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师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亚四国行期间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中国丝绸之路战略不断升温。2015年,“一带一路”建设的顶层设计规划亮相,《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景愿与行动》提出加快上海等沿海城市的港口建设,扩大开放,以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形成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十九大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明确提出,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写入党章。这充分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建设、坚定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决心和信心。
作为一座高度开放的城市,“一带一路”战略无疑给上海带来更多的历史机遇。上海作为“一带一路”的中心枢纽城市,依托经济、社会、文化等基础和贸易、航运、金融等优势,应当成为“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先行者,肩负着打造与中国在世界地位相适应、参与引领全球化的重要使命。
地方志被誉为“一地百科全书”,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功能。习近平同志指出,要重视修志修史,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而年鉴作为地方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反映时代风貌的重要载体,年鉴工作者应该担负时代使命,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记录“一带一路”跨时代的历史篇章,充分发挥年鉴的文化效应。近几年,《上海年鉴》在这领域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2016年,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年鉴》工作处出版重印了《上海年鉴(1854)》(Shanghai Almanac for1854,and Miscellany),这本书由复大学教授周振鹤在上海图书馆收藏的“罗氏藏书”中发现。这一发现将上海城市综合年鉴的历史推前八十余年。《上海年鉴(1854)》是《北华捷报》(North Herald)出版的第三本《上海年鉴》,对旧年鉴的整理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上海年鉴(1854)》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该书详细记录了上海开埠后,沿海通商各个商口的贸易情况,收录外侨与洋行的名录,记载外资船舶建造业的起步历史,大量船舶承担了与阿拉伯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贸易往来。不仅如此,书中还有早期外侨在上海居住、经商、旅游的生活性片段,读起来生动有趣。从海量信息中,读者可以窥探上海近代城市面貌。中西方经济的开放与文化的融合一直是城市发展的脉络主线。
2.对当前年鉴编纂研究的借鉴意义。根据周振鹤《〈上海年鉴(1854)〉解题》一文考证,Almanac一词在现代英汉词典里有“历书”与“年鉴”两个义项,但中文“年鉴”一词来源的英语词却是yearbook。日本人最先将yearbook译为“年鉴”,至迟到明治九年(1876年),日本就有题名《万国年鉴》的书出现;已知“年鉴”在中文文献最早出处是光绪二十五年五月十一日(1899年6月18日)在日本横滨出版的《清议报》第十八册《外汇文译》。①王继杰:《地方志史料价值的认识与研究》,《中国年鉴研究》2017年第2期
由此可见,年鉴本身就是舶来品,由西方引入中国。西方年鉴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发展到了现代,有许多在世界范围都较有影响力的代表性年鉴,如英国《惠特克年鉴》、法国《贵德年鉴》以及美国《世界年鉴及事实汇编》等。年鉴工作者应当利用“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深度挖掘年鉴历史资料,同时秉承交流融合的精神,虚怀若谷地学习总结西方年鉴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全面提高自身年鉴质量与水平。
2017年9月,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行动方案》,明确上海要把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作为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新载体,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新平台,联动东中西发展、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枢纽。该方案提出了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路径,即以上海自贸试验区为制度创新载体,以经贸合作为突破口,以金融服务为支撑,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人文交流和人才培训为纽带,以同全球友城和跨国公司合作为切入点。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将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金融开放合作、增强互联互通功能、科技创新合作、人文合作交流、智库建设、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等七个方面的重点内容。“一带一路”建设目标是做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这五个方面构成“一带一路”的整体框架,这也意味着“一带一路”国家、地区之间的资金、技术、商品、人员会加快流动,在流动中不可避免带来交流、碰撞和融合,彼此了解地方的地情十分必要。②唐长国、洪民荣、陈畅:《地方志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和方法”》,《黑龙江史志》 2017年第10期年鉴作为年度地情的工具书,必须充分发挥存史、资政的作用,从各个方面记录上海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成为沟通中西方的桥梁。近年来,《上海年鉴》不断扩充记述与“一带一路”有关的内容的,增加相关条目、扩大图片录入。
1.记录频繁的经贸往来和金融合作。例如2018版《上海年鉴》的金融栏目中,记述上海证券交易所收购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股权;外汇交易中心8月和9月先后推出人民币对蒙古图格里克和柬埔寨瑞尔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区域交易;保险服务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参与《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桥头堡行动方案》,重点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大型成套设备和基础设施类工程承包等重点领域支持,累计承保“一带一路”出口和投资53.6亿美元;上海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要内容。
