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贝妮 王子寒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合肥 230039)
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文化建设对社会发展无可替代的作用展现得愈发明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而地域文化又以其显著的地域烙印与独特的文化特征,成为推动地域发展的强劲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2]。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作为地域文化的传承者和建设的载体,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推动地域文化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地域文化服务责无旁贷[3]。其中,省级公共图书馆代表一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典范和较高水平,那么对各省馆参与地域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调查能一定程度上了解全国公共图书馆参与地域文化建设的现状、经验和前景。根据对现有研究的梳理,发现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一部分是基于对本馆资源服务的了解而进行的理论研究,另外一部分则是对地域文化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调查研究。
本文研究对象为省级公共图书馆,目前我国的省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共有32所(港澳台地区除外),其中青海省图书馆网站无法访问,最后本文的研究对象确定为31所。采用网络调查法,对这31所省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的网站进行访问,搜集各馆参与地域文化建设的举措,进行相应的整理和分析。
当前保护并利用地域文化已然成为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在政策导向和自身的发展需要下,地域文化的相关工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较高的要求,相应的对于研究人员也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这部分工作渐渐独立出来组成新的职能部门,这一过程明显地体现在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机构设置之中。以地域文化传承中最为有力的载体——地方文献为例,统计结果显示,31所省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中明确列出馆内机构设置的有25所,其中9所设有独立的地方文献部,6所将地方文献与古籍的保护和开发合并为一个部门,一般为特藏部或历史文献部。在对各省馆对地域文化传承的调查中发现目前工作具有如下四个突出特点:
地域特色数据库是图书馆对本地区的特色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并加以整合的产物。在某种意义上,特色数据库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图书馆以特色数据库为依托,彰显出与众不同的优势,吸引读者,满足用户的需求[4]。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共享工程”)在地域特色数据库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共享工程的指导下,各省级分中心作为地域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还建设了分中心网站,全面整合本省本地区的特色资源,使之成为面向用户宣传、推广各类数字资源的窗口[5]。如由共享工程山西分中心和三晋文化研究会主办、山西省图书馆数字化工作室制作的三晋文化信息网内容丰富,首页栏目包括文化艺术、旅游观光、人物初秋、地方民俗、三晋文苑等,每个栏目又分为多个子栏目,是对山西地域文化资源的一次系统、完整的整合,利于读者对于山西文化的深入了解。但各省特色资源库建设的质和量都差别较大,总体而言东部和中部地区投入的更多,体系更完整,内容更丰富。
在对各馆网站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多数图书馆在制作地域特色数据库时采用的是传统的树形链接,用户点击一个栏目之后在子栏目中进一步选择,偏重内容的直观展示,也有一些图书馆在内容的展示上加入了更多富有吸引力的元素,如上海图书馆的上海年华系列,网页整体为复古的棕色调,在视觉上给人以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感,首页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示上海从1840年到1949年的大事件,在相应的时间点放置图片和标题,点击即可查看具体内容,此外将光标置于时间段内,点击时间轴左右的加减号就能查看该年具体的月份和日期中发生的大事。该系列中的四个特色资源库也让人眼前一亮,以电影记忆中的中国电影明星录为例,该界面综合了文字、图片、音乐和动画,背景是星空,点击右下角星图上的节点就能够查看对应明星的图片,呈现内容丰富立体,明显优于普通的名人库。
调查发现,各省级公共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库虽以文字和图片为主,但视频类的资源库也渐渐普及开来,如河北省图书馆在特色资源中展示了9个视频资源库,包括皇家陵寝、文化旅游、河北戏曲、河北古建筑等,每个视频资源库又包括一系列视频,如河北古建筑一库以视频的形式介绍了河北省境内的正定、赵县、安国等9个历史名城。视频资源库的大量出现对专题片的内容和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山西省图书馆于2011年开始申请地方资源建设项目,同年制作了《山西村落》和《赵树理》这两部内容极为丰富的专题片;2014年申报立项《山西戏曲动漫》,选取符合当代价值观的优秀剧目,以卡通形象为承载,赋予经典剧目新的时代内涵,让孩子在认识晋剧的同时接受积极的引导;2015年,地方资源建设项目组于春节期间在全省各地用镜头记录当地的年俗活动,集中展示山西特色的社火活动,完成《山西春节年俗活动篇》,同时选取三十多个有代表性的场所和家庭,通过采访和摄制,将山西与年有关的各色美食呈现在《山西春节年食篇》中[6],用户只需访问山西省图书馆网站的地方特色资源库即可观看。
