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省昆明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为内容的西畴精神之所以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当下仍显得如此弥足珍贵,就在于它能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奋斗力量。
贫困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共生共存,曾是20世纪90年代云南省西畴县的客观现实。石漠化使本来就很尖锐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成为制约西畴扶贫开发的一个关键性难题。然而,20多年来的西畴实践,却成功破解了三大脱贫困境。
成功破解了外国地质专家对西畴断言的“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的困境。20世纪90年代,作为云南省乃至全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和国家级边疆民族贫困县,西畴县1506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有99.9%的面积为山区,裸露半裸露的喀斯特地貌占75.4%,25万人生活在石头窝窝里。外国地质专家到此考察后断言:这是一个“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面对“地无三尺平、滴水三分银”“春种一大片,秋收一小箩”的恶劣生存环境,穷山恶水倒逼出西畴人自力更生的精神。西畴人民不悲观、不埋怨、不畏缩,而是对大山宣战、与石漠抗争、向贫困叫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1990年12月3日,王廷位、刘登荣等党员干部带领蚌谷乡木者村的300多名群众,在乱石密布的“摸石谷”点燃了炸石造地的第一炮,拉开了西畴的老百姓向石旮旯要地要粮的序幕。他们用大锤砸、炮杆撬、錾子凿、炸药炸,把以前“跑水、跑土、跑肥”的石旮旯山地变成了600多亩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台地,当年就种上杂交玉米,亩产400多公斤,产量是以前的4倍,一举甩掉了“口袋村”帽子。中共西畴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出台炸石造地和中低产田改造的一系列补助政策,鼓励和支持全县人民不断掀起以炸石造地和中低产田改造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高潮,打响了一场场苦求温饱解贫困的硬战。
成功破解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境。当“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时,西畴人民喊响了“要致富,先修路”的口号,村村寨寨主动集资、投工投劳开挖公路,破解出行难题。地处悬崖峭壁上的西洒镇岩头村,15户人家在共产党员、村小组长李华明的带领下,坚持苦干12年,硬生生打通了“最后一公里”进村公路,圆了群众的通路梦。在鸡街乡肖家塘村,共产党员、村小组长侯寿高带领4户人家用了6年时间,把5公里土石路硬化成一条“可以走出去,也可以走回来”的水泥路,写下了“现代愚公”开山凿路新传奇。20多年来,全县共开挖进村道路3000多公里,乡村公路是全省平均公路密度的3倍以上。昔日被群众称为“树木全砍光、水土全流光、姑娘全跑光”的三光片区,通过持续开展石漠化综合整治,成功探索出了“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六子登科”治理模式,逐渐实现了“青山再回来,水土留下来,姑娘嫁进来”的华丽转身。
成功破解了“石漠化地区生存难”的困境。石漠化造成的“生态癌症”是人类生存的大敌,但西畴人民不信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态奇迹,实现了“向石漠荒山要高产良田、要安全饮水、要生态绿洲”的梦想,打赢了一场扶贫攻坚促发展的人民战争。西畴县人均耕地仅0.78亩,“九分石头一分土,寸土寸金水如油”“旱季黄沙飞扬,雨季洪水咆哮”“山穷、水枯、林衰、土薄”是对严酷自然环境最好的概括。为了解决生活口粮,从20世纪90年初开始,群众纷纷借鉴木者村的做法,自发炸石垒埂建造“三保台地”。20多年来,全县共建成“三保台地”10多万亩,人均增加耕地0.4亩以上,解决了粮食自给自足问题。面对缺水的困扰,西畴的老百姓以小水窖为主体治水改水,探索出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坝塘、小水渠的“五龙治水”模式。目前,全县有半数以上的农户至少拥有1至2口小水窖,基本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为改变恶劣生存环境,很多村寨都把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写进了村规民约,群众自发组织植树种树、退耕还林。外出务工者达5万多人,减轻了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大力发展沼气池,减少树木砍伐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经过整治,森林覆盖率从30年前的25.1%上升至53.3%。2015年,西畴县以杰出的石漠化治理成绩荣膺“绿色中国·生态成就”奖项。
西畴精神展示了自立自强、乐观进取、奋发向上的理论品质,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深刻的朴素价值和很强的示范作用。
西畴精神的文化根基。西畴精神植根于西畴历史与文化的丰厚沃土,是传承与创新相统一的结晶。一是西畴精神来源于大山的雄浑气魄。盘古开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尽情诉说着大山的雄浑、坚定、执着。正是大山这种天然的正大巍峨气概,造就了西畴人的勇气和豪气,进而为西畴精神孕育、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精气神。二是西畴精神来源于区域多元文化的渗透交融。西畴地处云贵高原的南部边缘,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中部,与麻栗坡县、文山市、砚山县交界,有“西畴人”厚重的历史文化,有以壮族、苗族为代表的包容豁达的民族文化等,这些文化不断交融和碰撞,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西畴地域文化,进而浸润了西畴精神的区域基因。三是西畴精神来源于争取美好生活的梦想。西畴精神是被恶劣生存环境逼出来的,西畴山多水少,石厚土薄,石头是“地方特产”。西畴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硬是用双手挖出了脱贫路致富路,赋予了西畴精神的韧性和坚守。这些不仅展示了西畴人民战天斗地、不畏艰难的豪情壮志,更是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奋力争取幸福生活、努力实现中国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西畴精神的朴素价值。西畴精神的朴素价值和内涵实质,可以从两个维度来把握。一是从西畴地域文化个性来把握。因为具有“不怕苦不怕累,因为无处搬家,为此宁愿搬石头不搬家,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等文化个性,西畴的老百姓将“搬家”转变为“搬石头”,将“苦熬”转变为“苦干”,将“坐等受穷”转变为“实干致富”,这就是西畴人的血性和特质。二是从共产党人团结带领西畴县人民“敢叫石漠变绿洲”的革命豪情中来把握。西畴精神不仅是群众主动干出来的,也是基层党组织带着干、领着干的结果。在扶贫攻坚期,历届西畴县委、县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加油干,让西畴县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更加坚如磐石。可见,西畴精神的载体是与石漠抗争、向贫困宣战,其朴素价值和内在意蕴是共产党人在激活西畴地域文化、激发西畴人民血性和特质的基础上,团结带领广大西畴人民以“能吃苦、不服输、敢创新”等内容为特质的西畴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鲜活样本和生动体现,其实质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仁民爱物、舍我其谁”的中华民族精神息息相通、根脉相连。
