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璐瑶 王红怡(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1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特定概念被人们所认知可以追溯到1938年10月14日,毛主席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代表中共中央作了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和任务。他指出: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需解决的问题。”①在这里,他已经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阐述的非常清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一经提出就比较完整,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念的提出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现有的文献资料显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念的提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42年7月1日,朱德首次提出并使用了“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理论”这一概念,他说:“今天我们党已经积累下了丰富的斗争经验,正确的掌握了马列主义的理论,并且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创造了指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的理论。”同一年的11月10日,邓小平又提出并使用了“中国化的马列主义”这一概念。1944年2月17日,彭真在讲到整风运动的实质时,提出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明确提出并使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是1945年5月,刘少奇在大会上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产生以来,产生了、发展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特殊的、完整的关于中国人民革命建国的正确理论”,这个理论,就是“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发展着与完善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②
从时间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和使用早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而最早把二者有机联系起来并同时使用的是刘少奇在中共七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报告中,这二者都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依据中国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提出的不同概念,彰显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两者概念虽然有所不同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形象一点的说,可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看作是珍珠项链中的线,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看作是线上的珍珠,沿着马克思主义这条线,不断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的标志。③
在这里,可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括为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定义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理论形态,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基础,离开这一进程就不能说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渊源、历史条件和实践基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会促进和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成果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得发展,从而不断丰富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使其永久迸发活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动态过程。我将其大概归纳为六个方面:科学性、实践性、求真性、人民性、务实性、开拓性。这是一个具有中国国情,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的过程。与此相对应,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除了具有独特的时代特色,这些一脉相承的理论成果还彰显着真理性、指导性、民族性、前瞻性、传承性、创新性的特征。
实践证明,这些具有时代特色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是关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还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所以,我们应当科学地看待两者的辩证关系,既不能将两者完全等同起来,也不能将两者相互割裂,要辩证统一地正确看待这个有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