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婧涵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南昌 330013)
“一带一路”文化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后由于出使西域使得汉夷文化交往逐渐频繁,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通过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迅速传播,丝绸、瓷器等商品被输出至西域,同时又从西域各国积极引进物种和文化,从而直接促进了中国和西方物质文化交流,自此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张骞也因此得名“一带一路”第一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基于此背景,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发表了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
此外,十九大报告显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也成为了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动力。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恰逢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为纺织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中国,纺织业是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其下游产业主要有服装业、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1]作为中国传统行业之一,一直以来,纺织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
作为世界上纺织业加工生产和贸易大国,我国纺织行业不仅在国内市场满足国民的衣着和就业需求,在国际上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国际市场贸易往来逐渐频繁,也取消了纺织品的配额限制,我国纺织业经济也得到迅速发展。中国作为传统纺织产品的大型加工国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好局势下,纺织业经济稳步增长,随着纺织业贸易体系的形成,我国纺织产品的优势逐渐凸显,在国际地位中的竞争力越来越强。但受近年来化纤、棉花等原料上涨,人工费也不断提高,汇率不稳定等因素影响,我国纺织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获得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天然化纤资源种类繁多,产量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我国纺织业的进步带来了天然优势。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棉花产量为548.6万吨,比2016年增长了2.7%。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年棉花产量的增长是在播种面积减少,单产提高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丰富的自然资源推动着我国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作为世界上的原料大国,这些自然资源不仅极大地满足了国民生活生产的需要,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越来越多纺织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依赖我国资源进口,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资源方面颇具优势。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总人口数达到13亿多。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劳动者综合素质较高,且工资水平较低,对于传统纺织业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极大地满足了整个行业对人工方面的需求。与此同时,许多外企也纷纷来到中国开设分厂,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进行纺织业生产加工。
我国纺织行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上述自然资源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两方面,但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大部分纺织企业仅停留在代加工生产环节,机械化地进行生产工作,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我国纺织业更新换代慢,技术水平跟不上时代,生产效率低,因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国纺织企业的生产规模均较小,企业现行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难以形成系统的产业链,结构松散,加上技术和专业人才配备不足,与行业内发达国家还是具有明显差距,进一步丧失了在国际纺织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中国纺织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产业以跟进型为基础,专业化程度不高,简单重复多,专业服务体系、市场不健全,而产品的开发能力与开发深度的差距是纺织业缺乏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2]“互联网+”时代下,大数据引领着中国传统行业一场全新的社会变革,科学技术水平对行业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纺织业也不例外。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与国际各国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文化交织融合,在同各国友好往来的同时,也与其达成了技术合作共识。在纺织专业技术层面,中国与其他国家形成战略联盟,实现部分技术共享,为各方纺织业的进步提供了助推力。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正引领并带动着21世纪的新一轮产业结构变化。在这种发展形势下,中国纺织业要牢牢抓住机遇,深入贯彻技术管理的理念,积极将我国自身的纺织技术和资源优势等带到国际社会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产业结构相融合,加快调整我国的纺织产业布局,不断促进行业布局的良好发展,同时为我国对外贸易带来更多的收益。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各国政府加大了沿线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不断完善铁路、公路、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当地的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基础设施完善的形势下,才最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已有优势,结合产业结构制定合适的经营方式,不断提升业务工作效率。深入推进交通供给侧改革,为我国纺织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区域开展贸易往来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环境,增加了我国与其它国家的沟通与交流机会,提升了纺织贸易的物流效率。
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国内生产总值不高,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其劳动力成本更低,对中国纺织企业而言,在沿线地区各国设立生产基地分部,就能充分利用当地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从而大大降低纺织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政府已经出台了许多农副产品的优惠补贴政策: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文件中涉及棉花产业结构布局及发展的内容,并提出要调整完善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改进补贴方式,让生产成本不断下降,助力我国纺织业健康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在给中国纺织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中华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随着沿线地区交通日益发达,中国与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但在多元文化中,各种文化的交织与抗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民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突破国界的文化霸权正引领着我国社会一场重大的变革。对纺织行业而言,伴随着文化的“走出去”和“引进来”,在多元文化冲突的过程中,更要注意加以防范,在维护自身文化安全的同时,也要积极引进沿线各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我国纺织业健康发展。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纺织行业贸易发展前景良好,但由于国际市场上贸易领域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从而给外贸出口带来了一些挑战。一直以来,汇率都是影响出口贸易的重大因素之一。汇率的变动会直接给本币的升值、贬值带来影响。当本币发生升值时,相当于其他国家货币贬值,在中国纺织贸易出口时,获取同样的产品,进口国就需要支付更多的货币,从而使其转求其他国家的相似产品进行代替,不利于我国纺织产品的出口。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纺织企业与沿线各地区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文化和技术交流随之增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纺织业贸易往来也因国际形势不确定、出口汇率不稳定等因素,形成了层层壁垒。面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纺织企业应做好积极应对的措施,合理把握新时代下贸易发展机会,打造良好的产业结构,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突破重重壁垒,不断推动我国纺织业高速、健康发展。
[1]李建峰,唐振华,等.纺织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福建轻纺,2010(12):40-42.
[2]张莹.浅析我国纺织业贸易的现状及国际竞争力[D].吉林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