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纪录片的传播内容导向
——以《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

2018-04-01 20:15周洁王婧
视听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故宫纪录片文物

□ 周洁 王婧

“一带一路”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是包括欧亚大陆在内的世界各国,构建一个互惠互利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影像形态,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通过独特的拍摄手法,再加上艺术化的加工手段,真实再现客观世界,是一种真实性与艺术性并存的电视艺术形态。但长久以来,纪录片被看作是一种小众传播,无法摆脱“小圈子交口、电影节拿奖、大屏幕遇冷”的命运,始终难以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2012年央视推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全国,同时引发了一股“舌尖体”热潮,给疲软的中国纪录片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2016年央视和故宫联合推出的文物修复类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再一次打破沉闷的市场,引发了关注热潮。

一、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综述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为庆祝故宫博物馆建院九十周年而拍摄的献礼纪录片,是我国第一部文物修复类纪录片。该片由叶君、萧寒执导,历经5年的项目调研和为期4个月的拍摄,最终以150万元的成本完成制作。按修复门类共为三集,第一集讲述青铜器、宫廷钟表和陶瓷的修复,第二集是木器、漆器、百宝镶嵌、织绣的修复,第三集为书画的修复、临摹和摹印。

2016年1月,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中央九台纪录频道初次播出,但反响平平,并未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当制作者将该纪录片上传于知名弹幕网站“哔哩哔哩”(B站)后,其官方点击量超过200万,弹幕多达6万多条,获得了大批80、90后的青睐。随后,在各视频网站中广泛传播,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据爱奇艺视频网站数据显示,其总播放量达到700多万次。同时多篇软文在微信公众号中相继推出,微博话题热度高居不下。据官方微博数据显示,同名话题#我在故宫修文物#阅读量达3800余次,引发讨论2.3万次,《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网、凤凰网等权威媒体的官方微博也相继加入传播大军进行宣传。据豆瓣官网显示,该片评分高达9.4,比好评如潮的《舌尖上的中国》还要高0.1分。随着热度的增加,该片于3月16日在中央九台《纪录片编辑室》栏目进行重播,再次引发受众关注。片中钟表修复师王津师徒等一众文物修复师以高超的技艺、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俘获众多粉丝的心,被人们称为“故宫网红”。在这部纪录片热播后,有不少年轻人到故宫博物馆实习,形成了一场求职热,因此该片又被称为“故宫最成功的人力资源宣传片”。

二、《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传播内容分析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走红绝非偶然,高质量的内容制作加之新老媒体互动传播,使得该片迅速走红,实现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

(一)内容题材

近几年来,以故宫为题材的纪录片并不少。从2005年由央视拍摄制作的大型系列电视纪录片《故宫》、2006年的《台北故宫》、2011年的《当紫禁城遇见卢浮宫》到2012年的《故宫100》,故宫题材被不断挖掘,通过视觉媒介全面呈现故宫的瑰丽、文物的珍贵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而《我在故宫修文物》则与以往同类型的纪录片不同,它从更为新颖的角度入手,选取不同的题材来展现故宫中的稀世珍宝与历史文化。

到目前为止,《我在故宫修文物》作为第一部关于文物修复故事的大型纪录片,内容题材独具一格,受到外界诸多关注。文物修复历来是幕后工作,普通人对其知之甚少,更不用说深宫大院里的修复专家。该片从微末视角入手,以文物修复故事为主线,展现了文物修复师们高超的“复活”技术,使文物修复这种陌生的问题生活化、神秘的问题熟悉化,符合看客探求神秘的心理。同时该片将视线放在“文物修复师”这个略带神秘的群体,将“藏在深宫人未知”的文物修复师这一职业带入人们的视野,修复师们以普通百姓和顶级工匠的双重身份给观众带来立体的观赏体验,丰富的内容也极大满足了观众的求知心理和猎奇心理。

(二)组成部分

《我在故宫修文物》主要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是故宫珍稀文物展示。片中运用大量特写镜头展示故宫文物的原始状态与珍藏状态。《番人进宝图》、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乾隆皇帝的御稿箱、元代木雕佛像等稀世珍宝随着拍摄镜头和画外解说缓缓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带给观众视觉享受。

