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丽(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当西方的油画传入中国后,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逐渐与我国本土文化相融合,然后不断被吸收、发展、并改造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式油画。近些年来我国油画家们在油画民族化的创作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仍旧需要不断地探索。油画刚刚传入我国的时候,还是以写实和具象为主,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逐渐地和中国本土文化融合在一起,不断被吸收、发展、并被改造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油画作品。
到了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油画在中国的推广虽然还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其影响已然日益增大了。当时活跃在画坛上的风云人物,如徐悲鸿、林风眠、梁文楷等画家,他们大兴现代艺术教育之风,于此同时也创办刊物,向众人们宣传新艺术观点。这些前辈画家们大多数都亲自去过西方,接触到过西方堪称一流的油画作品,而且都具备深刻的艺术功底,大都具有深厚的传统艺术功底,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我国油画的发展前景应该是一片光明的,但是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虽然他们作品,不管是素描还是油画,都受到了大家的肯定,甚至到现在还倍受关注,但是我们回想一下当时的作品,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田横五百士》,它非常明显就是当时西方的现实主义之风下的中国油画,由此可以看出,油画的民族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促成的,也不是外出交流学习到别人的东西就可以的,而是要经过几代油画家的不断积累、沉淀和融会贯通才能形成的。
吴冠中先生的著作有很多,类似于《土土洋洋,洋洋土土》、《风筝不断线——创作笔记》、《荼》等作品中详细的描述了他早年的生活经历以及创作过程。我们都知道,当时的油画民族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起色,吴冠中先生的作品在这些画中独树一帜,不仅有西方油画的韵味,而且还有中国画的意趣,他曾经有一自传叫做《我负丹青》,这本自传,吴冠中分三部分书写:第一部分叙述生命之流,记述自己思想情感的生长、发展、转变和衰退。第二部分是“局部放大图”,讲述有关生活、文艺观,其中不少文章都是针对当年的现实有感而发,并且引起过强烈的反响和争议,第三部分是年表。全书他以爱憎分明的性情、直言不讳的真诚、富有激情的文笔,详细的讲述了一位艺术家的人生旅程和无尽的凡人心事。
他的油画中的民族精神可能早就在当初奔赴法国的路途上已经开始成形,记得有一本回忆录中他写道:他去卢浮宫看展览,展览的保安员轻蔑地对他说,这些好东西今天你就看个够吧,怕是你们国家没有这些吧!吴冠中当时很愤慨的回击:这些东西很大一部分都是当年你们从我们国家抢去的,怎么能说我们没有呢?看完这段经历,我想这也许是他一定要画出些什么的动力吧。再者,空有想法但不付诸实践,也都是虚的东西,吴冠中先生在回国和继续深造之间选择了回国,这也充分证明了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沉的热爱,回国之后他经常辛勤作画,长期以来,他不懈地探索东西方绘画艺术语言的不同美学观念,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执着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
吴冠中先生曾经说过,自己是寄养在东西两家的,既吃过中国的茶饭,也喝过西方的咖啡,最后都要消化在创造的肚肠里。而且他的艺术融通中西,与林风眠、吴大羽不同,他东寻西觅,把战线拉得很长,在中国水墨绘画方面,他力求时代出新,追求时代性。在油画等艺术形式上,他努力创造民族特色,追求民族性。
他曾经提出“笔墨等于零”的观念,他说,“笔墨等于零”其实在于中国画的前途和出路,甚至旁及文学、艺术领域。他认为,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这话怎么理解呢?两个层次:一,构成画面,其道多矣,点、线、块、面都是造型手段,黑、白、五彩,渲染无穷气氛,孤立的色无所谓优劣,品评孤立的笔墨同样是没有意义的。二,笔墨只是奴才,它绝对奴役于作者思想情绪的表达,情思在发展,作为奴才的笔墨手法永远跟着变换形态。所以,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正如未塑造形象的泥巴,其价值等于零。笔墨本来是手段,但是中国绘画界逐渐形成了一个习惯,就是用笔墨来衡量一切,笔墨成了品评一幅画好坏的唯一标准,这就说不过去了。因为每个时代、每个时期的笔墨标准不一样,怎么衡量?比如唐宋的笔墨就不同,到底哪个比哪个好呢?不好说。所以我说,笔墨要跟着时代走,时代的内涵变了,笔墨就要跟着变化,要根据不同情况,创造出新的笔墨,还有其他新的手段,为我服务。
油画民族化是一个谈论很久的问题,吴冠中的这些观点非常适用于我们的创作之中,可能我们在创作当中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融入一些中国元素时,就促进了油画民族化的发,但是要向吴冠中先生一样,积累了大半生的经验,着实不易,坚持可能只是必须要有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