2.记录紧密的民间文化交流活动。例如2017版《上海年鉴》的文化艺术栏目中,记述“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放眼丝路国家,有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乐团参加,演出曲目有“海上梦X——丝路畅想”“一带一路”之声等;旅游栏目中,2016上海旅游节主题是“神奇丝绸路、美丽中国梦”,展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风情,来自爱沙尼亚、塞尔维亚等国家首次参加表演。
3.记录真挚的中外人文元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大肆迫害犹太人,慑于纳粹的淫威,欧洲多国拒收犹太难民。而在此刻,上海向犹太难民们敞开了大门,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给许多犹太难民发放了生命签证,帮助他们逃离死亡魔窟,上海被犹太人称为“诺亚方舟”。上海虹口区的提篮桥地区成为避难所,摩西会堂刻录了犹太难民在虹口生活的印记,2万多犹太难民和居住在虹口的10万中国人在狭小的空间里,度过了二战艰难的岁月,留下了难忘的真情。如今,以色列犹太难民的后代经常故地重游,感谢上海人民。《上海年鉴》收录了许多犹太难民历史保护区的珍贵图照,用历史故事的方式追忆犹太难民与中国人民在艰苦岁月中患难见真情的感人故事。同时,《上海年鉴》在条目中记录了提篮桥犹太难民区的旧区改造、历史风貌保护等情况。通过还原历史,记述了上海人民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之间的真挚情谊。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沿线国家和地区潜在市场规模巨大,具有广阔的投资前景。随着上海对外投资进入黄金发展期,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投资有利于打开对外投资的新格局,推动金融服务国际化,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经贸规则的话语权。《上海年鉴》(英文版)自2002年创办,每年连续出版,反映了上海的年度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特色。近年来,《上海年鉴》(英文版)从上海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出发,侧重内容实用性,记述了上海对外投资的政策支持、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推动金融服务国际化等内容,同时,也向外国读者介绍外资投资环境、贸易政策等信息。
据2017版《上海年鉴》(英文版)记载,上海实际对外投资额达251亿美元,位居全国第一。上海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沿线20个国家或地区实际投资20亿美元,其中对新加坡投资4.71亿元,在“一带一路”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89.1亿美元,主要以埃及、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为主,在斯里兰卡、吉布提港口、蒙古等境外经贸合作区和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项中取得成果。
除此之外,《上海年鉴》(英文版)为了适应“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增设对外贸易、外商投资、总部经济、利用外资等实用性资料,配有大量数据表格,如十大进出口贸易国家、投资前10位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前10位资金来源地、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前10位国家和地区等。通过表格化的记载方式,记述了上海与“一带一路”沿线多国和地区互惠互利的经贸交流活动。《上海年鉴》(英文版)每年向驻沪70余家使领馆、500强外商投资企业、外资企业家协会发放。通过如实地记录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政策等内容,让外国投资者及时了解投融资平台建设情况,引导实现科学投资、规范投资和绿色投资,充分开发沿线国家的潜力,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影响力。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能够顺利推进的社会基础和民众基础,“一带一路”好比沿线国家、地区不同文化深入交融的融合剂,其不仅仅是一条经济贸易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繁荣的主要通道,也是世界文明日益多元化的、相互包容的时代标签。自内地第一本年鉴——《上海年鉴(1852)》问世以来,年鉴事业已经传承了上百年,始终生生不息。《上海年鉴》应该把握时代的脉搏,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优秀年鉴的互鉴交流推动我国年鉴的发展,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打造一张宣传上海的亮丽名片,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上海、热爱上海。
1.走出去。一方面要搭建交流平台。上海的年鉴发展至今有上百年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许多优秀年鉴,但是由于年鉴交流宣传途径不畅通,外国读者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读者缺乏对上海文化认识。《上海年鉴》应该主动构建文化交流机制,通过专家学者走出去的方式推介《上海年鉴》,利用网络新媒介等多种传播形式介绍上海的风土人情,互赠年鉴等方法交流经验,利用文教融合通道,引导和鼓励上海的留学生、华人华侨在海外所在地进行年鉴宣传,做文明的传播者。另一方面要讲好上海故事。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根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扩大对外交流中,《上海年鉴》应当通过讲好上海故事,输出我们的文化产品,这都是文化自信的体现。讲上海故事,既要讲上海改革开放,例如2018年版《上海年鉴》开辟“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刊,通过图片回顾的方式向外国读者展现日新月异的发展格局;讲上海故事,也要宣传上海的文化传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地域特色性内容是吸引外国读者的关键。《上海年鉴》既可以向外国读者介绍具有海派特色的建筑地标如承载百年历史的外国建筑博览群、石库门里弄建筑、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和工业遗产等;也可以向外国读者宣传上海文物遗址保护,如元代水闸博物馆、广富林文化遗址、青龙镇遗址考古发掘等。通过年鉴输出海派文化从而促进中西融汇、多元并存。
2.引进来。邀请“一带一路”国家相关专家访问上海,开展交流。通过举办各类学术论坛,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和智库作用,多主体、多视角、多层次展示中外年鉴的多元内涵,学习研究国外优秀年鉴宝贵经验,在比较和借鉴中提升《上海年鉴》的质量水平。对此,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近几年作了大量尝试,如2016年5月11日,与加拿大学术机构合作,举办“地方志与一带一路”国际座谈会,研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同国家、地区间的文化差异等问题,进一步讨论上海地方志在其中应该如何发挥作用;2018年,《上海年鉴》编辑部筹备召开大型国际研讨会,邀请来自包括英国《惠特克年鉴》、美国《新泽西州年鉴》等海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外年鉴的差异和共性,以及年鉴工作者应如何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推进年鉴交流通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