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逻辑

2018-04-01 22:43郑博
实事求是 2018年6期
关键词:特色时代发展

郑博

(中共克拉玛依市委党校 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选择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预示着最终会有什么样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其鲜明的主题中,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奋斗的精神状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1]正是基于这些问题的探索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迈向新阶段、当今世界经历新变局、党面临执政新考验的历史条件下,立足新时代中国国情,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砥砺前行,并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的重大历史课题,用“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从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两大层面,完整清晰地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质和实践方略,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昭示了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砥砺前行,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可见,准确把握其基本逻辑和精神实质,意义广泛且深远。

一、判断历史方位,在理论逻辑和历史承继的统一中明确逻辑起点

时代是思想之母。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起点。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2](P122)历史起点决定理论逻辑的起点,理论体系只有在确定逻辑起点后,将理论逻辑和社会历史发展逻辑辩证统一起来,并准确判断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矛盾这一基本动力,才能在实践基础上规范演绎,最终形成一个科学的理论指导成果,从而引领实践不断深入地向前推进。作为一个科学严谨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然是在明确的逻辑起点上不断演绎和发展形成的。

一方面,基于理论渊源和社会现实基础的有机统一。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在中华民族探索救国的曲折道路中,尝试过多种主义和思潮,资本主义道路没有成功,改良主义、自由主义、实用主义等,也没有能够解决近代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而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救亡探索指明了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民族复兴探明了道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之所以能够成功推进,既在于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在于紧扣中国社会鲜明中国特色,即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其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在充分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基础上实事求是,践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3](P60)

当然,树高千尺总有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3](P29)是在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坚持不懈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其承载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博大精深的精神文化基因,经历了近代以来170多年由衰到盛的艰辛探索,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97年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尤其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因此,这一思想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社会现实基础,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渊源和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现实的有机统一。

另一方面,基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层次的发展转化。整个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从根本上、总体上都与“需求”“供给”及其关系有关,这一关系从总体上、根本上体现了整个时代发展、社会发展状况。马克思正是从“需求”“供给”及其相互关系中研究社会主要矛盾,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这为研究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提供了基本的研究工具和方法论框架。这是因为,“社会主要矛盾贯穿社会发展始终,规定了社会发展的基本性质,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趋势,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4](P23)

从历史维度看,只有准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自觉围绕“供给”和“需求”来部署党和国家全局工作,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把事业向前顺利推进。回顾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党的八大,从1969年党的九大到1976年“文革”的结束,是“顺利与曲折”的真实力证;再到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对中国社会主义矛盾的重新正确认识,一直沿用到党的十八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5]这正是基于对社会主要矛盾深层次的正确把握,才能使我国大踏步地追赶时代。

从现实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此判断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需求和社会生产的新特征,“社会需求”,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五年来我国人均GDP已突破8 000美元,对世界经济增长率超过30%,已经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3](P69)绝对多数人逐步转向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社会生产”,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发展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不同区域、领域、群体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凸显,不断制约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可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这一判断,精确定位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指向,意味着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聆听时代呼声——群众需求,做好时代供给,重在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逐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又一理论依据和逻辑起点。

二、回应时代课题,在理论实质与实践方略的结合中回答时代之问

问题是时代之声音。伟大时代的声音呼唤并孕育出伟大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遵循“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和指导新时代”的内在逻辑,紧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和“怎么建”两个基本问题,前问在理论层面用“八个明确”深刻作答精神实质,后问在实践层面用“十四个坚持”重点部署基本方略。回答这两个基本问题的这一思想,将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深厚理论与紧扣中国国情的丰富实践结合起来,按照“紧扣主题——立场鲜明——完整布局”的逻辑框架,立足新时代中国实践之基,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之问。

1.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指明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不仅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鲜明立场,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精准判断。这一判断,在时间起点上明确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空间上指明包含全部理论与实践。可以说,改革开放的全部历史都是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一高度进行书写,从而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早年概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确定了文章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个基本思路和原则之下写出了精彩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也要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6](P23)

