚自习,加一节课,还有课余时间少许,然后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这篇以《窗外》为题的文章,真可谓才气满满,才华横溢。
记得电影《自闭历程》中有句台词:你只是与众不同,你不比别人差。小蜗牛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不敷衍不妥协。他的淡定从容,他的慢条斯理,他的独特思维,都值得我惊喜。
张文质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说:教育可能要做的事就是承认差异,更多地给予人理解和期待。教育不是只给人一条路,而是要开启尽可能多的方向,让每个人都得到光亮,都相信能得到自己的光亮。
这孩子,如果他是蜗牛,我真希望他如歌曲《蜗牛》中所唱到的一样:“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