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创办学术年鉴之“初心”考
——以10部学术年鉴创刊号为例

2018-04-01 22:59:42张靖晗
史志学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年鉴初心学术

张靖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00720)

一、学术年鉴创办“初心”的内涵

学术年鉴是记录与反映上年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科学领域的重大事件、学科进展、学术成果及有关统计资料的资料性工具书,一般逐年编辑,连续出版[1]张昊鹏.中国学术年鉴发展报告.载冀祥德主编.中国年鉴发展报告2017.方志出版社,2017.(P189)。学术年鉴起源于西方,1929年法国的《经济社会史年鉴》被认为是世界首部学术年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开始编纂学术年鉴。1979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国先后创办《自然杂志年鉴》(后改名为《自然科学年鉴》)、《世界经济年鉴》《中国历史学年鉴》《中国文学研究年鉴》《中国经济年鉴》《中国哲学年鉴》《中国新闻年鉴》《中国考古学年鉴》《中国人口年鉴》《中国法律年鉴》等多部学术年鉴,标志着中国学术年鉴的起步和初步发展。

为何这一时期学术年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创办目的究竟为何?学术年鉴背负着怎样的责任和使命?学术年鉴要怎样做、做成什么样?学术年鉴有哪些功能?为分析、理解上述问题,本文以改革开放初期创办的10部学术年鉴为例,探究学术年鉴创办之“初心”,即了解创办学术年鉴的宗旨与目的,分析创办学术年鉴的形态与定位,归纳学术年鉴创办之初对年鉴功能的理解。这对于深入理解学术年鉴的作用,推动中国学术年鉴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及学术年鉴创办背景之分析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极左”路线在思想文化领域仍然有很深的影响。

十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带来巨大损失。“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科学、文化的破坏尤其严重,很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造成严重的科技断层、文化断层、人才断层。1976年,中共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但全国范围“左”的错误思潮仍有很大影响:一方面揭批“四人帮”,另一方面又肯定甚至称赞“文化大革命”。1977年2月7日,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上发表一篇题为《学好文件抓好纲》的社论,提出“两个凡是”。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发表的公报中,以明确的口气肯定“文化大革命”,要求全党“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巩固和发展“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而另一方面,一大批老干部和人民群众则希望国家迅速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四个现代化”事业上。整个社会寻求科学技术领域重回正轨、快速发展是学术年鉴产生的重要背景。

2.恢复高考,全社会大兴学习之风,助推学术年鉴产生。

“四人帮”的倒行逆施使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遭受到严重摧残。粉碎“四人帮”后,受迫害最深的广大知识分子渴望改革,渴望科学的春天早日到来。1977年7月,邓小平第三次复出,主管科技和教育,同年8月,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会上,做出了重大的历史决策——改变“文化大革命”时期推荐上大学的招生办法,恢复已经中断了十年的高考。这一决定在全国上下掀起读书的热潮,备战高考的人们争分夺秒、废寝忘食地读书、备考,到处可见为高考奋战的人们的身影。据上海图书馆的员工回忆,清晨,图书馆还没有开门,人们就已经排起长队,门一开,青年们如潮水般涌入,以至于竟把图书馆的大门玻璃挤碎,对知识的渴求程度可见一斑。1977年、1978年两年考入大学的几十万学子,在校期间如饥似渴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毕业后大都成为骨干力量,在各自的领域为社会和国家贡献力量。

恢复高考为确立“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价值观奠定了基础,顷刻改变了社会风气,全社会大行学习之风,华罗庚、陈景润、蒋筑英等科学家成为青年人的偶像,渴望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开始成为时代主题。

3.学术年鉴迅速广泛拓展与高层重视有关。

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接见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社负责人时,对陪同接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负责人姜椿芳说:“编辑出版年鉴,很有必要,这是国家的需要,四化建设的需要。”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讲话,对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年鉴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81年1月,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胡乔木提出,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制定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的计划和规划。1978—1985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纲要》(初稿)中指出:“编辑《中国年鉴》《社会科学年鉴》《世界知识年鉴》和其他各科专业年鉴……筹备出版各专业各门类的学术刊物,特别要创办全国综合性学术刊物。要成立各种编辑委员会和编辑部,组织编写基本教材、丛书、年鉴、辞书和大百科全书。创办社会科学出版社、印刷厂。多种形式发表研究成果,有的可以打字刻写或者复印,作为正式出版物。”此后,人文社会科学界兴起积极创办各学科年鉴的热潮。

