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沅县以“三激三变”提振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精气神

2018-12-12 09:23:42中共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社会主义论坛 2018年11期
关键词:攻坚干部群众

全县“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遍访贫困户、为民办实事”主题“干部回家”活动动员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要求,将提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把培育和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作为脱贫攻坚重要内容、重要任务,通过开展“自强、诚信、感恩”实践活动,以“三激三变”志智双扶方式为贫困群众注入精气神,同步推进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健康稳步发展,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如期脱贫,与全国一道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以心换心”激发信心,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秉持“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理念,以真心、耐心、悉心服务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脱贫自信。一是真心帮扶激发脱贫信心。选派50%干部职工深入基层,组织各级“挂包帮”干部投身一线,抓好以住房、水、电、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两不愁”、教育、卫生、养老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激发群众思发展、谋发展的强烈意愿,杜绝“干部干、群众看”的“扶贫独角戏”现象。二是耐心宣教提升脱贫自信。制作“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不忘共产党”“以脱贫致富为荣,以懒惰比穷为耻”等一批以“自强、诚信、感恩”为主题的宣传标语,设置在县、乡、村、组道路沿线向社会宣传;利用各村“大喇叭”定时播放宣传扶贫政策;组织各级干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群众耐心细致地讲透扶贫政策,合理引导群众知其然、明其理后积极投身脱贫实践。三是“九下乡”悉心服务增强脱贫底气。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法律、送卫生等“九下乡”服务,既送政策、送温暖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又送志气、送信心增强脱贫攻坚干劲。通过“火塘夜校”志智双扶工作,组建“夜校”讲师团,利用农闲、夜晚,将教学课堂搬到农家院落,引导贫困群众思想脱贫、生活脱困;通过“干部回家”活动,让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在职的副科级以上干部回到出生原籍村,为群众解读政策、讲发展变化,让贫困群众明政策、晓发展、懂感恩,不断增强群众跟党走的信念和“我能脱贫”的底气。

宣传党的政策

“以穷为耻”激励斗志,变后进为先进。针对少数贫困群众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情况,对症下药,志智双扶。一是用身边典型催生动力。从扶贫工作实践中找素材,挖掘出云南省“光荣脱贫户”田坝乡三合村叶家组叶金学、云南省“扶贫先进工作者”恩乐镇党委书记史进、云南省“扶贫明星企业”云南爱心茶园有限公司等典型,通过电视、网站、微信等宣传平台扩大社会影响,并以先进典型及脱贫户现身说法、实地观摩脱贫典型等方式,用身边人的拼搏、勤劳精神感染和启发贫困群众;在全县9个乡(镇)111个村(居)委会开展脱贫攻坚百日交叉巡回文艺演出,通过送戏下乡,以小品、情景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脱贫典型,用自身动力不足的反面典型,戳痛处、点痒处;以正反典型的强烈对比,激发群众“坐不住,等不得,必须脱贫”“干才有希望”等主动脱贫意识。二是以文明新风抵制陋习恶习。针对农村少数群众“炫贫争贫、因贫自堕、贪杯酗酒、赌博败家、坐等靠要”等陋习,制定“村规民约”,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向全县驻村干部、乡(镇)干部及村干部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读物专刊》等宣传手册,向农民群众发放印有诚信教育、树立文明新风和脱贫攻坚知识的环保袋、口缸、围裙等用品,组织各级文明单位到挂钩村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引导110场次,受教育人数达2万余人,引导群众知荣明耻,讲诚信、讲道德,自觉抵制陋习恶习。三是开展综合培训提振脱贫自信。成立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采取“技能培训+军事化管理+信心提振”培训模式,对全县精准识别出来的深度贫困人口进行综合培训。截至目前,培训中心已举办8期专项技能培训,培训贫困户中20至55周岁缺乏致富技能技术、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单身男性345名,实现转移就业250人,就业率达81.3%。

发展核桃产业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开展培训提升素质

“以知启智”激活思路,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坚持要“富口袋”先“富脑袋”意识,提高群众用政策、科技、资源等致富的素质,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一是政策引导找对路子。各级挂联干部按照中共镇沅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部署,到群众中宣讲产业扶持政策和市场经济知识,帮助群众出点子、找路子、算实惠账,带动群众种植烤烟、林下药材等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农作物,促进农民增收。二是“授之以渔”提升素质。组建11支科技服务分队,重点围绕31个贫困村的发展产业内容,召开群众会、家庭会,进行现场指导,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围绕服务“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房屋拆迁等工作,开展相关知识讲座,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三是产业扶持造血致富。镇沅县委、县人民政府大力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充分论证和科学探索实践,明确“5+1”产业扶贫思路和“1361”产业巩固提升思路,在广大农村实施“村级党组织+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合作项目,实现群众脱贫有产业支撑、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专业合作社得到扶持。按板镇与农康公司合作,建成生猪养殖示范区,年出栏生猪1.2万头以上,带动12个村1718户建档立卡户增收致富。

猜你喜欢
攻坚干部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准确理解脱贫攻坚的“辩证关系”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02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11-17 03:17:16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当代陕西(2019年14期)2019-08-26 09:42:14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 11:29:59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中国卫生(2016年8期)2016-11-12 13:27:00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