根据文献的定义,地域文献可进一步定义为“记录有地域性知识的一切载体”,这一范围十分庞杂,内容分散且质量参差不齐,这就决定了未经过加工的原始的地域文献是很难加以利用的。图书馆的一项任务就是对这些地域文献进行加工,形成二次地域文献甚至三次地域文献,供不同需求的读者使用。调查中发现,二次地域文献的制作在各馆普遍展开,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而制作难度更高的三次地域文献在少数图书馆也有了可喜的突破。如云南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部独立出版了《云南地方文献概说》《历代宦滇督抚生平概略》《云南历代僧人著述考略》等地方文献专著[7];陕西省图书馆与北京图书馆出版社联合出版《陕西省图书馆藏稀见地方志丛刊》,该书在对所收录的地方志进行原样扫描的基础上加入了该馆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对每种地方志进行版本的甄别后又添加相应的提要,为此领域研究者的利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8]。
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和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在组织线下推广的全过程中发挥网络的作用,以上海图书馆网站中的“上图讲座”为例,该网站每月初公布“当月讲座时间表”,在表格中列出讲座的主题、嘉宾、时间和地点,需要入场券的讲座提供三种领票方式,分别是馆内领票、网上预订和微信预定。
在讲座开始前,网站会发布该场讲座的详细信息,包括讲座导言、嘉宾介绍等,帮助读者了解讲座主题和嘉宾,使得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在这一详情界面中还提供现场直播、讲座文稿、视频播放和音频播放四个选项,进一步为读者提供便利。在网站中网友还能就讲座和一些问题与他人和图书馆互动。对于一些2014年前的讲座,网站在“讲座回顾”中将其分为“时政热点”“文史艺术”等七类,供感兴趣的读者观看,“讲座书刊”一栏中还提供一些历年上图讲座出版的书籍和精彩演讲录。
另外,在某些时候线上的推广活动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发挥着比线下推广更大的作用,线上展览、讲座视频回顾已经成为许多省级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基本服务之一,突破了用户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观看更加自由灵活。
相较于独立的宣传活动,系列推广或品牌化的推广更令人记忆深刻,黑龙江省图书馆关于《白云飞渡》这一地域精品文献的品牌化推广就是其中的典范。《白云飞渡》系列推广活动于2017年4月23日正式启动,在黑龙江全省范围内开展。在正式启动前,黑龙江省图书馆已经将未来三个月的推广计划发布出来,其后按照计划,该馆于2017年4月组织黑龙江省19所图书馆和8家读书会积极参与千人“共读时光”活动,5月与黑龙江省老艺术家协会联合举办“哈尔滨老建筑漫谈”活动和“文化踏查之旅”活动,6月与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国际交流部共同推出“张郁廉纪录片观影会”活动,7月与中央书店、呼兰河读书会合作开展“真人图书名家访谈”活动,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浩源地方文献博物馆联合录制“口述历史”活动,并在黑龙江省图书馆内开办读书会与真人图书活动[9],有效地将《白云飞渡》一书及其背后的人物和历史、文化等在全省推广开来。
这次的《白云飞渡》推广活动历时三月,形式新颖丰富,宣传立体丰满,以丰富的形式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用户可以从多样的活动中选择感兴趣的单项活动,避免了单一形式宣传乏力的情况。以书的宣传为点,带动各相关方面的推广,一方面书迷通过各种相关活动进一步了解本地文化如老建筑文化等,另一方面普通用户以相关活动为契机注意到《白云飞渡》,达成共赢。
各省级公共图书馆有本馆开设的讲坛,时间和地点相对固定,有些图书馆甚至有多个讲坛,承担不同的职责。如安徽省图书馆开设新安百姓讲堂和安徽人文讲坛。
文化讲坛对地域文化的推广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举办系列主题讲座,如山西省图书馆举办以“发现山西”为主题的系列讲座,依托本馆的文源讲坛,由十五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为主讲嘉宾,讲述山西历史、文化、名人、晋商等[10];另一种是设立专门的讲坛,如山东省图书馆的尼山书院。山东省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而尼山书院无论是名称还是活动都散发着儒家文化的气息。尼山书院的活动根据内容可分为不同的系列,固定系列有公益讲座、沙画艺术公益课、尼山“新六艺”少儿公益课堂、古琴公益课堂和成人射艺体验课,各系列下又有具体的分支,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此外,一些图书馆还为往期讲座视频做了分类,方便用户根据类别观看感兴趣的讲座,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和湖南省图书馆在分类中设有地方文化的类别,即八桂讲坛中的“广西文化”与湘图讲坛的“湖湘文化”。
各省级公共图书馆与外部的联系分为两端,一端是用户,另一端主要是其他机构。
对用户,图书馆加强了活动中用户的参与感。从常见的地方文献征集——如海南省图书馆开展的儋州地方文化图片征集活动;到完整的活动——如湖南省图书馆与星辰在线星辰社区、湖南文化信息网联合举办《寻找城市记忆》系列活动,主题包括与长沙城有关的近现代建筑、人文、街区、文化等,读者报名后进行分组,然后各组选定各自的主题进行实地考察,在交流后轮流演讲,最后将文字集结成册并举办图片展览[11]。这一活动中用户参与全程,在考察、交流中深入了解长沙,最后用户提供的素材会经过一定的整合展现在公众面前,给用户参与的充实感与满足感。