第二部分是文物修复过程与文物修复技艺展示。片中以文物修复故事为素材,用大量的片段重现了文物修复过程,揭秘神奇的文物修复技术。片中的缂丝技艺、书画修补技艺、铜器的除锈技术、陶瓷的修补技术等,展示了修复师们深厚的功底和精湛的修复技艺,让观众叹为观止。

第三部分是文物修复专家的日常工作和修身哲学。该纪录片采取近距离跟拍的方式,真实记录了文物修复专家的修复工作以及闲暇之余的休闲娱乐。同时通过采访的形式,探访专家对文物的独到见解、对修复工作的感悟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例如,镶嵌组的孔艳菊在修复百宝箱柜时,阐述了对文物修复的独特看法。她认为文物是活的,是有生命的,是有精神的。在她看来,修复文物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通过修复了解古人的创作理念与制作过程,与前人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

(三)叙事手法

《我在故宫修文物》全数只有3集,每集时长为50分钟。该片按照不同的修复门类进行划分,每集不同的人物与各自的故事形成多条叙事线索,多个故事进行穿插式的串联,打破了传统叙事方式。该片虽根据文物修复过程进行剪辑,但并没有把具体的修复细节进行逐一的赘述,而是在不破坏情节连贯性、事物逻辑性的同时,取其重要的内容进行跳跃式叙述,情节完整又不拖沓,营造出一种轻快简约之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从整体上看,虽按照文物修复门类划分,每组人物故事各不相同,但片中文物修复师对工作的情感认同、师徒之间的技艺传承始终贯穿于整部纪录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叙事的一致性。

(四)画面语言

1.平实的镜头语言

传统的故宫纪录片大多采用远距离、全景式、立体化的拍摄方式,从大场面着手,力图营造庄严肃穆之感。而《我在故宫修文物》舍弃了大场景俯拍,以全景、近景和特写镜头为主,较少使用运动镜头,采取近距离纪实跟拍、现场同期声的方式,用平实、散淡的方式处理人与文物、人与场景、人与人的关系,使纪录片内容更加详尽,叙事逻辑更加明晰,具有强烈的代入感。片中用全景镜头还原真实的修复环境,展现出故宫内部的清幽静谧,与慢工出细活的修复工作相呼应,与修复师淡泊的气质浑然一体,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通过微距式拍摄来表现修复师在修复工作中的细节画面,营造强烈的视觉形象,突显修复师专注的工作状态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以大量的特写镜头来展现精美绝伦的文物;还有一些主观镜头来交代事情的发展,例如,在故宫钟表馆内,摄像机的镜头当作王津师傅的眼睛,跟随其视点来观赏钟表文物。

2.接地气的画面片段

《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穿插了大量生活化的片段,将修复巨匠的工作生活和情感原貌展现给观众。故宫里,大师们骑着自行车晃晃悠悠地从满满一地杏的树前经过;闲暇之余,种种树,浇浇花,喂一喂宫廷御猫的后代;杏子熟的时候,他们拿着竹竿,撑着盖文物的纸打杏吃;还会隔三差五地去其他修复小组串个门,交流经验;故宫闭馆时,陶瓷组修复师纪东歌会骑着自行车,在空荡的太和殿广场前闲逛;因为故宫有严格的禁烟制度,即便是故宫里的工作人员,也要骑着电动车花半个小时到故宫外抽烟,而铜器组的王有亮把这看作是一件特殊的任务;书画修复师杨泽华干活累了会弹弹吉他,和同事打趣逗乐,放松心情。诸如此类的小片段在整部纪录片中不断交叉出现,一股浓浓的人情味扑面而来,在表现严肃认真的工作氛围之余还掺杂着简单纯朴的生活气息,使素来有距离感的深宫大院变得平易近人,庄严肃穆的故宫里充满了人文气息,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

(五)声音语言

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常以大篇幅的解说为主,呈现出缓慢、拖沓、严肃的特点,受众很难快速地融进情境中。该片一改教科书式的讲解,以叙述代替说教,真实感与现场感更强;简单直白的画外解说,使声音与画面良好地融为一体,便于受众理解纪录片的主题内容。

