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逸
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医疗常识的正确传播、医患关系的正确引导,愈发成为大众关心的社会性热点话题,很多影视作品也将镜头对准了庞大又复杂的医疗体系。
然而,我国很多医疗题材的影视剧并没有传播正确的医疗知识,更有很多医疗剧假借医疗的外衣,讲着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或是肆意夸大医患矛盾,引发舆论热评,严重刺激了当今社会紧张的医患关系。另一方面,虽然很多医疗纪录片或纪实影像秉持着真实性的原则,但多集中表现攻克医学难题,成功挽救病人身上,无法使观众对当今医学发展、医疗环境产生全面客观的认识。
2016年,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上海市卫计委联合策划拍摄的10集大型医疗深度纪录片——《人间世》,突破传统医疗题材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和内容,全面展示了医院这个社会矛盾的聚集地,打破观众的刻板印象,真实呈现了一个较为立体的人间世态。
本文以《人间世》为例,分析此片作为医疗纪录片的成功与不足,并探讨此类纪录片的社会责任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者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指出了大众传播的三大功能:环境监视,指传播对社会发展有着“瞭望哨”的作用;社会协调,指传播具有联系、沟通不同社会成员的作用;遗产继承,指传播文化知识、思想观念的作用。
纪录片作为一种以真实性为基本原则的大众传播手段,可以更为客观真实地记录社会现象,反映社会问题,体现其社会功能。《人间世》的总导演周全表示:希望把客观的东西呈献给观众,让医患双方了解彼此,将心比心。
在很多医疗剧中都会存在这样的情节:“病人身患重疾送往医院抢救,在生命垂危的时候,医生总有回天之术将病人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或是在很多科教片中,医生们总可以攻克各种医学难题,研制出新的药物挽救无数患者的生命。而《人间世》最大的突破就是它全面观测了医院里的生老病死,除了展示手术的成功外,也呈现了抢救的失败。在第一集《救命》中,开篇第9分钟,患有急性心衰的病患经抢救无效身亡;第18分钟,24岁的青年因海鲜中毒抢救无效身亡;第36分钟,一个马凡综合症患者在手术后急性肾衰竭身亡。短短40多分钟,《人间世》就用三个死亡的病例给了观众猛烈一击。《人间世》借助镜头客观记录,直面生死,道出了现代医学的可为与不可为。
面对生命我们理应敬畏,但面对医学科学,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它的有限性和风险性。看惯了影视剧里一手的妙手回春,我们也需要有接受医生回天乏术的心理准备。《人间世》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镜头记录下了抢救室里的医生拼尽了力气也没有拼到一个治疗的机会;临终关怀病房里的老人带着生命最后的尊严,体面地走向人生的终点;身患癌症的怀孕妈妈为了让宝宝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放弃了最佳治疗的时间……看病绝不只是医学这么简单,《人间世》让观众全面了解到现代医学所能触及的范围和无法达到的领域,很好地起到了关注社会发展、监视环境的作用,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生命,思考活着的意义。
纪录片的真实原则可以很好地实现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价值观念的作用。但是不同于安排好故事情节、设计好人物行动的剧情片,纪录片面临的是对即发事件的未知。在医院这样一个被人们熟知却无法深入了解的场所,如何才能在不干扰医护人员治病救人的前提下,第一时间捕捉到关键、真实的信息,是医疗纪录片需要考虑的问题。
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拍摄,摄制组的成员都参加了医疗规范培训。在第一集开头特别指出,为了能够进入手术室拍摄到多数观众无法看到的真实场景,摄制组特别为摄影机等设备定制了防菌服。这不仅是对医疗规范的遵守,向观众传递了进入手术室等医疗场所要遵循的卫生要求,也再一次强调了拍摄素材的真实可信。在拍摄《团圆》一集时,为了遵循器官捐献的双盲制度,摄影机记录了器捐献者焦俞捐献器官的过程,将获赠者的信息都留在了镜头之外。这在遵守医疗规范、伦理原则的同时,也很好地向观众普及了器官捐献的知识,鼓励器官捐献行为。
除此之外,在涉及到一些比较复杂、难以理解的医疗知识时,片中就运用三维动画的方式,配以讲解,帮助观众理解复杂的医学知识,起到了很好的科教、演示的作用。
当今社会,医患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牵连着家庭伦理、社会道德、经济法律等方面。医院作为这种复杂关系的集中展现场所,自然成为大众媒体聚焦的地方。在大量影视作品中,导演、编剧为观众构建的“病人命悬一线,手术惊心动魄,最后大获成功”的情节,使观众无法形成对现有医疗水平的客观认识。一旦救治失败,医院无法成为保护生命的最后壁垒,患者便容易将矛头指向医院。加上媒体对医疗行业负面信息的报道、对医疗事件的误读,使本就紧张的医患关系愈演愈烈。
《人间世》很好地发挥了大众传播联系社会的功能,试图通过沟通社会的不同群体,尤其是医患之间,缓解社会矛盾,引导舆论走向。在《人间世》中,为了抢救一个24岁的生命,急救主任亲自打电话给血站恳求多给两个单位的血;为了减少病人的痛苦,医生建议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案。这些都是医生的职责和对患者的理解与帮助。另有一些时候,手术虽然失败了,但是家属的感谢信却来了,这是患者对医生的感激与支持。医学是患者最后的希望,但治疗并不等于治愈。
《人间世》借助这些病例带领观众从不同的视角认识医生这个职业,增强了医患之间的了解和理解,同时还在医患关系的基础上拓展了救护车上的急救人员、器官捐献者及其家属、临终关怀病房的医护人员等社会关系,呈现出在庞大医疗体系之下不同身份人群的关系。《人间世》把投射在医患身上的焦点分散开来,每集用不同的主题传达对人世的热情和对生命的敬畏。