西畴精神的示范作用。西畴精神的内涵质朴而深刻,其要义是不等不靠不懈怠,核心是苦干实干加油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精神的生动缩影,是党中央提出的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精神的具体体现,它贯穿于西畴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西畴精神的示范作用,突出表现在党的领导、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理想信仰等方面。党的领导是灵魂,体现在西畴县委发挥党的全面领导作用、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普通共产党人示范引领的先锋模范作用;实事求是是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实事求是,针对西畴贫困的县情,才能科学决策,才能不浮夸不冒进;群众路线是力量源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是取得胜利的关键;理想信仰是重要支撑,理想信仰是干成事的关键,寻找初心、不忘初心,才能战胜石漠,改变面貌。
当前,云南到2020年如期脱贫任务还十分艰巨。云南是欠发达省份,只有激励全省各族干部群众树立奋斗精神,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新气象、体现新作为。新时代重读、重解、重用西畴精神,正是激励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支柱,将鼓舞各族人民以昂扬向上、奋勇前进的精神状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坚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西畴的发展实践启迪我们,要实现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艰苦奋斗、苦干实干、顽强拼搏的精神传统不能丢,必须大力弘扬和长期传承,因为美好生活不可能从天而降,只能靠苦干实干来创造。目前,云南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面对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有的干部思想保守、进取心不足、奋斗动力不强、攻坚克难精神懈怠;有的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脱贫愿望不强、脱贫信心不足、自我发展内生动力匮乏。越是接近脱贫“攻坚拔寨”期,就越要发扬西畴精神,我们要咬定目标不松劲、不停顿、不懈怠,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推向前进。脱贫攻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各级党委、政府到行业部门,从贫困村组社户到各社会团体,都是脱贫攻坚的参与者。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一要树立“贫困可耻、致富光荣”的思想理念,唤醒和激发贫困群众主动脱贫、争相脱贫、励志脱贫的内生动力,实现自力更生勤劳致富,过上幸福美好新生活。二要发扬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三要充分发挥所有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发挥基层干部群众、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激励每一个干部群众、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行动起来,真正地聚集全民智慧和力量,如期完成脱贫攻坚战略任务。
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依靠精神脱贫实现物质脱贫。“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是治疗“等靠要”等病根的良药。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要注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更要注重精神脱贫,即尊重扶贫对象、贫困人口的主体性,发挥群众参与作用。尊重主体性,发挥主动参与作用是消除“精神贫困、思想贫困”的重要方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亟待以西畴精神为动力,强化“思想脱贫、精神脱贫”理念,凝聚团结战胜贫困的力量,变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改变贫困人口的行动,要做到以下方面。一要改变其思想观念。引导扶贫对象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二要在扶贫过程中既注重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和素质提升,又注重信心信念的引导教育,逐步培养有文化、有技能、有知识、有头脑、有主见、有信心、有干劲的新型职业农民。三要坚持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并重,注重在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发展上“扶业”,深入细致地做好宣传教育和组织发动群众工作,痛改不愿“摘穷帽”的陋习,真正实现精准扶贫,彻底脱贫。同时,建立扶贫脱困长效机制,防止脱贫后返贫。
坚持把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起来。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使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提升的最佳手段。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期任务,结合云南各地实际,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因地制宜,积极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解决影响脱贫致富的长期性、根本性问题,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支撑。重点抓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发挥云南地方优势,大力培育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信息、物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等八大产业,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推行“一县一业”“电商”“订单农业”“特色小镇”“康养小镇”等举措。同时,推动社会事业扶贫,即全力推进就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工程,推进交通、水利、电力和网络扶贫,加快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