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雁(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
从“全民阅读”时间线的梳理来看,2013年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到“全民阅读”,2017年刚刚结束的中国十九大的报告中也再次强调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这体现出中央和国家高层对于“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关注。我认为,高度关注其实体现的是高度焦虑,因为通过长达四年的努力,这些口号还是流于纸面,阅读还没有真正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不管是图书馆行业领域内,还是从国家层面,对于“全民阅读”我们已经取得了共识。但这个共识有没有形成合力?怎样形成合力?应该合到多大的力?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深化、讨论。
今天我要对全民阅读推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转型升级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然后结合图书馆界,以海派文学、海派文化、海派文献为例,来讨论我们今天的话题。
1、从以往侧重倡导“阅读情意”(重要性)的培育,转向夯实“阅读价值观”的广泛人文基础(如阅读需要、阅读兴趣、阅读爱好等);2、从以“读者自主型阅读”为基础的传统读者服务理念出发,努力开创“馆员导航式阅读”(如创意、策划、组织“同读一本书”、“好书漂流”活动等)的新局面;3、从努力追求“全民阅读推广”领域成就的全面开花,向基于“分众阅读”理念,在“分地读物推广”、“分时读物推广”、“分类读物推广”、“分级读物推广”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上海的文化,人称“海派文化”,是一种以越、吴地域文化为基础,融合了中国江南城乡文化,及1843年上海开埠后所传入的主要源于欧、美的近、现代工业文明而逐步形成的一种都市文化。海派文化的主要文献资源集合为:
1、与1843年上海开埠有关的中、外文历史文献等;支持海派文学、文化的社会背景文献,比如上海当年出版的书、报刊等;还有上海四马路的古旧书业、二手书店等。这些资源都是支持海派文学的最重要的行业支柱,我们掌握了以后,可以做进一步的研发、推广。
2、“海派文学”作品文本。如黄震遐、崔万秋、苏青等位列海派作家榜的文人日记、游记、传记、随笔、杂文集等各种文学创作和学术著述文本;还有尽管不是海派文学作家,但是在作品里有强烈海派文化元素的上海作家的作品,如王安忆的《长恨歌》等。我们应该对这部分资源做最广泛外延的主题征集,然后出版社可以出版文库,图书馆可以设专柜、专室,最好还能进行数字化的深加工。
3、有关越、吴地域的地方文献(尤其是方志)。周边的越文化、吴文化、皖文化、浙东和浙西对上海的影响都很大,村落里大量印刷量很小的非正式出版物也是海派文化的文献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