这意味着邓小平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并在不断的探索实践过程中,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完整阐释了社会主义本质。这在事实上划定了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内在框架、基本特征。此后,在不断的破题与深化中,中国共产党人依次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分别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围绕这一新时代主题,紧扣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重点推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为强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1]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承继与认识,指明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2.以“坚持新发展理念”为发展导向,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发展是硬道理,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在于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在于能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方面,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发展理念支配和指引发展实践,具有战略性、引领性,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会导引出什么样的发展实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就是针对当前制约我国发展的要害与症结,以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开出的对策良方,旨在解决我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发展的动力不足、不平衡、人本价值、内外关系、公平公正等重大问题。可见,新发展理念在内容上相互贯通,全方位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7](P127)

另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分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因为人民群众决定着党和国家最终的前途命运。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6](P3)尤其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1]等方面,强调人民主体地位,彰显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情怀,使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更全面具体,更有向心力和凝聚力。

3.以“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党建、国防、外交”为布局重点,勾画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整布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帅全局又突出重点,才能牵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牛鼻子”。如何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照“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党建、国防、外交”的布局重点,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形成了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格局。

首先,“五位一体”是总体布局,紧扣“怎么样建设,建成什么样”的基本问题进行回答,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根本)、政治(保证)、文化(灵魂)、社会(条件)、生态文明(基础)建设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内在关系。其次,“四个全面”是战略布局,基于当前现实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确立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战略方向、主攻目标以及工作的重点领域,并分别从阶段性战略目标、动力系统、法治保障、核心控制系统等四个层次准确定位,“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最重要、最核心、最关键的组成部分。”[8](P12)最后,“党建、国防、外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推进最基础的条件保证。“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党是领导一切的。”[1]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对各领域、各方面工作的全面领导,并不断加强党的队伍建设。这是因为,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是由我国国体性质决定的,是由我国宪法明文规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所系和关键所在”。[9](P231)由此,依照“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党建、国防、外交”的重点展开布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迈向了一个新高度。

三、实现伟大梦想,在确立目标及推进路径的一致中肩负使命担当

目标是前进之动力。科学明确的奋斗目标是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而目标的完成依托于路径选择之后的成功实践。从这一角度讲,完成目标需要在目标确立及推进路径的一致中肩负使命、敢于担当、勇于实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这一总任务,紧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主题,在时间节点上,让不同阶段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更加具体;在内容上,对民族复兴的理解更加准确和透彻,真正将国家、民族、个人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奋勇前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这一目标,以“中国梦”为引领,以“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内容,以“两步走战略”为具体步骤,清晰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时间表、路线图,确立了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宏伟目标。当然,中国梦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把目标转化为一项又一项切实可行的任务,按阶段分步完成,才能在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基础上抵达胜利的彼岸。

首先,国情基础上深刻认识“两个没有变”。任何时代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表明,自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经济发展速度进入新常态,工业化发展阶段正在由中低端制造向中高端制造转型,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那么,在“两个没有变”的国情基础之上,就要继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1]一百年不动摇,直至迈出这一初级阶段。

其次,精神层次上必须坚定“四个自信”。自信是开拓奋进的强大动力,是通往光明的精神支撑。“四个自信”——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与中国国情实践相结合,推动中国梦实现的强大精神动力。那么,自信何以坚定?纵向回顾党的历史,97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小船一直划到巨轮上,驶向光辉的彼岸”;[10]横向对比其他国家,当今世界上依然有不少国家面临着经济困难、政局动荡、人民生活困苦,有的依然处在战火硝烟弥漫之中……回看中国,尤其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路程,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正大踏步地追赶时代。随着我国日益强大,对海外人才也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例如2016年,中国留学生回国人数达到43.25万,比2012年增长了15.96万人,增幅达58.48%,即将迎来海外人才最大规模归国的“顺差拐点”。[11]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2]

最后,实践层次上奋力推进“四个伟大”。“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马克思指出,“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13](P355)要实现伟大梦想的目标,进行伟大斗争是路径、建设伟大工程是保证、推进伟大事业是主题。这完整地反映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党正在做的和将要做的事情,形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框架。在此认识基础之上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源于“四个伟大”,又是指引“四个伟大”的行动指南。因此,我们要把这一指导思想贯穿于“四个伟大”的实践之中,落地生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在做实上下功夫。清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14]

总之,“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15](P10)马克思的这一观点道明了理论的基本要求及价值所在。作为昭示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行动指南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中国国情与实践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不仅凝聚了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更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根本遵循。

猜你喜欢
特色时代发展
特色种植促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医的特色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完美的特色党建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