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2018-04-01 17:51:06尹广奎
数字传媒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台站公共服务广播电视

尹广奎

库伦旗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 通辽市 028200

1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简介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它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公共文化是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并形成社会凝聚力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前提。[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文化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无从谈起。党中央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到202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的战略目标,并颁布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形成了加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从法律制度层面明确了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基本定位、基本责任、基本标准,也提出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任务。[2]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是保障广播电视公共产品和服务长效稳定供给的支撑系统的总称,分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既包括基础设施、又包括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内蒙古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加强广播电视传输覆盖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广播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数字音频广播覆盖、应急广播体系和监测监管体系等建设任务,进一步提高传输质量,实现广播电视全覆盖、长覆盖。

2 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2.1 丰富农牧民文化生活水平

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以综合技术服务、内容服务、政治服务、社会服务及平台服务等多重功能。建设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村牧区信息化程度,不仅关系到基层公共文化发展的整体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对助力扶贫攻坚、丰富各族群众文化生活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2.2 广电的职责和使命所在

只有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媒介功能,才能使公共服务真正落到实处。按照守正创新的要求,巩固和拓展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阵地和服务领域,为广播电视助力国家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更大贡献,为实现标准化均等化目标探索路径、创造条件,推动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

2.3 加强建设缩小差距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对农牧民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广播电视的短板,补短板是提高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关键,也是实现文化小康目标的攻坚重点。只有加强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才能尽快缩小差距、促进均衡,努力使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普惠全国各族人民。

3 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现状

3.1 布局受到制约

由于农村牧区居民居住分散、传递信息手段比较落后,造成农村牧区公共服务体系布局不完善、不合理。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受众信息需求有限等主客观因素,一定程度制约着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3.2 运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乡镇广播电视站和文化站合并,文化广播电视站工作人员大多数时间围绕乡镇政府中心工作,运行机制存在条块分割、管理分散,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站普遍存在人员少、年龄大,广播电视技术水平滞后等,严重制约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3.3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听到、看到广播电视,是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基本目标,体现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均等化的原则。基层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条件差,机房、铁塔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有些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建设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设施,不能完全合理使用,制约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进程。

3.4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人员少

基层承担着广播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上三级及本级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应急广播体系和监测监管体系等项目前期规划、工程建设及后期维护工作。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工作在大部分旗县地区由一个股室承担,工作分工不明确,乡镇广播电视技术能力有限,基本由旗县广电部门负责技术管理及运行维护。

4 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向

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向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需求问题,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以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围绕看电视、听广播等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制定节目内容、传输覆盖、基础设施、技术设备、服务机构等,为农牧民提供标准化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当前,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主要集中在广播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应急广播体系和监测监管体系等建设,以提高传输质量,实现广播电视全覆盖、长覆盖为主。

4.1 配齐配足基层专业技术人员

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最为关键的是人员,为基层广电,特别是旗县部门配备技术好、有能力、有事业心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保障广播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应急广播体系和监测监管体系等建设,才能保障长期规范运行。

4.2 完善管理、建立运行维护长效机制

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的思路,基层广播电视部门负责组建户户通、应急广播运行维护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调动各种资源,形成社会力量参与的有效机制。

因村村响设备布局在旗县的每一个村,将设备产权全部移交乡镇政府,旗县广电局负责技术指导。户户通维护人员同时维护广播村村响设备,给予一定的报酬。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维护设置在有维修维护能力、家电维修技术好,最好是设置在乡镇家电卖场、家电维修部。

基层广播电视部门负责各类故障收集、汇总、简单技术处理,定期对技术维护人员进行培训。针对内蒙古实际,加强精通蒙汉语双语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志愿者队伍。

4.3 健全无线台站监测监管

近几年,通过实施各级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以及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台站和设备数量明显增多,“三分建设、七分管理”,无线发射台站实施远程监控势在必行,对发射机发射功率、反射功率、功放功率、电流、电压、信号质量,以及机房电力、温湿度、烟感、水浸状态实施监测,设备实现远程开关机、信号切换等控制。

基层广电培养技术骨干,组建台站维护队伍,对台站信号源、天馈系统、发射系统、电源系统、信号处理系统进行故障维护,提高传输质量,实现广播电视全覆盖、长覆盖。

4.4 创新管理机制体制

通过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体制机制创新,建立起公平、高效、科学、和谐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专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保障实力。围绕引人、育人、用人、励人等环节,不断创新人才使用机制、激励奖励机制,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措施,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快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实现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改进、保障能力不断加强。

4.5 加大资金投入

以政府为主导的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其资金来源的方式必然是公共财政为主。加大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资金投入,在政策、资金和项目上向老少边穷地区和特殊人群倾斜,建立稳定的财政保障机制,将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积极转变投入方式,由直接拨款为主变为工程采购、项目补贴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总 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将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完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必须深化改革、深入创新,让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充满生机活力、跟上时代步伐,真正“用得起来、用得方便、用得长久”,确保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长期通、优质通。

猜你喜欢
台站公共服务广播电视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档案工作回顾
公共服务
气象基层台站建设
西藏科技(2021年12期)2022-01-17 08:46:38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