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20世纪90年代,在治理石漠化改善生存发展环境中,西畴人民形成了“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强有力地推进云南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共云南省委要求重读、重解、重用西畴精神。西畴精神短短23个字的表述,直白,通俗易懂,但蕴含严密的、逻辑性很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发展、变化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西畴精神体现了上述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基本原理。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物质性表现状态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物质的物体状态表现形式。如西畴精神所涉及的“家、石头”等,就是物质的物体状态表现形式。物质的物体状态表现形式很普遍、很宏观,肉眼随处都可以看到,比如山、水、林、田、路等,都是物质的物体状态表现形式。一种是物质的人与物体的互动状态表现形式,即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如西畴精神所涉及“搬家、搬石头、等、干”等,就是物质的人与物体互动状态的表现形式。这也是一种很普遍的物质状态表现形式。西畴精神反映的是西畴人民认识和改造物质的物体状态表现形式“家”和“石头”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的精神面貌,必然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思想。
物质是运动、发展、变化的。“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整个表现的是物质的物体状态和人们如何认识、改造、改变这种状态的运动、发展、变化情况。“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突出表现的是人与物体互动的运动变化情况;“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突出表现的是人们的认识状态发展变化情况。当然,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物质是运动、发展、变化的基本原理。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在西畴有“家、石头”物质的物体状态形式在先,即物质第一性;就有了“搬、熬、等、干”等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产生了不同的“办法、希望”等思维意识,即意识第二性。这种有了物质的物体状态表现形式“家、石头”,才有“搬、熬、等、干”等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也才会在选择中产生“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精神属于意识,是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西畴人民选择不搬家而搬石头的物质生产生活活动,产生了西畴精神,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联系和发展的,发展是曲折的;事物都有矛盾,矛盾是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事物内部矛盾的运动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内因决定外因,推动事物发展。西畴精神反映了上述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
事物是联系和发展的,发展是曲折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变化发展的,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西畴精神的产生和形成,是西畴的昨天和今天、历史和现实联系发展的必然结果。考古证明,西畴的喀斯特地貌岩洞中有古人类居住过,西畴是古人类生活过的地方。由于战争和动乱,明朝以后大量的人口涌入西畴地区,人地矛盾增加,西畴人进入了石头缝里求生存的时代。虽在石头缝里求生存,由于当时的人地矛盾并不突出,加之崇山峻岭阻隔,交通不便,西畴人的生存倒也安稳。直到20世纪90年代,地处石漠化地区的西畴人多地少,生态还是很脆弱,20世纪50~60年代,由于盲目发展,对西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恢复生态损伤”“垒石造地”“修路发展交通”成了西畴人民搞经济建设的三大主要任务。三大任务都要面对“石头”,“石头”成了西畴人搞经济建设、脱贫攻坚的“拦路虎”。在降服“石头”这个“拦路虎”的斗争中,西畴人民创造了“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因此,西畴精神虽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但它决不是偶然的,是西畴人民千百年来求生存、求发展、求致富、求幸福的奋斗精神、实干精神、创新精神、争先精神的凝练和真实写照,是西畴的昨天和今天、历史和现实联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联系发展的,但事物的联系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直线式的发展,而是曲折的波浪式的发展。从历史联系发展上看,从古人类栖息地到人们躲避战乱之地;从边防前线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全面小康,西畴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直线式的,而是波浪式的曲折发展。从现实联系发展来看,从搬家到搬石头,从苦熬到苦干,再到干才有希望,西畴人对生存、生活、幸福的认识和实践追求,是跌宕起伏,曲折发展,波浪式前进的,蕴含着深刻的辩证发展思想。
事物都有矛盾,矛盾是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矛盾的,指的是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充满着矛盾,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矛盾的事物。什么是矛盾?矛盾就是事物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的状态,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即辩证法主张:认识事物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家”和“石头”本来不是相互处于对立面的一对矛盾,但就西畴县的具体实际情况而言,“家”和“石头”就是相互对立的一对矛盾。什么是家?家就是要有住所,有长幼人口,有土地等维持生存的条件。西畴县是石漠化地区,99.9%的国土面积为山区,75.4%的面积为裸露、半裸露的喀斯特地貌山区,人均耕地仅0.78亩,而且大部分是缺水少土的石旮旯地。由于多山多石,人们的住所和维持生存的耕地等资源都很缺乏,难以生存。因此,“家”和“石头”就成了一对矛盾。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为了发展,这里的人们就要“搬石头”盖房造地,建家园。西畴人民在解决“搬家”和“搬石头”这对矛盾过程中,创造了西畴精神。西畴精神中的“家和石头、熬和干、等和干”各自都是一对矛盾,处在一个统一体中。解决了“搬家和搬石头”的矛盾问题,同时也就解决了“苦熬和苦干”“等和干”的矛盾问题。可见,西畴精神很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思想。
事物内部矛盾的运动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决定外因,推动事物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运动引起的,事物内部矛盾运动是内因,外部条件是外因,内因决定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就条件艰苦的西畴县而言,脱贫攻坚,改善生存发展条件,实现小康,26万西畴人民群众把它当作自己的事,“我要做”的内生动力是内因;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是外因。党和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通过西畴人民群众的“干”而发生作用,实现西畴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西畴人民在石漠化山区开山修路、垒石造地、改善生存发展条件的脱贫攻坚活动中,创造的“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积极主动,充满着“我要干”的内生动力思想。西畴精神很好地诠释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对立统一运动引起,内因决定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辩证法思想。
