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影视作品对中国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播研究

2018-04-01 20:15张婷
视听 2018年12期
关键词:价值观情感文化

□张婷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当代中国价值观及其传播这一命题被习总书记提出后,逐渐成为了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有关中国价值观的构建与传播策略等问题更是成为了探讨的重点。本文从影视作品对国家形象及中国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播的特殊意义方面,进行系统的总结与梳理。

一、“中国价值观”的界定

习总书记所提的中国价值观(为论述方便本文将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简称为“中国价值观”)是展示了国家形象、体现了时代精神和反映了中国国家软实力的价值观,它是包含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兼容了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念以及“中国梦”“大众创新”等时代精神的价值观体系。

二、影视作品价值观导向的重要作用

影视文化是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在表现国家形象及构建民族文化价值体系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彰显传统,增强文化吸引力。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国文化的源泉、动力和基础,将其融入影视作品中,将带有民族特色、文化符号和历史气息的文化特征进行呈现,能充分增强影视艺术作品在国际范围内的吸引力和感召力。通过影视传播的方式,可以让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与中国价值体系在文化交流中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同。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影视作品对我国的核心价值观进行推广,民众可以在业余生活和娱乐中理解和感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升华精神。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将逐渐成为沟通人们心灵的纽带和桥梁。

(三)提升国家文化核心竞争力。通过影视艺术的发展与影视作品的传播,可以让各国人民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接受民族精神的精粹,消除西方国家思想中固有的误解和偏见,在国际上树立强大礼仪之邦的中国国家形象。

三、影视作品对中国价值观的塑造策略

(一)艺术创新,以叙事情节弘扬时代精神。“一部影片之所以能给观众以某种新鲜的感受、心灵的触动或情感的激荡,除了其深刻的主题和丰满的人物形象之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其叙事结构别出心裁并恰当得体,富有叙事上的层次感、节奏感和艺术韵味。”①《建国大业》《建军大业》《战狼2》等影片情节上突出戏剧感染力,表达上抓住观众的爱国共情,使作品达到了观赏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多个奇迹,使大家看到了主旋律电影一样可以成为既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二)情感共鸣,以人性主题阐述核心价值。影视作品中的情感共鸣指的是通过向观众传达生活中最真实的直接情感体验和间接情感体验,从而让大家获得与电影的情感交流。如果想要得到观众的认可,那么首先要挖掘出人性中最真实的内容,使作品内涵与观众心理产生情感共鸣。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老大的幸福》即着眼于转型时期中国群众的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通过小人物来诠释什么是真正的“大幸福”,这样具有情感共鸣的影视剧不仅满足了大众多元的精神文化追求,而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观众定位,以新兴媒介适应需求变化。进入21世纪以来,主流院线的观影人群逐渐以80后及90后的青年一代为主体。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等新兴媒介所带来的娱乐方式的变化,使当下观影人群的文化消费心理和习惯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影视作品应该积极而深入地研究和适应这些变化,精准定位观众及宣传对象,才能更有效地开拓其生存和发展空间,才能真正成为市场上的主流电影。

(四)贴近生活,以正面表达反映社会诉求。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曾说过:“一个国家的电影总比其它艺术表现手段更直接地反映那个国家的精神面貌。”②影视艺术作品通常代表着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与社会大众的互动里,要么反映社会诉求,要么改变社会形态。家庭伦理剧《人活一张脸》通过30年历史变迁中一个普通家庭的经历,全面展示了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普通百姓价值观念的变迁,对于新常态下家庭伦理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关照意义。我们不难发现,通过影视作品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社会结构和其所拥有的道德伦理和价值体系,使电影中的正面人物尽量和社会主流群体的价值观念保持一致,进而更好地让作品融入社会现实。

(五)典型塑造,以榜样力量引领道德风尚。在世界电影界超级强国好莱坞的影片里,英雄总是及时地出现在各种毁灭人类的危机之中,拯救苍生,战胜邪恶。几乎每一部美国影片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英雄典范的塑造传递出对好与坏、善与恶的看法,也反映出了美国社会独有的价值韵味。而构建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样需要道德典范的引领,多部人物传记影片如《铁人》《潘作良》《邓稼先》《袁隆平》等,突破了主流电影传统的“模范须得高大全”的思维定势,找到了更为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叙事方法,进行了更鲜活的典型人物塑造。可见优秀的影视作品只有找到有吸引力的叙事情节、贴近生活的现实选题,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与市场进行充分链接,才能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

四、优秀影视作品对中国价值观的传播策略

(一)把握中外合拍创作契机,凸显中国文化自信。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大力发展,中国电影产业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中国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票仓国家。为了能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分得一杯羹,欧美电影纷纷到中国取景,增加中国元素或启用中国明星,甚至积极在中国本土寻求机会合拍。推进中外合作合拍片的发展也有利于加快国产电影向国际化转型。而在进行合拍片合作过程中,中国电影产业更应该加强主体诉求,凸显我们的文化自信。通过影视作品积极将中国价值观对外进行输送,我们应保持既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的姿态,显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

(二)融合娱乐元素与意识形态,植入相互制衡信息。“娱乐绝不是远离意识形态的东西,相反它成为意识形态作用过程中最好的栖居地。”③我们不能仅仅将意识形态理解为政治观点,它应该是“包含形象、观念、价值、感情和行动在内的一个巨大而连贯的系统”④。如果我们的国产电影仍然试图割裂意识形态和娱乐精神,以两极化的道德审美来进行呈现,必然会使年轻观众望而却步。中国电影在表达中国价值观时,既要带有一种道德上的高尚感,又要能以轻松诙谐的方式来均衡各方的观影诉求。只有从观众利于接受的视角予以解读,才能让中国梦更加耐人寻味、含蓄隽永。

(三)积极利用互联网+战略,推进价值导向落地。近年来中国新媒体加速发展,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分析、4G网络与万物互联等新应用与新技术,构成了新型媒体的发展趋势。媒体的融合与转型及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受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积极推动,结合大数据应用增强对受众的分析和洞察,遵循“内容为先+平台为王”的数字化产品消费黄金法则,汇聚国家及市场资源大力推动电影产业的发展,透过互联网推进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将大有可为。

(四)深化价值传播观念内涵,提升精神魅力传播。一种文化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判断标准为,它所传递的精神探求和终极价值是否满足了其文化享有者内在和外在的精神需求。喻国明曾指出,价值的传播远远不如魅力传播的功效大。因此在进行电影创作时我们应当将“自上”的宏大叙事法与“自下”的微观叙述法相结合,调整为一种平视的交互。除了在各国间文化对话中追求价值的传递,我们还要调整策略,深化内涵,在表达价值正向和政治正确的前提下,选择丰沛的内容,塑造有魅力的人物,以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故事汇聚力量,凝聚人心。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传播中国价值观是优秀影视作品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创作极富鲜明特色的中华文化产品并让中国优秀的思想精髓得到世界的认同,通过影视艺术来“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是目前较见成效的价值观念传播方式。

注释:

①江畅.论当代中国价值观构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4):147-154.

②李勇.视觉文化视域下的电影文化软实力[J].电影文学,2010(17):12-13.

③④施永琴.银幕英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

猜你喜欢
价值观情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的价值观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谁远谁近?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