三、10部年鉴归纳创办学术年鉴的“初心”

1980年创办的《自然杂志年鉴》《世界经济年鉴》《中国历史学年鉴》是改革开放初期最先创办的三部学术年鉴。随后,1981年,创办《中国文学研究年鉴》《中国经济年鉴》;1982年,创办《中国哲学年鉴》《中国新闻年鉴》;1984年,创办《中国考古学年鉴》;1985年,创办《中国人口年鉴》;1987年,创办《中国法律年鉴》[1]其中,《中国经济年鉴》《中国新闻年鉴》《中国法律年鉴》中都包含该领域理论研究与学科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故本文将三者列在学术年鉴范围内。《中国新闻年鉴1982》“发刊词”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闻研究工作、新闻教学工作,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开展起来了,……这部年鉴也收录了这方面的一些文章,也将促进新闻研究工作的发展。”《中国经济年鉴》“发刊词”中就明确指出该年鉴“大致反映了这一期间的经济理论动态,我们希望这部年鉴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经济学年鉴’的作用”。。本文考查改革开放初期创刊的10部学术年鉴的“编辑说明”(“前言”“序”“序言”“说明”“编者的话”“创刊词”),以期归纳出创办学术年鉴的“初心”。

1.宗旨与目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原则,提出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方针,科学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气氛。学术年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办的,其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其创办宗旨与目的为破除“文化大革命”与“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科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的平台;推动实事求是、改革开放思潮的形成。

《中国文学研究年鉴1981》“前言”中写道:“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所确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促进了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持续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学创作繁荣,理论活跃,人才辈出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直接领导下胜利召开,并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总结了建国以来文艺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和明确了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之后,文学战线获得了巨大的成绩。出现了历史上空前大好的形势。”[2]中国文学研究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文学研究年鉴198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P1)

《中国哲学年鉴1982》“编者的话”中写道:“粉碎‘四人帮’,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备受摧残的哲学界,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1978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特别是继之而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哲学工作有了新的生机……哲学界出现了十分喜人的局面。”[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年鉴198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P1)

《中国考古学年鉴1984》“编者的话”中写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随着党和国家整个工作的拨乱反正,考古学领域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广大考古工作者进一步明确了考古研究的方向,更积极地进行田野考古,努力钻研对于古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考古学问题。”[4]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84.文物出版社,1984.(P372)

《中国法律年鉴1987》“序”中写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大战略决策。”[5]中国法律年鉴编辑部.中国法律年鉴1987.法律出版社,1987.(P1)

《中国经济年鉴1981》“发刊词”中写道:“粉碎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我们党和政府……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引向一个事实求是、稳步发展的新轨道。在这样一个历史转折关头上,我们编辑出版建国以来第一部经济年鉴,是十分有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原则,提出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方针,使经济理论界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跃气氛。年鉴选编了三中全会以来发表过的一些文章,……选编可能不全面,但大致反映了这一期间的经济理论动态。”[6]中国经济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经济年鉴1981.经济管理杂志社,1981.(P1)

《中国新闻年鉴1982》“发刊词”中写道:“我们编辑出版这部《中国新闻年鉴》正是为了比较系统而全面地反映中国新闻事业的状况。”[1]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新闻年鉴198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P1)

《中国人口年鉴1985》“编辑说明”中写道:“本《年鉴》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所有为本刊撰稿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依据自己的学术观点,各抒己见。”[2]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中心.中国人口年鉴198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P1)

2.形态与定位。

学术年鉴汇集某一学科研究成果、学科进展工作概况,为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人员、科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重要的文献资料,是具有广泛唱响力的学科百科全书、资料性工具书。

《1979自然杂志年鉴》“前言”中指出:“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确也发生如何去阅读的困难。特别是掌握每个学科的主要进展情况,也不是个人力所能及的事。为此编纂学科进展之类的书刊,实属形势发展的需要,《年鉴》就是这类书刊的一种。”[3]自然杂志编辑部.1979自然杂志年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P1)

