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越新(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包括五大特性,分别为:原本性,又称“元素性”、综合性、创造性、参与性、多元性等。
元素性的音乐指,以节奏作为基础,将动作、舞蹈、语言紧密联系结合,是一种由人们自己参与、创造并作为合奏者演奏的音乐,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游戏化,但最终的教学目标却都是落在某一个或几个音乐元素上;
综合性是指音乐与动作、舞蹈、语言的有机结合,而不仅仅是我们用嘴唱或用耳朵听,最能体现其综合性的是戏剧艺术,综合运用语言、乐器演奏、表演、歌唱、舞蹈等形式;
创造性也叫做即兴性,我们听到音乐时大脑会主动创造、发挥想象并进行即兴表演,即兴是有目的的即兴,是在环境的刺激和技能技巧的支持下有感而发的即兴;
参与性是指在奥尔夫音乐课堂中每个儿童都是演奏者、参与者,奥尔夫创造了很多适合儿童演奏的器乐作品,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是人人参与的教育,而不是另一部分人的望而生畏;
多元性是指音乐没有国界,我们既可以从本土文化出发,利用本民族的语言、名歌、戏曲、童话等因素,积极的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课程,也可以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向学生传播一种丰富的、多元的、包容的音乐文化。
奥尔夫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关注与开发,其教学方法讲究循序渐进的课程安排,教学过程强调学习和感悟音乐本身,教学方式主要体现为几大方面:一是空间和教学思维双重开放的课堂形式;二是音乐与体态律动的结合;三是游戏与音乐要素的结合;四是即兴和创作性的音乐思维。
(1)首要原则为一切从儿童出发;通过幼儿的亲身实践,去主动地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重要原则要求学生"动"起来,有“综合性与即兴性”的去学习音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通过动脑、动手、动脚等形式,全身心地去感受与表现音乐。
听力训练、节奏训练、律动训练、语言学习和创造性能力培养。
(1)说白
词的内容均取自本民族、地区的童谣,儿歌等,在课程中,教师把歌词以说白形式教给学生,并即兴配以节奏、音韵、力度、速度和情绪等。
(2)唱歌
在学习音乐的初期,奥尔夫教学法并不要求幼儿们学会认谱。幼儿们所学歌曲多为无声调式,采用听唱法教学,从感性的认知入手,并不是传统的纯理论的识谱、视唱等课程学习。
(3)声势
它多数以“卡农”的形式出现,以人体为乐器,通过拍,捻,捶,打,跺,搓等动作发出不同力度的声响。声势以节奏作为依托,通过拍手,捻指,拍腿,跺脚等幼儿容易学习与练习的动作,结合一些简单的单声部或多声部节奏作为主要训练手段。
(4)打击乐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所包含打击乐器有两种,以有无音高作为区分。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包括沙球,手鼓,双向筒,三角铁,鱼蛙等;另一种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包括定音鼓和音条乐器(木琴、钢板琴、钟琴)等。
(5)舞蹈
奥尔夫教学法课程中的舞蹈包括律动,表演等。它不等同于艺术门类的专业概念,而是舞蹈的“元素性”含义。没有任何舞蹈基础的人都可以将课程设计中的舞蹈学会,具体要求为按音乐的形象去想像,按照音乐的节奏跳,孩子们可以即兴自由设计、编排自己想要表现的动作。
(6)游戏
奥尔夫教学法要求每一次幼儿课程活动都是简单、有参与性并且生活化的游戏,寓教于乐。在活动中通过游戏向幼儿渗透音乐知识,创造一个有趣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环境,让孩子们保持兴趣的同时,更加有效果的学习音乐。
(7)戏剧
由孩子们自行设计与编排,将本民族的民谣、民间故事、童话等变成小歌舞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音乐舞蹈剧,使他们的创造精神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发展。
(一)奥尔夫教学法可以培养幼儿主动参与和探索的意识
奥尔夫教学法明确指出:“在教学中,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学习的过程”。在奥尔夫音乐课程中,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参与到活动之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声势动作用得最多,利用节奏,将语言、动作和舞蹈等联系起来,并且要结合身体的律动。由老师为学生们分配任务,“做”的成功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尽可能地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方式及意愿去做。在各种活动方式的课程实践中,使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够成为乐章的音符。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奥尔夫教学法中“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的内容与我国的“为全体学生的”的教育思想是相通的。所以孩子们不需要懂得乐理知识,只要亲身去体验,用心去感受音乐,通过语言、歌唱、表演、绘画和舞蹈等艺术形式,使孩子们专心于音乐或戏剧。在表演的过程中,孩子们正确地承担自己的角色,通过形式活泼、丰富有趣的教学让他们发现自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反应能力,促进其自信心和个性发展。不是传统音乐课堂上被迫的“填鸭式”的学习,没有狭义的对于错,并且让孩子们去充分享受创作的乐趣,努力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我认为在课堂中实现这一点对培养幼儿们主动参与和探索的意识将大有裨益。
(二)奥尔夫教学法可以培养幼儿创造与合作的意识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实施,就是给孩子们一个平台,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去表现音乐,用喜欢的舞蹈与乐器来展现自己最有创造力的一面。教师只在关键点给予指导,充分给予学生发挥与创造的空间,于是在这种没有压力、没有限制、很轻松、很放松的氛围下,孩子们可以自主的活动,减少习惯性的模仿,这种即兴的创造可以更好地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而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课程中,有很多需要两个或几个人共同完成的游戏,这就决定了幼儿们在活动中必须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且贯穿于活动始终,所以最直接的培养了孩子们表达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与团结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