1.同期声

纪录片是一种视听文化产品,同期声作为其主要组成元素,以现场声效与人物同期声为主,构成了纪录片的主体内容。《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宫廷御猫的叫喊声,清晨喳喳的鸟叫声,偶尔传来的乌鸦声,渲染了故宫静谧的环境氛围。修复时轰隆隆的机器声,沙沙的打磨声,清脆的钟鸣声,最大限度地还原了真实的修复过程,增强了片子的表现力与感染力。片中并没有出现编导的采访声音和刻意的问题设定,而是借助修复大师自身讲述来传达主旨。无论是文物修复师对修复技艺的口传心授,还是独到的人生感悟,亦或是生活中的打趣逗乐,都构成了纪录片的主体内容,不仅传达出特定的信息,还使得纪录片画面变得有血有肉、真实灵动。

2.解说词

解说词作为一种语言符号,主要任务是表达图像无法呈现的信息。《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解说词并不像说明书那样,一板一眼地介绍专业的文物修复知识,它既不忘叙事,也不乏白描,稳重而不失活泼。这部纪录片的解说词伴随着文物修复场景一同出现,对一些画面中受众所未知的专业知识和修复进程进行必要的解释,以及对文物修复工作进行意义上的升华,运用文字语言解说的方式将无法拍摄到的历史画面进行补充说明,延伸和深化了画面内涵。片中解说词主要包括:对修复师的个人简介、讲解文物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对修复技艺的必要说明、交代具体的修复进程等。比如,在开头用解说词的方式道出文物修复师这一职业的历史源头;织绣组在修复“出门见喜条”时,运用了古老的缂丝工艺,画外解说对缂丝工艺做了基本的介绍;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进行详细陈说。该片一改传统纪录片解说词沉闷的语言风格,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营造轻松之感。比如故宫早晨开门时的“闹鬼说”;陶瓷组工作的地方西三所曾是冷宫,而旁白打趣道:“修复师们走过的地方也许是当年冷宫妃嫔走过的路”;纪东歌在空无一人的广场骑自行车,而旁白道:“最早这样做的人是溥仪”等。优美流畅的解说伴随着画面娓娓道来,讲述着故宫文物修复师们在宫墙之内的生活状态。

三、对国产纪录片未来发展的启示

在世界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中,一些具有民族独特性的文化符号往往是最受欢迎的。如非洲的土著舞蹈、西班牙的斗牛等。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有其独特的魅力。因此,中国的影视作品要想在海外占有一席之地,一味地迎合海外观众的口味是不够的,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影视作品的对外传播更重要的是要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敢于坚持个性,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毕竟,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想得到传扬,就必须要守住自己的底线,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善于观察和想象,寻找身边有意义的人和事,又要深入挖掘中国历史文化赋予故事以深度。

(一)文化为本,丰富传播内容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传播内容即信息本身,传播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信息本身质量的高低。《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走红,与它传递的文化理念和情感内容有着直接关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纪录片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应该坚守以文化为核心竞争力。创造者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应以传承文化为根本。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走红,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有着很大关系。其以美食为切入点,深入广大群众生活当中,在其中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与地域文化。纪录片以文化为本,丰富传播内容,才能经岁月的洗礼而熠熠生辉。

(二)独特表现,创新传播形式

传播形式,即信息的传播方式,在受众接受信息的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同样的信息内容,运用不同的镜头语言、叙事手段,形成的传播效果也截然不同。在纪录片创作中,传播内容是内核,传播形式是外壳,二者相辅相成。如今,国产纪录片表现模式僵化,艺术性差,长镜头、跟拍等拍摄手法成为纪录片的标配。在纪录片市场并不火热的今天,国产纪录片需一改以往沉闷严肃的表现方式,运用多种结构模式构建框架,可根据内容题材的差异来选择线性结构或板块结构。从微小处入手,以故事化手段去表现主题。综合运用多种拍摄手法,例如可以运用微距式拍摄手法来表现细节,结合特写镜头与全景镜头来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这种多样化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诠释作品内涵,增强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故宫纪录片文物
文物的栖息之地
雪中故宫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故宫
文物掉包案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