《中国哲学年鉴1982》“编者的话”中写道:“《中国哲学年鉴》是一种专业的学术资料性工具书,它的任务是……为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者,为社会科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为教育、宣传、出版部门的同志和广大哲学爱好者了解中国哲学的现状和发展,提供一套较为全面、较为系统的综合性资料。”[4]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年鉴198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P1)

《中国考古学年鉴1984》“编者的话”中写道:“为了及时反映我国考古发现与研究的基本情况和动态,给全国广大考古文物工作者及从事其他有关学科研究的同志提供一些方便……决定……编辑《中国考古学年鉴》。”[5]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年鉴1984.文物出版社,1984.(P372)

《中国文学研究年鉴1981》“前言”中写道:“编辑和出版这本‘年鉴’的目的,就是希望反映我国文学研究的基本情况和重要成果,并汇集有关文学研究和评论的重要文献和资料,以便国内外中国文学研究工作者和其他有关人员的考查和使用。”[6]中国文学研究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文学研究年鉴198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P1)

《中国新闻年鉴1982》“发刊词”中写道:“我们编辑出版这部《中国新闻年鉴》正是为了比较系统而全面地反映中国新闻事业的状况,为广大读者,特别是新闻工作者、科研工作者提供和积累资料,增进知识,交流情况。”[1](P1)

《中国法律年鉴1987》“序”中写道:“(《中国法律年鉴》)对于了解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全貌,研究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都大有裨益。它是从事法律实际工作、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必不可少的读物。”[7]中国法律年鉴编辑部.中国法律年鉴1987.法律出版社,1987.(P1)

3.功能。

第一,存学术史。学术年鉴逐年出版,清晰地反映了学术发展的整体脉络,既能反映学术发展的“点”,也可涵盖学术发展的“面”[8]张昊鹏.创意学术年鉴集合出版开拓学术存史新境界——“中国社会科学年鉴系列”出版综述.中国年鉴研究,2017,(2).,积累丰富的研究资料,具有惠及后人的存史价值,体现了学术传承的作用。

《中国经济年鉴1981》“发刊词”中写道:“年鉴是一个资料性的期刊,今后每年将出版一期。……一年一次刊行下去,年鉴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记录。”[1]中国经济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经济年鉴1981.经济管理杂志社,1981.(P1)

《中国新闻年鉴1982》“发刊词”中写道:“积累这些丰富的历史资料,总结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是十分必要的。”[2]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新闻年鉴198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P1)

《中国法律年鉴1987》“序”中写道:“《中国法律年鉴》……力求以翔实的内容和丰富的资料,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新情况、新成就、新经验。它是……把我国法制建设成就和经验载入史册的重要形式。”[3]中国法律年鉴编辑部.中国法律年鉴1987.法律出版社,1987.(P1)

第二,文献资料功能。学术年鉴是汇集各方面信息的百科全书,纵有深度、横有宽度,它汇集的资料全面、精确且具有权威性。作为集科学性、知识性、检索性、教育性等于一身的学科百科全书、学术类工具书,使科研人员、教师、学生以及对某一学科领域感兴趣的读者全方位地获悉该学科的年度进展,了解学术动态,掌握学术热点,获取宝贵的研究资料。

《中国历史学年鉴1979》“编者的话”中指出:“把一年中中国史研究的丰硕成果和若干有关情况,分门别类予以报道,这对于想了解这些情况的历史理论工作者或许可以提供一些方便。”[4]《中国历史学年鉴》编辑组.中国历史学年鉴1979.人民出版社,1981.(P1)

《中国经济年鉴1981》“发刊词”中写道:“(《中国经济年鉴》)第一次提供了比较全面的经济概况和统计资料,对国内外关心和研究我国经济的同志和朋友将是有用的。”[1](P1)

第三,资政功能。学术年鉴可以为党和政府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可靠的信息和科学的依据。作为各级领导的案头书,可供随时翻阅,为各级领导和机关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具有现实意义。各级领导同志可以是一两个学科的内行和专家,但却不能通晓百业。要实施全面领导,就要掌握全面情况。学术年鉴则可以成为各级领导和机关的得力助手。

《1979自然杂志年鉴》“前言”中指出:“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一声号令,出版工作要为实现‘四化’服务,要在实现‘四化’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自然杂志》编辑部的同志们挤出时间来编辑这个《自然杂志年鉴》,就是努力适应‘四化’需要,为‘四化’服务的尝试。”[5]自然杂志编辑部.1979自然杂志年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P1)