《人间世》里的医生都是敬业的,连续工作48小时没有合眼;为及时获取捐献的器官亲自驾车前往外地;为了最优的手术方案争执不休……医院里的患者及其家属也都是通情达理的,病人死后,家人依然会给医生发来感谢的短信;面对手术后的并发症,家人也是接受的,这些都是真实的场景,但又不是真相的全部。
人满为患的急诊大厅,真的没有一个患者因为排了几个小时的队而做出过激的行为吗?连续作业的医生面对缺乏专业医疗知识的患者,真的会时刻保持耐心仔细解释?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真的没有医生会向患者推销高价的药物和器材?然而这些场景在影片中都没有出现,唯一保留下来的只有一段患者掐住医生脖子的监控画面。
在人物的选择上,《人间世》依然倾向于符合主流价值、高大全的人物,以达成医患双方的理解。但是这种看似全面的观察与展示是无力的,它可以带给观众情感层面的理解,却无法帮助他们构建理性层面的判断。或许,有时通过对人性阴暗面的揭露和展示,更可以让观众辩证地思考现实中的问题。
在讲到120急救时,拥堵的交通、有限的急救车常常影响到急救人员的抢救,这是硬件条件的缺陷与不足;外来工作的程序员为了多报销母亲10%的医药费去办理居住证,却面临重重阻碍,这是社会规则的门槛。《人间世》将这些问题搬上荧幕,力求获得观众的理解与信任,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
在这些“问题”的背后,除了医疗技术的局限,更多的是医疗资金、资源上的分配不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影响了医患之间的关系。然而大多数镜头都把这些内容回避了。《人间世》急于寻求可以被大众理解、接受的普世观念,却忽视了对问题本质的探求。
英国纪录片大师格里尔逊称,“纪录片不仅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还是敲打现实的一把锤子。”纪录片不仅要记录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社会现状,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来帮助人们改善生活,缓和社会矛盾。
虽然《人间世》采用了全景式的观察、沉浸式的拍摄和制作方法,但也不得不承认,当面对现实的矛盾、纠纷时,这些观察是无力的。除了展示,影片更需要提供或引导社会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医疗行业来说,光有感性层面上的理解是无法帮助治疗的,只有调动社会各方面协调医疗资源的配置才能帮助解决民生看病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医患矛盾、维系社会的安定。提出问题并引导、协调社会去解决问题,是每一部纪录片应当承担的责任。
社会学家赖特在《大众化传播:功能的探讨》中提出了大众传播的第四个功能——娱乐功能。但由于纪录片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遵循“直接电影”的创作方式,需要进行全面客观的观察和忠实的记录,因而难免会在可看性和娱乐性上有所折扣。所以对于纪录片的创作,在把握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还要增强叙事性。
正如在《人间世》中,用十个不同的主题讲述了有关医疗不同方面的故事。《人间世》通过旁白、采访、意象性镜头的运用,或是通过对拍摄对象的细节的展现,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使影片更具可看性和故事性,从而引起观众的共情。
如果说故事片更擅长表达人物的内心,那么纪录片更善于记录生活的表面。只有作用于观众内心的影片才能引发观众的共鸣,从而影响观众的行为,最终起到宣传和教育的目的。
由于医疗题材的纪录片涉及到的内容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乃至生命,所以此类题材的影片更应该帮助患者理解当前的医学水平、就医环境和医患关系,也帮助社会各方了解病人在就医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达成医患双方的理解和尊重,发挥好作为大众传媒的监视环境的作用。
医疗纪录片不仅要记录下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医患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担负起向大众普及医疗常识的任务,使观众产生全方位的、科学的认知,起到传递知识、传递信息的作用。
在沟通、联系社会各部分人群时,纪录片要尽量避免过分宣传高大伟岸的人物形象,以造成观众情感上虚幻的满足。一旦与现实形成落差,更容易激化不同人群间的矛盾。另一方面,除了那些积极向上的例子,也可以适当展示不同人群的难处、无力、挫败,帮助观众辩证看待、理性思考。
除了记录功能外,医疗题材的纪录片应当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作为一种社会现实类题材的纪录片,医疗纪录片所记录下的是生老病死、治病救人这些生活中最普遍、最真实的的样貌。但同时它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不应仅停留在对这些现象、故事的记录上,拍摄者要通过主动介入采访,从不同角度探寻问题的根源,使这种纯粹的观察更为深入有力,从而挖掘当下医疗环境中最本质的状态和问题。
通过镜头的再现和深入探索,人们可以全面客观地认识自身所处的医疗环境,并引发对现存问题的探索和思考,从而推动社会各方致力于解决当前的医疗问题,化解医患矛盾。可以说,这种观察类纪录片所需担负起的不仅是真实记录的任务,还肩负着一定的改善民生、维系社会稳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盛.人间场域中医患关系的再现与凝视——对医疗纪录片《人间世》的传播学解读[J].新闻记者,2016(10):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