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40年来包容性思维视角*①

2018-04-01 22:43李晓梅
实事求是 2018年6期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

李晓梅

(1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桂林 541004;2广西广播电视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2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和军事国防多个方面,成为庞大的包容性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的包容性战略思维。党的十九大以新时代为历史定位,以广阔的包容性思维审视中国社会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包容性思维,是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整体着眼,在承认社会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基础上,统筹协调各阶级、阶层的关系,坚守固本科学的原则,充分发挥执政党社会利益的整合功能,在制订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时,体现着不同社会阶层和集团的利益,实现我国乃至世界的包容性发展。

一、历史之维:包容性改革何以可能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两个彻底决裂:“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1](P293)这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指私有制生产关系,“传统观念”指以私有观念为核心的一切剥削阶级意识形态。两个“彻底决裂”表明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深恶痛绝。资本主义私有制作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屏障,是资本家剥削无产阶级的经济基础,也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的根源。从私有制到私有观念,代表着不平等和非正义的资本主义阶级关系,是一种排他性的所有制关系。在这种体制下,无产阶级始终处在利益的边缘。可见,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不仅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也体现出他们对于实现全人类平等、公正和自由的包容性发展的价值诉求。恰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P294)在马克思看来,一方面,“每个人”的自由发展,都应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创造“条件”。这也就意味着,每个人在实现自身的价值,完善自身的人格和发展自身的个性的同时,都要以“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为目标,要成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促进因素,而绝不是成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障碍,更不能以损害“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去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是不能忽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一切人”的利益、“一切人”的奋斗,都是通过“每个人”的利益和奋斗去实现的。显然,马克思、恩格斯的“彻底决裂”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区别于此前一切剥削阶级社会的本质特征,也是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深刻表达着对公平和正义的呼唤和追求人的自由的向往。但是,这一理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包容性发展的过程。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3](P314)“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阶段。这也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虽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可以跨越,但与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的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水平则是不能跨越的。也就是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阶段是不可超越的,生产力的发展只能依次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

回顾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追求社会公平为核心价值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但这种崭新的社会历史形态并不能摆脱生产力落后的状况。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还没有达到产品极大丰富的程度,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还存在差别,在分配方式上虽然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但实际操作上却是“平均主义”大锅饭这一种分配形式一统天下,排斥个人差异。甚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都被当成“按劳付酬”的“资产阶级雇佣劳动”形式,等级工资制被看成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土壤。这种排他性分配方式严重束缚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也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改革开放打破了平均主义,邓小平提出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决策。“先富”为有能力的人提供了充分展示自身价值的平台,而“先富带动后富”又引领弱势群体共同发展,坚持了社会主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体现了科学和理性的发展路径选择。但“先富”和“后富”的结果必然会带来收入的阶段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思维方式具有明显的经济学思维范式。“经济学思维范式背后暗含着特定的认知范式,那就是以取得物质财富的迅速增长为目的,是一种线性思维范式。”[4]这种线性思维范式,虽有其局限性,但在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从一个连温饱问题还未解决的农业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完成了西方工业化国家要几个世纪才能走完的路程。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在特殊历史境遇下的正确选择,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

二、现实之维:包容性改革何以需要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中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生态环境恶化,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等突出问题,党中央适时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布局,完全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和转化的过程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革命和改革作为社会基本矛盾的两种基本解决方式,二者的交替运行和螺旋式行进构成社会发展的逻辑结构。习近平总书记深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他一方面强调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制度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和自觉性。全面深化改革已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或政治问题,而是一个囊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在内的关乎到中国社会发展前途和命运的重大历史性课题,是我国以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伟大战略,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经阶段,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包容性思维。

