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林(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18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 新华社.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3/22/content_5276608.htm.2018-03-22/2018-05-04.]”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人才是社会之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对于巩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和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培养优秀人才,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和文化事业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在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中,职业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职业教育旨在造就高素质的职业人才,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养和实践训练,在科学技术与实际生产力之间建起了“高速公路”,提高了科技创新的生产转化能力,促进了产业升级转型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对于偏远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职业教育,培育本土化的职业技术人员是实现脱贫致富和产业崛起的关键,然而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尚存在缺陷与不足,与东部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互联网+”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借助新的技术和发展模式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当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难点与困境进行分析,并思考“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与途径。
1.“互联网+”的概念
早在2012年,易观国际创始人于扬就首次公开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此后,众多企业家和学者纷纷加入了对这一概念的讨论中,2015年3月,国家总理李克强在人大三次会议上正式提出了“互联网+”行动,将“互联网+”上升到国家创新战略的高度,促进了国内对这一问题的深层次讨论[ 黄楚新, 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5):5-9.]。虽然不同学者对“互联网+”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互联网+”指的是这样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即通过最新的互联网2.0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等,搭建信息共享和互联平台,将多个行业(互联网和其他传统行业)融合起来,创造新的产业生态,使传统产业更加紧密的和信息化模式、数字化模式联系起来。从本质上来看,“互联网+”是一种新的产业融合模式,是对产业结构进行信息化的改造和融合,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产业发展模式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近年来,许多行业都尝试通过“互联网+”实现产业升级,广为人知的如“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模式,对这些行业的发展产生的深刻的变革和颠覆。以“互联网+教育”为例,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原来局限于学校、课堂的教育可以随时随地的在用户的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上实现,MOOC,Khan Academy等国际知名的教育机构即采用了“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对整个教育机构甚至人类的受教育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他如UBER、滴滴出行等网约车工具,也是“互联网+”背景下广为人知的新型产业模式。
2.“互联网+”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作用
“互联网+”本质上不是一种实体经济模式,而是一种思维模式,即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将多种产业、多个部门、多个行业整合为一个信息系统。这种思维模式的关键在于信息化和产业融合。所谓信息化即是改变原有的信息传播交流模式,以即时的、高速的、大数据的信息处理模式,为行业发展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产业融合是信息化的结果,是信息化技术在行业、企业间的表现。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来说,“互联网+”的意义在于:
第一,“互联网+”可以促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信息化。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具有滞后性的特征,从职业人才需求到人才培育、人才供应,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间隔。这种滞后性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职业教育本身的落后。“互联网+”模式下,职业教育领域的信息化革新将使其与人才需求、人才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大大缩短职业人才培养的间隔。
第二,“互联网+”可以加速教育资源从发达地区向少数民族地区的流动。通过新型网络技术特别是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能够得到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优质教育资源,由空间距离和经济发展差异造成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将得到改变。
第三,“互联网+”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互联网+”在产业之间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促进产业融合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机构与企业、政府机构进行深度合作,促进当地的产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
“互联网+”对于民族地区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同时,对于解决当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难点与困境也具有深远价值。目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还存在以下的难点与困境。
1.教育资源匮乏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着资源匮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职业教育基础设施不足,职业教育需要大量教育教学的设备投入,比如机床设备、模具设备、实验器材等等,由于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这些设施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另外,教室、教学场地、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还十分落后。其次是职业教育的人才资源缺乏,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缺乏既有丰富职业教学经验又熟悉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发展的专业人才。最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匮乏还表现在缺乏专业性的,具有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目前民族地区使用的教材是全国统一的,没有针对地方产业发展特色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资源开发。
2.信息化水平低
信息化水平低是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信息化水平低首先表现在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教学手段和形式上,学校没有通过建立数字化档案对学生进行跟踪式的教学安排,对于教师绩效和学生职业技能实践也缺乏系统管理,导致教学管理效率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减弱。其次还表现在教师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足,对于网络信息资源、远程教育资源和数字化教学工具的使用还停留在较低的发展阶段,教师照本宣科的问题明显,对自身的教育能力提升不足,对新技术新设备的重视度不够。最后,信息化水平低还表现在整个少数民族职业教育行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和协同创新能力缺乏。职业教育领域之间缺乏信息沟通,竞争大于合作,最终导致各所职业教育机构同质化倾向严重,没有突出办学特色,盲目从众,一窝蜂涌入热门学科,缺乏差异性发展和创新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3.产业融合程度低
产业融合是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凝聚,形成地区优势的必由之路,也是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产业融合不仅体现在各生产企业之间的协同和合作,更表现在产业外部,即生产部门与政府、人才培养机构、社会组织之间的深度融合。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融合程度低,职业教育机构没有根据地区发展的需求制定人才培训计划,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行为与地区发展的协调程度低,导致大量
人才外流,同时民族地区建设又缺乏人才的悖论现象层出不穷。而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封闭性和落后性。
1.利用“互联网+”拓展教育资源
“互联网+”提供了海量的教育资源,通过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跨地区的教育资源共享和传播。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相关部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拓展职业教育的教学资源。首先,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宽带网络、4G网络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全覆盖。其次要加快职业教育机构的软硬件升级,一方面大力开发和探索地区教育资源,结合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编写与本地区教育发展和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教材,构建差异化的教学内容体系。另一方面还要在人才引进方面下功夫,吸引高素质教育者到少数民族地区就业、创业,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出谋划策,要提高引进人员工资待遇,为其职业发展提供支持。最后,要利用“互联网+教育”的新型职业教育模式,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和信息化教育,与内地优秀的教育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实时对接。
2.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
提升信息化水平首先要对职业教育机构的管理体系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要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人才培养档案,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对人才培养进行动态监管,利用“互联网+”实现学校管理的数据化,使学生从入学到就业全程得到学校的信息支持,确保每一个学生平等享受信息资源带来的学习便利。其次,职业教育机构要加强学校教育设施设备的建设,投入更多资金新修校舍和实验室,购置网络设施设备,实现校内的信息化改造,加强信息技术在校内教学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实现学校管理的信息化。另外,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发挥“互联网+”的信息平台功能,对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进行整体规划和全局部署,发挥不同地区的优势和特色,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将有限的教育资源投入到地区建设急需的人才培养领域,避免信息缺乏造成的盲目行动。
3.实现产业联动发展
“互联网+”为产业联动与协同创新提供了信息平台,少数民族职业教育机构应该积极融入地区产业建设中,加快与地区其他部门的协同合作。首先,职业教育机构应该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优势,加快与政府部门的合作,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和资金帮助,按照政府的产业振兴规划与民族政策培养专业对口的职业技术人才。其次,职业教育机构应该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体系,加强与地区旅游业、制造业企业的互动和交流,构建产业发展联动机制,在人才培育与技术研发方面与地区产业发展保持互动关系。
综上所述,“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产业融合机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为企业、机构间的联动与协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前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着教育资源匮乏、信息化水平低、产业融合程度低的难点与困境,在“互联网+”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利用好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资源,全面实施信息化升级改造,同时加强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协同与合作,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和文化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