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雄南,叶剑飞
(1.景宁畲族自治县九龙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浙江 丽水 323500;2.景宁畲族自治县畜牧兽医局, 浙江 丽水 323503)
生猪养殖在中国是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生猪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从农产品到食品加工都离不开以生猪为主的动物产品。笔者以景宁畲族县(以下称景宁县)为例,分析山区散养生猪的情况及其发展对策。
景宁县总面积将近2 000 km2,共有21个乡镇和街道、254个行政村(1709个自然村)。“散养”这个词对景宁县来说,包括以下特点:以分散在山区各自然村圈养为主,养殖规模一般在2~3头,养殖户主年龄在60岁以上。同其他地方的“散养”概念有一定的区别。
一般一户年养殖2~3头生猪,其排污通过循环处理可以解决养殖的排污问题。早期一般是将生猪排出的尿液、粪便土制作成有机堆肥,堆肥用作水稻、蔬菜、茶叶等农作物的有机肥源;农作物废弃物及经人食用后的废弃物再用作生猪的饲料,实现循环利用,尽可能减少污染物向周边环境排放。进入21世纪以来,在农村广泛推行畜禽粪便的集中处置,进行沼气化利用,沼气用作照明、煮食等生活能源,沼液、沼渣用作农作物的有机肥。一般不出现散养生猪的污染物排放问题。例如:景宁县九龙乡田坑村朱岭头自然村的一农户养猪3头、养牛13头、养羊24头,建沼气池2个,每个池10 m3以上,沼液、沼渣全部用作农作物的肥源,每年种植水稻4 000 m2、甘薯8 667 m2、其他农作物2 000 m2,物质循环利用,基本实现零排放。
由于山区大量劳动力外出,部分农田出现荒芜现象,同时新造的耕地地力水平也很低。散养生猪的粪污循环利用可提供优质有机肥源,有利于地力培育。例如,九龙乡王湾村近年来开发新耕地20 hm2以上,主要种植油茶,套种其他农作物,其地力培育的肥源主要靠农家肥,该村养殖2~3头生猪的农户有15户,通过散养生猪提供的优质有机肥有效地培肥了地力。
自21世纪以来,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造成了严重的化学污染问题,不但引起土壤板结,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致使农作物的根系生长通气性差,生长不良;而且使农业面源污染越来越严重,甚至个别地块重金属严重超标。通过散养生猪产出优质有机肥,可以减少化肥投入量,减轻污染;同时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产出效益。
出台农村山区发展散养生猪的政策和方案,主要针对养殖3~5头生猪的农户,同时围绕浙江省推出的“排涝水、治污水、抓节水、防洪水、保供水”的“五水共治”策略,做到“不污染生产环境、不影响人类生活”。以自然村为单位,按照耕地面积和常住人口及畜禽的排放量,计算有关自然村可养殖散养生猪的数量。同时,要不断探索和发展适合当地乡村经济社会环境状况的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
建议加强管理,建立山区散养生猪申请制度。养殖生猪或畜禽的农户无论养殖多少,都必须向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提出申请。当地政府和环保等有关部门按照散养方案结合实地核对,根据养殖规模及排放处置情况,判断是否符合环保要求。经论证审核同意后,养殖户才可按照审批的养殖数量和方式开展养殖活动。同时,养殖户情况和养殖数量要报县畜牧兽医局备案,以便确保其他专业管理和防疫工作的有序开展。
由于山区的自然村很分散,应进行划片管理,农业、环保等部门联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责任到户,指导养殖技术,并落实环保专人检测制度,防止出现技术指导、环保检测断档或无人管理的状态。同时,当地政府要明文规定散养生猪归属哪个部门牵头管理,负责协调防疫、环保、市场等部门工作,并在管理决策上提供指导。对全县散养畜禽的养殖、防疫、环保、产品质量等有关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档可查、规范管理,以实现监督管理制度化、实施主体责任化、产品质量安全化,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安全。
在对全县散养户情况全面建档、明确家底的基础上,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环保技术人员与养殖户进行接对指导,以确保普及安全养殖常识,落实防疫制度和措施,饲料的投放符合规定等。环保技术人员按规定定期对排出水进行测定,及时通报水质量的信息,若发现水质超标,应立即落实禁止排放和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