1.从经济层面来看,全面深化改革是现阶段实现人民经济利益最大公约数需要。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以来,以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模式,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随着生存型阶段向发展型阶段的转变,单边突进的改革遗留的问题越来越成为经济向前发展的障碍。新的需求和旧的体制的矛盾也日益凸显,社会阶层逐渐分化、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因分配不公、利益调整失当引发的群体性冲突,影响着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因此,市场经济引发的社会深度转型亟需我党进行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行按劳分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于社会生产力的考量以及立足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一所有制形式下的必然结论。从根本上否定了那种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可能性,是公平、公正的一种体现。实行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参与社会分配,有效整合各种经济社会资源,充分调动企业和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国家战略和法理层面高度,以宏观话语体系的指导性激发市场与社会活力的实践,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能够在最大范围内保障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的实现。

2.从政治层面来看,全面深化改革是现阶段人民民主权利最大公约数的需要。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5](P32)马克思这一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肯定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深化改革体现在分配方式上,是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寻找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体现我国制度设计的兼容并蓄的特征。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实践证明,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有效的政党制度。如江泽民所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政治制度的一大优势。它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维护国家政局的稳定、增进人民的团结,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6](P310)这种制度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能够集思广益,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有利于化解矛盾,协调各利益群体关系,构建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较之于西方的两党制和多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能够最广泛反映和体现各阶层、各领域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并将这些要求和愿望源源不断地输入党中央的决策中心,经过党中央的顶层设计,又适时体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中。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这种广泛的代表性是西方政党制度不可比拟的,充分体现了现阶段我国人民民主权利最大公约数的实现。

3.从文化层面来看,全面深化改革是现阶段最大程度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活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为此,党和人民始终把“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一方面深深根植于本民族文化,深刻把握中国文化演进方向,在多种文化互鉴中博采众长;另一方面加强与世界文明的深度互动,表达着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情怀、“天下一家”的人类情怀、“中和之道”的协调智慧,也体现着中华民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磅礴情怀。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从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到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再到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通过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权、破除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痼疾,充分调动市场文化资源配置、激发全社会共同参与国家文化治理能力建设的雄心和魄力。

4.在对外交往层面,全面深化改革是现阶段最大范围全世界人民福祉的需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是世界近130个国家或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世界最快成长的进口市场。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的发展更加紧密地同世界的发展融合为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际社会的理解,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价值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我们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进一步扩大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7]各国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兼顾别国发展。为此,全面深化改革以包容性思维,放宽投资准入,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上海自由贸易区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二是支持内陆城市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发展多式联运;三是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四是扩大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开放合作。

5.在国防和军队建设层面,全面深化改革是现阶段较深层次军民融合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制,改革国防科研生产管理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机制,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其中,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意味着优势民营企业可以通过股份制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建国以来,国有军工企业作为我国军品科研生产的主力,肩负着大部分的军工科研生产任务,其传统模式是项目由国家审定、资金由国家投入、产品交付国防使用。而民营企业以追求利润作为最终的价值目标,在参与军工科研生产任务过程中,面临着提高政治认识、提升保密意识、统一价值理念、认同并融入国有军工企业文化等思想层面的问题。为了可持续地保持军事优势和国防工业活力,我国逐步引导并鼓励社会资源进入军工科研生产及维修保障服务领域。民营资本参与到股份制合资公司中,有利于采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和较为宽松的薪酬机制,促进军工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一政策的实施,提升了民营企业的政治使命感,激发了军工生产要素活力,更拓宽了军工投资渠道,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军民一心、保家卫国的最终目标。

三、未来之维:包容性治理何以必要

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十九大再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把“治理”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是改革理论和战略的一次重大突破。可以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继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之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五个现代化”。这也就意味着在“四个现代化”实现过程中积累丰富社会经济财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宏观顶层设计、制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现代化,注重整体性制度的完备和完善,体现了宏观制度之间、制度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性与包容性,是中国共产党以包容性思维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容性治理的伟大实践。

1.国家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是包容性治理的逻辑起点。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主体是人”,“人始终是主体”。但人不能孤立存在,人是处在社会团体中的人,因此主体就具备了集团性和社会性。作为包容性的治理体系,国家治理的主体与客体具有同一性,它是指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全党全社会,包括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等各个领域的全体社会公民。全面深化改革鼓励全体社会成员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每个社会成员既是国家治理的主体,也是国家治理的客体。治理国家不再仅仅是国家机关的事情,各个社会主体都应当担负起相应责任,做到各尽所能、各尽其责。“治理”是对“管理”的扬弃。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必然要求打破传统官僚体制社会中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垄断地位,要求社会组织作为重要的主体力量参与社会多元治理大格局,成为社会有效治理的基本依托。因此,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也是人的现代化。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强化全体公民的国家认同感、道德素养和正确的权利义务观,能够切实提高全民素质,使每一个公民都成为积极参与国家治理的有效力量。

