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畅 赵俊玲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
美国对阅读研究的重视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80年代,有着13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1]。最早期的阅读研究成果较少,直到20世纪初期,美国图书馆开始逐步形成标准化的技术和工作模式,再加上社会科学的普遍发展,一部分研究者开始认识到要想激励公众使用图书馆,必须知道他们为什么要阅读和喜欢阅读什么。与此同时,美国的成人教育运动在促进阅读活动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在成人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不仅为其他教育机构提供阅读材料,图书馆自身也开展教育服务,为读者提供有目的的阅读计划,这促使更多的图书馆、教育家们、出版商及政府官员们开始对阅读进行调查和研究[2],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就是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研究生院(The Graduate Library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简称GLS)在20世纪30年代所进行的一系列阅读研究活动,代表人物有道格拉斯·韦普尔斯(Douglas Waples,1893-1978)、皮尔斯·巴特勒(Pierce Butler,1886-1953,以下简称“巴特勒”)、路易斯·威尔逊(Louis R.Wilson,1876-1979)等,他们对阅读活动的过程、阅读的教学等多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促成了美国阅读调研的新局面,对我国目前的阅读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笔者在此对巴特勒的阅读思想进行梳理和评价,以期为我国的阅读研究提供指导。
巴特勒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图书馆学家,1886年生于伊利诺伊州,1953年卒于北卡罗来纳州。巴特勒从童年时期就喜欢阅读,精通英语、德语、希腊语等多种语言,于1904-1906年在迪金森学院(Dickinson College)学习神学,获得哲学学士学位,1907-1909年在联合神学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学习,然后转到哈特福德神学院(Hartford Theological Seminary),1910年获得神学士学位,1911年获得硕士学位,191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巴特勒于1916年进入芝加哥纽伯里图书馆(Chicago Newberry Library)工作,1919年约翰·温印刷史基金会(John M.Wing Foundation on the History of Printing)成立,巴特勒成为第一个主管。1928年被聘为GLS的兼职讲师,讲授印刷历史,1931年正式升为教授,此后其职业生涯都是在GLS度过,直至1952年退休。巴特勒是期刊《图书馆季刊》(The Library Quarterly)的创始人之一,并一直担任编委会成员[3]。
巴特勒的著作颇丰,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由芝加哥大学出版发行的《图书馆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Library Science,1933),该书以对科学性质的讨论作为认识图书馆学的基础,从社会、心理、历史的角度对图书馆在社会整体知识方面的活动进行考察和分析[4]。这部著作是对图书馆事业科学的方法和实质最全面的论述,至今在图书馆界广为流传。除此之外,还有著作《学术文献史》(The Literary History of Scholarship,1937)、《欧洲印刷起源》(The Origin of Printing in Europe,1940)等,以及论文《图书保存的可能领域》(A Possible Field for Book Conservation,1942)、《作为职业的图书馆学》(Librarianship as a Profession,1951)、《图书馆的文化功能》(The Cultural Function of the Library,1952)等[5]。
巴特勒之前的美国图书馆界一直受到“实用派”思想的影响,坚持站在实践、技术的立场,缺乏对职业理论方面的探讨,实用主义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是随着“实用派”图书馆学积累了大量的实证材料,逐渐产生了将其系统化整理的需求,实用主义者们意识到仅仅对图书馆表面经验进行分析不足以支撑学科和实践的发展,必须要深入到对图书馆活动本质进行研究。巴特勒在纽伯里图书馆工作期间,积累了许多工作经验,为他后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他意识到实践需要有理论的指导,因此,以巴特勒为代表的“理念派”图书馆学学说应运而生,图书馆学研究开启了新的篇章[6]。