和全国一样,当前云南省的脱贫攻坚工作进入了决胜阶段。然而,少数地方的脱贫攻坚工作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的“内卷化”现象,这就需要用西畴精神鼓劲,明确“我要干”而不是“要我干”,增强内生动力,决战扶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理论的来源,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人们的认识不断提高。西畴精神蕴含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想。
实践是理论的来源,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有指导作用。什么是实践?实践是指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社会活动。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基本特征。什么是理论?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是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对某一事物的普遍原理、基本规律和关键因素的提取而形成的论述。
实践是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社会活动,是理论的来源。西畴精神从1990年初步提出,到1995年正式形成,经历了5年多的时间。蚌谷乡木者村的人民群众在“摸石谷”的石旮旯里炸石造地,向石旮旯要地、向石旮旯要粮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提出了“搬家不如搬石头”;在地处深山的董马乡张家老林村的张仁贵家、西洒镇岩头村的15户人家艰苦奋斗的凿石修路行动中,演绎了“苦熬不如苦干”;兴街镇江龙村的人民群众在寻找发展产业路子的生产活动中,证明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西畴县委、县政府领导一心为民,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通过对广大干部群众如火如荼的炸石造地、炸石修路,向石旮旯要地、要粮、要生存、要致富的生产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概括、提炼出了“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可见,西畴精神从提出到形成,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理论的来源的基本原理。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1995年12月26日,全省扶贫工作会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召开,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肯定和赞誉了西畴精神。从此,西畴精神响彻整个云岭大地,鼓舞着云南各族人民奋战脱贫攻坚,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西畴精神发源地的西畴县,在西畴精神的感召和指引下,脱贫攻坚工作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得益于西畴精神力量的鼓舞,也是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的典型例证。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人们的认识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一步到位,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初步到深入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路径,如此循环往复,使人们的认识不断得到提高。“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认识规律。“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是西畴人民“实践、认识”的第一阶段,也是初始阶段。由于缺少耕地,交通闭塞,生活在石漠化山区的西畴民众在缺吃少穿的生活中“苦熬”,“搬家”是许多人都想过的问题,一些人也搬过家。但是,搬到外乡,水土不服;故土难离,又搬回来了。回来后怎么办?“搬石头”造地修路!怎么干?苦干!“当代愚公”鸡街乡肖家塘村的4户人家搬过家,又搬回来了。他们坚持6年搬石头修路,改善交通条件。这是西畴民众对生产生活的最初实践认识,也是被迫的被动实践认识,是西畴人的“实践、认识”初始阶段。西畴民众在“搬石头”“苦干”实践中尝到了环境改观、生活改善的甜头,意识到“搬石头”“苦干”具有生活改善的可能性,于是人们对生产生活的实践认识由被动转为主动,进入新的更高阶段,即“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人们实践认识呈现螺旋式的上升,完成了一个新的“实践、认识”过程,西畴人对生产生活的认识也上升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主动追求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高度。
随着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又赋予西畴精神新时代的内涵和要求。新的阶段的实践、认识,需要26万西畴干部群众继续去探索。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英雄模范等历史人物对历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西畴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上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基本原理。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1990年12月3日,王廷位、刘登荣等党员干部带领蚌谷乡木者村的300多名群众,在“摸石谷”的石旮旯里炸石造地,拉开了西畴人民向石旮旯要地、向石旮旯要粮的序幕。经过105天的苦战,他们用炸药炸、铁锤砸、炮杆撬、錾子凿,在石旮旯里刨出600多亩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台地,当年就种上新品种杂交玉米,亩产400多公斤,产量是以前的4倍,一举甩掉了背着口袋到处借粮吃的“口袋村”的帽子。这个成功典型提振了西畴人民向石旮旯要地、要粮、要致富的信心。从此,炸石造地、炸石修路的炮声在西畴大地上轰然响起。带着炸石造地带来的丰收喜悦,总结木者村的成功经验,老支书刘登荣掷地有声地说出了“搬家不如搬石头”的响亮话,这是木者村人民群众在石旮旯里炸石造地的真实心理反映,也是木者村成功经验的总结。这句话一说出,在西畴县立刻引起大家的共鸣,广为流传,成了一句口号、一种号召,也成为西畴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西畴县干部群众如火如荼的炸石造地、炸石修路,向石旮旯要地、要粮、要生存、要致富的生产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西畴县形成了“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可见,西畴精神是西畴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这雄辩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关于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的正确性和真理性。
英雄模范等历史人物对历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从来也不否定英雄模范等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作用。西畴精神是西畴人民群众创造的,同时,一些先进模范典型人物和不同时期的省、州、县领导干部,对西畴精神的产生、形成、宣传、推广也发挥了积极的影响作用。走进位于西畴县多依坪村猕猴桃生产基地中的“石漠化展览馆”,在“西畴精神时代先锋”展板上,映入人们眼帘的是精神引路人郑清宽、点燃炸石造地第一炮带头人刘登荣、打通“最后一公里”带头人李华明等20多位西畴先进模范典型人物的照片和文字介绍,他们简练的话语诠释了西畴精神,他们拼搏奋斗的行动活化了西畴精神,他们的非凡事迹凝结着西畴精神,他们促进了西畴精神的产生、形成。今天,西畴精神响彻云岭大地,广为传颂,成为云南各族人民脱贫攻坚的精神动力,这一切离不开几十位西畴先进模范典型人物的事迹承载和影响,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大力宣传支持,他们对西畴精神的产生、形成、宣传、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畴精神是一本哲学的书,开初读起来,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朴实、很实在,不生僻,通俗易懂,一气呵成,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很有感染力、号召力;认真读起来,却有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等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创新运用,更好地推进云南的脱贫攻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