2.治理过程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是包容性治理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已融入国家治理体系中,但由于社会组织内部本身治理结构不完善,且政府缺乏完备的社会组织法律规范,在政府职能转移过程中,存在着权力界限不清等因素,阻碍了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和有效合作。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以“去中心化”的结构来取代“中心——边缘结构”,这也就意味着政府和社会组织作为治理共同体,在治理过程中不再是界限明晰的主客体关系。从后工业时代的“社会治理”逐渐转向“包容性合作治理”,从而将主客体二分的思维方式,转变为社会治理主体之间寻求平等合作的包容性思维方式,体现着主体和客体的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以“共主体”形式存在、以谋求和谐统一为目标的共生性。在这种共生性关系中,每个交往的行为个体既是主体也是客体,有共同的利益和行为准则,在不断的交往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做到相互理解,最终融合为一体。

从社会管理国家化到国家治理社会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也是实现社会真正和谐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我们要明晰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特殊治理情境,始终坚持党中央的核心领导地位,杜绝西方打着“民主”的幌子推进西式民主、宣扬普世价值;另一方面坚持政府合理简政放权,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改革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从制度上保障社会组织的权益,强化社会组织扶持力度,拓宽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渠道,充分释放出市场和社会的活力,这样才有助于治理共同体行动凝聚力的生成,真正体现包容性治理的平等互动合作关系。

3.重视社会弱势群体的发展是包容性治理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8]改革开放之初,受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我国实行先富带动后富,允许在富裕的道路上有先有后,允许在一定时期内富裕程度存在差别,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也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但是,我们党始终铭记,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全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诉求。而要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贫困人口为代表的弱势群体如期脱贫则是其底线目标。弱势群体指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由于群体的力量、权力相对较弱,因而在分配、获取社会财富时被边缘化、在社会公平与公正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一类社会群体。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弱势群体参与社会治理、社会发展的能力很弱,发展机会相对匮乏。为了最大限度帮扶弱势群体,习近平总书记以广博的包容性思维,从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着手,从扶贫对象到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措施落实和脱贫成效,形成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精准扶贫战略。承诺“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是中央确定的目标。”[8]为此,全面深化改革注重扩大社会治理主体的范围,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需求,使弱势群体在教育、权利、能力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机会,平衡强势利益集团与弱势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真正做到了包容性发展。

4.治理成果的共享性是包容性治理的价值旨向。

恩格斯说:“历史运动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力量所支配的……但是决不能由此而否认人的意志和人的自觉的活动在历史运动中的作用。”[9](P15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为共享治理成果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转变成直接现实性决定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在阶级社会,所有制关系直接决定着分配关系。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导致工人劳动异化的根源,如马克思所说,“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0](P156)马克思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产生的历史主体与发展成果的异化,并指出只有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可能才会变成现实。这种现实就是“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10](P689)

改革开放40年实践证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人民群众是时代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具有包容性思维的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人们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同时,既要努力打破阶层固化的利益藩篱,搞活市场经济,使人民群众拥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机会,使不同社会群体、市场主体各得其所、各展其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心聚力推进改革发展,又要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化解突出矛盾,创造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正的竞争环境,为人民办实事,让人民得实惠,不断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把发展中的“人”字写得更大,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坚持平等开放原则,为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如,“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各国和亚欧大陆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体现着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形成亚洲发展同其他地区发展良性互动、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为亚洲人们乃至世界人们共享持久和平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包容性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夜经济要有“包容性”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Diversity:Driver of Innovation and Growth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内涵及实施
设计的外界包容性分析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亚洲的崛起需要各国相互理解、尊重和支持 实现包容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