巴特勒在构建图书馆学科学体系时,特别强调了阅读的作用,他的阅读思想起源于世纪初的阅读调研。在威廉·格雷(William S.Gray,1885-1960)的报告[7]中提到,1900年至1928年期间,教育界、图书馆界、广告出版界等许多领域共发表了一百项关于成人阅读兴趣和习惯的研究,研究结果包括读者的阅读类型、阅读兴趣、社会行为、阅读的数量、阅读材料的内容、来源和关系,但对阅读的个人(如心理)或社会影响的研究几乎不存在。随着报纸、杂志和图书的阅读量大大增加,馆员提供的阅读指导服务不能有效地匹配读者的阅读需求,再加上读者自身的阅读缺陷,读者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读物的内容。巴特勒意识到了图书馆学中阅读研究的重要性,虽然没有专门的著作论述阅读,但是在他的图书馆学著作和论文中多次提到阅读,尤其是在《图书馆学导论》中,用了整整一章讨论与阅读有关的心理学问题,他认为只有通过阅读,图书馆的功能才得以实现[8]。下面笔者对巴特勒阅读思想的主要观点展开分析和评价。
巴特勒认为作为科学的图书馆学中知识集合的所有内容必须来源于客观现象,必须经过科学观察的严格审查,确定学科要素及其功能。那么,图书馆学科学研究对象的客观现象是什么呢?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到呢?巴特勒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是图书与阅读[9]。巴特勒论述了社会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写作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写作,人文主义者得以从混乱的冥想中解放观点,由此逐渐产生知识保存和传递的主要载体,也就是阅读的工具——图书[10]。巴特勒从社会交流的角度入手,对图书的社会性质与发展变化进行阐释,并作出如下定义:“所谓图书,是保存人类记忆的一种社会装置(Social mechanism)”[9],是对作者感知、思考后所得知识的记录。那么,图书馆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一个角色?巴特勒指出社会需要把知识传递给每个社会成员,这是一个教育的过程,而教育的范围要不断扩大,不能局限在学校中,在这一点上,图书馆应该承担重要责任,所以“图书馆是为把保存的人类记忆移入活着的个人意识的一种社会机构(Social apparatus)”[9],图书馆把社会积累的经验通过图书这种载体传递给社会的每个人,图书对所有读者都能给予相同的知识过程。图书中所包含的社会的知识通过阅读这个过程转换成个人的知识,个人知识的积累最终又构成了社会知识的丰富和深化,两者相互影响。当这个转换过程发展到越来越复杂的阶段时,社会就需要图书馆这样一种社会机构来促成这样一种转换的实现[11]。因此,巴特勒认为,阅读就是将社会积累的知识移入活着的个人意识中的一种实现机制,是图书馆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巴特勒的阅读思想为图书馆学研究开启了一条新的研究路径,之前的图书馆学从没有将阅读作为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部分来看待,但是尽管如此,在巴特勒之后,尤其是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并没有对阅读研究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阅读研究领域学术产出非常少,远不如教育学、传播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所做出的努力[12]。巴特勒力图通过科学的社会调查与论证,阐明阅读这个转换过程,把阅读现象与作为其工具的图书看作是图书馆学应当科学地阐明的固有特定领域,把人们对阅读活动的认识推到了科学理论认识的高度,证明阅读研究是图书馆学研究的关键过程。
巴特勒阅读思想中最主要的观点就是他认为阅读动机和阅读行为构成阅读心理学研究框架。社会团体知识活动的所有表现都是由个体的心理活动聚集而成,巴特勒认为通过阅读来学习和其他知识活动是一样的,要理解阅读在社会群体中的存在,首先要研究个人通过阅读来学习的过程,这是最复杂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形成阅读的动机,动机引起行为的发生。
巴特勒对阅读动机的解释是兴趣和意志的结合,我们现在认为阅读动机是个体的一种内部动力和心理过程,是在阅读目标的影响下或在需要的刺激下产生的[13],与巴特勒的认识整体是一致的,都是在读者含有具体阅读目标和受到情感因素激发的情况下产生的。读者在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或感知情感的过程中,心理状态会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而发生很大的变化,由此产生阅读动机的不同。巴特勒根据阅读动机的不同情况,把它们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情报性阅读、消遣性阅读和鉴赏性阅读,这三种动机所产生的阅读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这三种动机中,最简单的也许就是情报性阅读。巴特勒提到,情报性阅读是为了获取某一特定信息而展开的阅读活动,阅读的目标就是将书本上的信息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读者必须了解想要通过阅读获得什么样的效果。如果只是单纯的获取事实性信息,那么读者就只需要简单记忆书中提到的相关内容;如果想得到的是关于价值观的知识,读者就必须要在阅读之前确立一定的价值标准;如果是获得对情感的认知,那阅读的过程就必须是人为构建的过程。