《中国人口年鉴1985》“序言”中写道:“人口的数量控制、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调整,这些动态需要及时地、准确地反映出来。《中国人口年鉴》将按年度提供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信息资料,对解决我国新时期所面临的人口问题有着重要意义。”[6]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中心.中国人口年鉴198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P1)

第四,学术交流功能。学术年鉴向国外介绍中国各学科领域的发展状况,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1979年世界经济年鉴》“说明”中指出:“随着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这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变,开展国际经济交流,了解和研究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及现状,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作为我们的借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为此,我们拟从今年开始编辑《世界经济年鉴》,介绍一些有关世界经济情况的基本资料。”[7]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1979年世界经济年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P1)

《中国法律年鉴1987》“序”中写道:“(《中国法律年鉴》)是向国内外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阵地。”[1]中国法律年鉴编辑部.中国法律年鉴1987.法律出版社,1987.(P1)

《中国人口年鉴1985》“序言”中写道:“(《中国人口年鉴》)是向国外介绍我国人口发展和研究工作情况的一个窗口,成为中外人口学术交流的一块园地。”[2]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中心.中国人口年鉴198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P1)

《中国经济年鉴1981》“发刊词”中写道:“中国的经济建设不是孤立的,它是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它在世界经济中将越来越占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国外也必然有更多的朋友十分关心中国经济的发展,迫切希望了解中国的经济状况,……(《中国经济年鉴》)对国内外关心和研究我国经济的同志和朋友们将是有用的。”[3]中国经济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经济年鉴1981.经济管理杂志社,1981.(P1)

第五,学术评价功能。改革开放后,中国科研领域成果日益丰富,面对浩瀚如烟的文献资料,“如何筛选”成为摆在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学术年鉴通过遴选、汇集某一年度更优秀、更有价值、更新和更热门的研究成果,为研究人员节约了时间、提供了方便,体现了学术年鉴的评价功能。

《中国经济年鉴1981》设置了“经济理论研究与重要经济文选”栏目,遴选了1978—1981年重要的经济学文章。

《中国文学年鉴1981》设置了“研究论文选辑”,遴选了1980年发表的优秀论文10余篇。

《中国新闻年鉴1982》设置了“1981年中国重大新闻和重要评论”,其中,“重要评论”遴选了1981年发表的重要评论文章10余篇。

《中国人口年鉴1985》设置了“重要人口著作”栏目,遴选了1956-1984年出版的重要人口著作。

此外,年鉴中的各学科“研究综述”,是学术评价功能最典型模式,这是学术评价的最好方法。某一学科里的专家将近期这个领域里的研究情况作一总结,分析出某一时期该学科的重要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学术综述是基于研究内容的评估,遵循的是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和研究范式,可以比较准确、客观地描述出该学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由此可以比较准确地对学术研究成果作出评价。

《中国历史学年鉴1979》设置了“一年史学研究”栏目,收录了1979年中国历史学研究领域的研究综述文章。如《先秦史研究》《太平天国研究述评》等。

《中国文学年鉴1981》收录了《古代文学研究概述》《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概述》《鲁迅研究概况》等综述文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年鉴事业迅速发展,学术年鉴方面,我国保持连续出版的学术年鉴有106种,其中人文社科类年鉴92种,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类年鉴14种。立足当下,展望未来,要做到不忘初心,坚定地按照学术年鉴创办的初衷开创年鉴事业,同时,注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化学术年鉴的评价作用;实现年鉴数字化、网络化,进行年鉴数据库的开发及推广;推动学术年鉴走出去,向全世界展示汇集中国学术成就的年鉴成果。

猜你喜欢
年鉴初心学术
感谢《年鉴》
免年鉴
——卯年大事件
源流(2023年2期)2023-03-29 05:46:58
四川31部年鉴获全国奖项
巴蜀史志(2023年6期)2023-03-18 05:11:26
2016—2019年全国获得“中国精品年鉴”名录
史志学刊(2020年3期)2020-11-26 06:12:04
永远的初心
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11-17 02:09:45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中国博物馆(2019年2期)2019-12-07 05:40:44
论“不忘初心”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3:52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商周刊(2019年2期)2019-02-20 01:14:22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意林(2017年11期)2017-06-30 10:55:35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意林(2017年5期)2017-04-05 08: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