对其他机构,包括传媒机构、各种协会、高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其他机构等,图书馆加深了与其在各方面的合作,最常见的方式是讲座和展览。讲座通常邀请合作机构的相关专家担任主讲嘉宾,如江西省图书馆邀请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副馆长进行《你不知道的南昌起义中的统战工作》的讲座;展览则是作为主办方或协办方、承办方提供展览素材和展览场地等,如湖北省图书馆作为承办单位,开办由省委宣传部、文化厅、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主办的《楚风经纬——湖北省中国画学会第二届会员作品展》。另外就黑龙江省图书馆对《白云飞渡》这一文化品牌的推广可以看出,图书馆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还有更多的可能性。
省级公共图书馆在收集、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上的优势明显,应对本馆拥有的资源进行深度的挖掘开发。目前许多图书馆的地域特色资源库已经较为完备,但基于特色资源的深度加工还有提升空间,一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形成三次文献,如云南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部出版的多部地方文献研究专著;另一方面尝试制作文化产品,如山西省图书馆在开办“发现山西”系列讲座时每期讲座制作主题书签和光盘一套,十五期成完整一套,是该馆文化产品的一次尝试,未来还可以开发更多样的文化产品。
目前读者活动的策划与宣传推广已经成为图书馆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许多图书馆如山东省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都设置了读者活动部。为了获得更好的推广效果,图书馆应采用丰富的形式,将多种形式融入一场活动之中,在同一主题的系列活动中更应如此,常见的形式有讲座、展览,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入真人分享、比赛等互动元素,为推广活动增添活力与趣味性。此外,还可以进一步借助网络来推广活动,目前多数图书馆进行近期读者活动的预告或报道,还有一些图书馆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提供一个月的活动推介,将本馆开设的读者活动包括各部门的趣味活动整体推送,读者可以依据完整详细的活动预告安排空余时间,参与感兴趣的活动。读者在参与方式上也有更多选择,包括网站、微博、微信等方式。
调查发现省级公共图书馆对地域文化的推广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初级,在这一阶段,图书馆偶尔开办地域文化相关的讲座或展览;第二层为中级,图书馆已经有意识地将地域文化的推广与生活百科等其他主题的活动分离开来,一方面表现为开设地域气息强烈的系列活动,较为常见的有巡回展览、系列讲座等,如湖南省图书馆的“花开幸福,共唱和平”——长沙、株洲、湘潭、常德、衡阳五市花鸟画联展,另一方面体现在图书馆为地域文化设置子栏目,将讲坛中的相关内容集合到一起供用户查阅,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八桂讲坛中的“广西文化”等;第三层为高级,即为地域文化的推广设置独立的讲坛,地域文化部分从为普通用户提供多样内容的大众讲坛中脱离出来,成为与其平行的部分,如山东省图书馆设立的尼山书院。
以上三个层次划分的标准即地域文化推广的独立性与常态化的水平,是图书馆相关工作的必然方向,在此基础上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并创新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打造本馆的地域文化品牌,赋予其在新的时代特有的涵义,增强用户的认同感与文化自信,为地区精神注入新的内涵,也为地区经济注入更多生机与活力。
省级公共图书馆在本地区文化资源的收藏和利用上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各馆还承担着地方文献征集的工作,一方面各馆拥有大量的地区文化资源,有大量的史料、艺术等珍贵实物资料,甚至拥有特藏室,另一方面各馆纷纷制作了大量的数字文化资源,建立了庞大的特色资源库,这些资源为线上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些实物和数字资源应当善加利用,展览是其中一项,实物展览如湖南省图书馆在该馆古籍鉴赏室的展览活动“千年科举,英才荟萃——湖南图书馆藏部分进士著述、碑帖、信札、字画”,数字展览如浙江省图书馆制作的精美电子画册“流金岁月——西湖老照片摄影展”。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部分,图书馆时常会因工作需求与其他文化服务机构产生合作关系,同样的,为保证公众的文化权益与体系外的相关机构进行合作也是非常必要而迫切的,这就要求图书馆要与其他机构保持良好稳定的关系,同时能够胜任包括主办方、协办方、承办方在内的多重角色:作为主办方能够联系各方,提供丰富的活动资源;作为协办方能够协助各机构的工作;作为承办方提供适合的场地及其他资源。
调查中发现,各省级公共图书馆在地域文化建设上的实力和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决定了各馆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发展道路,既不能照搬他馆经验,也不能停滞不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全面评估自身,包括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得出对本馆建设水平的正确认识,将薄弱环节和基础部分作为下阶段工作的重点,在此基础上保持本馆特色的建设和发展;分析过去和未来本馆地域文化建设的优势和劣势,充分利用优势,提前做好劣势的解决方案,保证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对于地域文化建设水平较低的图书馆,应继续收集本省的地方文献,同时开展馆藏地方文献数字化并建立特色资源库,完成地方文化资源的整理。对于建设水平较高的图书馆应查漏补缺,继续发展优势特色项目,同时探索新的地域文化建设方式,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作为地区文化中心,建设地域文化不仅是省级公共图书馆不可推卸且无可替代的光荣使命,也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契机。通过释放地域文化的活力,增强公众的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为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实现图书馆的价值,有力推动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