消遣性阅读,是指读者通过阅读获得一种直接的乐趣体验。消遣性阅读的读者心态明显不同于情报性阅读,因为消遣性阅读的动机更加简单直接,就是通过阅读本身来愉悦身心,而不是通过阅读来达到特定的目的。巴特勒指出消遣性阅读中将阅读作为放松心情和作为打发时间来区分并不容易,但两者仍有区别:前者总是对阅读内容表现出积极的兴趣,后者可能完全没有。消遣性阅读所获取的乐趣会有很大的差异,巴特勒将其分为四种类型:获得审美的欣赏、获取模拟性体验、对心情的释放以及对职业的体验。
鉴赏性阅读是指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阅读,阅读的过程就是对文学艺术作品重新创作的过程。相对于情报性阅读和消遣性阅读,进行鉴赏性阅读比较困难。因为文学必须用中介词来代表理性的思想,就像绘画和雕塑必须用物质的表象来表达一样。另外,读者还容易被既定的知识影响自己的看法,所以鉴赏性阅读很难成为纯粹的艺术欣赏。巴特勒对此进行讨论时,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他认为文字情感的传递只是一种纯粹的主观反映,这不属于科学的讨论范围,科学既不关心独特性,也不能探究主观情感价值,只有来源于客观现象的知识才可以纳入科学研究。
每一种阅读类型背后所蕴藏的心理动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每一个动机都不可能一直主导读者的阅读行为,读者经常是在上述三种不同的动机中切换。除了对阅读动机的分类之外,巴特勒还提出了阅读动机中对某个主题阅读兴趣的来源可能是学校教育的残余效应、职业活动、各种组织以及各种出版物中的话题影响。学校教育主要普及基础性的知识,如果想获得学校中没有的特定知识,就要通过个人与社会的接触获得;职业活动也会激发读书的兴趣,职场竞争促使人更努力地学习,但书本对于专业知识的解读往往不如实际操作更具体、更易理解;各种组织团体,例如教会、文学社团等,是公众激发读书兴趣的重要渠道;报刊、期刊可以引起读者强烈的好奇心,报纸贴近大众的兴趣点,文献可以满足特定群体的兴趣。巴特勒对阅读信息的启发性讨论充分展示了一个人的教育、职业和以前的阅读是如何影响情报性阅读、消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三种动机的,这对我们在展开阅读指导服务时如何更好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一问题带来参考。
由于该时代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以及阅读研究的经济、人员的限制,巴特勒的阅读研究只是重点强调了科学的社会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促进阅读动机研究的发展。但是通过上述具体分析,仍然可以认为巴特勒对阅读动机方面的研究非常具体,是阅读研究史上的专业人士在阅读动机方面最有洞察力、最成熟的陈述之一,可以作为科学研究领域分类方案的指导,也可以为阅读推广的研究提供帮助。
巴特勒重视对阅读动机的研究,是因为他认为主要是由阅读动机引起了阅读行为的发生。巴特勒在论述中指出了影响阅读行为发生的因素,主要有阅读动机的强烈程度、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环境的形成以及阅读文献的易得程度。
人的想法受惯性思维的影响,是偏好阅读的。但是仅仅偏好阅读,并不能保证阅读行为的发生,还需要具备足够强度的阅读动机。巴特勒认为阅读是一种孤立的个人行为,同一房间里的两位读者进行阅读活动,互不接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反社交性行为,与许多社交习惯相矛盾。读者独自进行阅读,但思想常常会回到与同伴相伴的乐趣上,如果强迫自己提高注意力,会遭受到比剧烈动作带来的身体疲劳更严重的精神疲劳。读者不能完全把注意力放在读物上,是因为阅读动机不够强烈。要想实现任何有目的的行为,必须具有强烈的意愿,克服自己的惰性思维和矛盾心理。阅读动机必须有足够的强度,才能克服其竞争动机,促进阅读行为的发生。
巴特勒明确强调了决定阅读动机是否能成为阅读行为还包括两个要素:个人习惯和社会环境。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行为有促进作用,社会中有阅读习惯的人也会对其他人产生效仿的冲动,不同的社会群体对阅读的态度不同,阅读习惯与阅读环境两者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阅读行为的发生。巴特勒的思想也与现在倡导的“全民阅读”“书香社会”理念吻合,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会促使更多的人加入阅读。影响阅读行为的最后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阅读文献易得的程度。巴特勒指出要想满足情报性、消遣性、鉴赏性三种动机,也可以通过别的方法来解决,但只有在人们既有阅读的心理冲动,又能够得到文献的时候,才会通过阅读途径来满足以上动机。巴特勒的思想对于我们在图书馆借还服务的便捷性、图书选择等问题上提出了新的思考,尽力保证阅读文献的易得性,遵循读者在图书馆的活动规律,可以促进读者阅读行为的发生。
