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瘿蜂危害及防治效果试验

2018-04-02 09:09:25杨小丽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虫瘿小蜂长尾

杨小丽

(商洛市商州区林特产业发展中心 陕西 商洛 726000)

栗瘿蜂又叫栗瘤蜂(Dryocosmus Kuriphilus yasumatsu),属膜翅目瘿蜂科,是板栗主要虫害之一,在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1年发生1代,初龄幼虫在芽组织形成的小室内越冬。次年4月中旬开始取食,被害芽受到刺激逐渐形成虫瘤。5~7月化蛹,6月上旬羽化,成虫在瘤内羽化后停留10d左右,然后咬孔外出。成虫脱瘿飞出后不久便可产卵。卵多产在当年生枝条的第1~5腋芽内。幼虫8月孵化,随后在芽内越冬。4月下旬开始出现虫瘿,5月大量形成。栗瘿蜂主要天敌是栗瘿长尾小蜂。为防治栗瘿蜂对板栗的危害,笔者进行了栗瘿蜂危害及防治效果试验,现总结如后。

1 主要危害状

主要危害板栗树冠中、下部发育枝和结果枝的1~5腋芽,受害芽春季抽生短枝,在枝上、叶柄、叶脉上长成疣状虫瘿。虫瘿较多的枝条枯死,被害株树势衰弱,不能抽新枝梢,不仅当年无果实,也影响次年产量。

2 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林概况。试验设置在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黑山镇板栗林,试验面积1hm2,树龄20年生,树高3.8~4.9m,株行距4m×4m,郁闭度0.7~0.8,林内栗瘿蜂常年发生,危害严重。

2.2试验方法

2.2.1林业综合技术措施防治试验。林业综合技术措施包括:①选择球果针刺密而长的品种和抗虫性品种均可减轻危害;②加强检疫,禁止从疫区调入苗木和接穗;③加强板栗树的土肥水综合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栗树抗虫能力。试验设置林业综合技术防治与对照(CK)2个处理组,以单株为小区,重复3次,防治后调查防治效果。

2.2.2剪除虫瘿防治试验。在冬春结合整形剪除虫瘿,不但可以减轻危害,而且能促进栗树生长和结实。试验设置剪除虫瘿防治与对照(CK)未剪除2个处理组,以单株为小区,重复6次,剪除后调查防治效果。

2.2.3保护利用天敌长尾小蜂防治试验。注意识别长尾小蜂寄生瘤,冬季修剪和5月剪除虫瘿时要加以保护。在4月上中旬至5月份长尾小蜂产卵期间,人工摘除树上虫瘿于干燥处保存,以免发霉。在瘿内害虫相继死亡,而长毛小蜂依然存活,长尾小蜂的寄生瘤体保持青绿(栗瘿蜂咬瘤出飞的瘤体干枯)。到翌年秋季再将寄生有天敌的虫瘿移挂于栗林中,长尾小蜂便羽化飞出,再行寄生,可起到控制害虫的作用。试验设置保护利用天敌长尾小蜂与对照(CK)未利用天敌2个处理组对比。以单株为小区,重复6次,保护利用天敌后调查防治效果。

3 结果与分析

3.1林业综合技术防治效果。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林业综合技术措施防治,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无公害,便于推广应用,虫瘿减少率为83.8%。

表1 林业综合技术措施防治效果

3.2剪除虫瘿防治效果。从表2可以看出,通过剪除虫瘿后,虫瘿总数大大减少,从而减轻了栗瘿蜂对板栗树危害,其虫瘿减少率为90.5%,防治效果明显。

表2 剪除虫瘿防治效果

3.3保护利用天敌长尾小蜂防治效果。从表3可以看出,通过对栗瘿蜂天敌长尾小蜂的保护利用,长尾小蜂寄生于栗瘿蜂体,可起到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其防治效果为84.6%,防治效果良好。

表3 保护利用天敌长尾小蜂防治效果

4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林业综合技术措施防治,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无公害,便于推广应用,效果好,虫瘿减少率为83.8%。剪除虫瘿,减轻了栗瘿蜂对板栗危害,其虫瘿减少率为90.5%,防治效果明显。保护利用天敌长尾小蜂寄生栗瘿蜂瘤体,可起到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其防治效果为84.6%,防治效果良好。

[1]谢荣国.栗瘿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J].陕西林业科技,2010(2):48~50.

[2]孙智,李和帮.板栗病害周年综合防治技术 [J].农技服务,2011(10):1454.

猜你喜欢
虫瘿小蜂长尾
孟氏胯姬小蜂种群动态及寄生特性
虫瘿:植物上的育婴房
科学之谜(2018年11期)2018-12-05 07:57:16
长尾直销产品图鉴
长尾豹马修
幽默大师(2018年5期)2018-10-27 05:53:50
追踪长尾豹马修
枸杞瘿螨虫瘿生长动态研究△
古桥桨角蚜小蜂与双斑恩蚜小蜂的发育及形态比较
桉树枝瘿姬小蜂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
角倍蚜虫瘿对盐肤木光合特性和总氮含量的影响
生态学报(2013年21期)2013-12-09 05:58:34
笔管榕榕小蜂的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生态学报(2013年19期)2013-09-19 0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