巴特勒认为整个阅读心理学最后一个阶段的研究是阅读对读者精神生活带来的效果,但是巴特勒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展开分析,他认为这是毫无意义的尝试,图书馆学研究应该是依据严密的科学观察和实证知识展开,无法探究读者的精神效应。巴特勒对这个问题的态度略显悲观。阅读效果方面的研究成果有限,也削弱了巴特勒的阅读思想整体产生的影响。总而言之,巴特勒主张通过对阅读动机、阅读行为的研究来解析读者的阅读心理,进而探讨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但是当时对阅读的认知心理学并没有做出完全的、细致的研究,所谓的巴特勒通过阅读这种行为进行知识传递的阅读理论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再加上巴特勒所处的时代图书馆学是由具体实践上升到抽象思维的阶段,由于主客观的限制,他没有将其阅读理论与具体的阅读指导服务相结合,致使人们觉得他的阅读思想超脱了图书馆实践[14]。巴特勒的阅读理论似乎更像是一个宣言或纲要,过于简略和不系统,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和发展。
巴特勒把图书馆和图书馆事业看作是社会和知识力量集成的现象,他希望这个行业采取科学的方法来确定社会情况,特别是阅读方面。巴特勒将社会科学的方法引入图书馆学领域,把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的知识与方法应用于图书、阅读的研究中,关于阅读的研究是作为阅读科学展开的。阅读是一个开放的领域,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是促进阅读研究繁荣与发展积极有效的方式。阅读是现代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元素,但显而易见的是,这种要素的性质不能根据一般的观察来界定,这些必须作为社会现象在被证明是有效的科学方法过程中被研究。阅读的科学研究应该使用清晰的知识和明确的方法,定量测量相关因素,设计出与之相关的假设,并检验其有效性,最后对所研究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描述。研究只根据一般的观察来分析是不合理的。
由于对人文的定位存在局限,巴特勒认为图书馆事业的科学性只能应用在通过阅读获得知识的过程上,而不是读者的主观经验。这与他构建图书馆学科学体系的理念一致,阅读的过程是可以用科学方法调查的问题,但再现主体的反应是不能通过调查的,这就把图书馆学中包含的主观和情感性因素分离开了[15]。但是在巴特勒后期的文章中[16]他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主张使用更人性的科学方法。每个进入图书馆的人都是受到个人和文化因素的推动,图书馆员需要从具体的人文视角来管理图书馆的活动,深入了解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提高读者咨询服务的有效性,使书籍推荐更适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社会个体自我提升的重要手段,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我国公民的阅读能力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对阅读进行研究,可以帮助社会个体提升阅读能力,引导更多的公民加入到阅读活动,继而推动社会整体阅读水平的发展和进步。近年来,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图书馆学界关于阅读的研究体系也已经逐步建立起来,但还不够完善,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借鉴美国阅读研究的相关经验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图书馆学界阅读研究的开展。巴特勒作为GLS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阅读研究方面的成就不容忽视,虽然后来的研究者对巴特勒的研究结果褒贬不一,但他的思想仍然对图书馆学的研究进程产生了长久的影响。现如今,虽然书籍、阅读以及图书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其根本性质和基本功能还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因此,巴特勒关于阅读的论述,对于阅读研究和图书馆学研究仍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