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和巧(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10225)
商业空间,主要由人、物及空间三者之间的相对关系所构成,是提供有关设施、服务或产品以满足活动需求的空间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膨胀,现代意义上的商业空间开始呈现多样化、科技化和人性化的趋势。
商业空间按照行业属性类别可以分为零售类、批发类、餐饮类。本文首先以零售类为例,大致划分为:(1)杂货店。以出售日用生活商品为主的店铺,这类商店的门面租金低,服务范围小、购买力小、店铺生存能力强;(2)专卖店。主要出售品质和价值较高的商品,如:珠宝店、时装店、家具店等,有明确的定位和针对人群,还需要设定独特的空间风格来吸引消费;(3)百货商店。该类商品品种多样且全面,服务范围较广,为此也需要足够的空间容纳,内部经营一般涵盖了食品、生活用品、餐饮、电子产品等,根据不同商品部门设销售区,采取柜台销售和开架面售方式,注重服务功能;(4)购物中心。指将多个建筑物组合的商业设施,其最大特点为功能齐全,集购物、休闲、餐饮和娱乐于一体,购物中心在规划中设置了景观、休息区等公共设施。其次就是餐饮类商业空间,其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便利型大众餐饮、高档型餐饮、气氛型餐饮。便利型大众餐饮市场都是大众消费; 高档型餐饮市场二三线城市城市非常多; 气氛型餐饮空间主要以小众的主题餐厅为主。
商业作为城市中经济发展力最强的地区,是推动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力军。而消费者审美要求和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老旧的商业模式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目前在我国的商业空间设计和建设实践中,有很多有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这就需要设计者从个性化出发,探寻当下能够满足消费者精神需要的商业空间。
商业环境的主体和服务对象是人,因此协调人、空间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商业空间设计的最终目的。而主题性商业空间设计则符合这种以消费者体验为起点,集个性、文艺、视觉体验于一体,在不同的主题空间中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其主题性来源可以从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卡通动漫、奇幻童话等不同的设计语境中产生。其定位可以通过对商业所在的地理位置、居民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居民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结构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详尽考察,及时发现环境所提供的限制和可能性,将其转化为设计中的有利条件,并找出与之相呼应的主题特色。
商业空间室内除了营造带有主题氛围外,室内空间中不同的功能、色彩、尺度、材质、光影等因素给人的心理传达是不同的,了解消费者的行为和心理对促进空间设计的创新和以人为本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商业空间分布的功能中,首先是实现功能分区。合理布置主要商品销售区域,如商店橱窗、特殊摊位和休息区,应靠近宽广的主渠道,这将起到良好消费的无意识行为。货物收纳区内的货物,要求运输顺畅,保证货物贮存的质量和安全。此外,在商业建筑中,我们应该尽力确保乘客、货物和员工之间的流动互不干扰,以确保顾客的流线与货物的流线完全分离,而消费和休闲空间不受货物交通的影响;公共活动空间应尽可能地连接出入口,以方便消费人流的吸引和疏散。
色彩是室内空间设计中影响审美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色彩搭配常被设计师们用来增强艺术氛围,增强商业室内主题性的手法之一。颜色是物体本身的物理属性,任何物体的颜色反映了色彩色调、亮度和纯度的三个属性。通过这种特征,人们可以在不同的空间色彩组合中产生不同的视觉刺激和心理效应。例如,暖色调、高清晰度的颜色具有前进和凹入效果,空间尺度也较大;理性的冷色颜色和低亮度色彩具有使空间退缩和下沉的效果,使空间将感觉到内聚性。因此,商业空间的设计可以从分析受众的年龄层次、销售产品的定位以及根据不同的销售产品,搭配出符合形式美法则的色彩体系,利用环境可以增强整体的色彩感,促进人们在商业空间中的消费行为。
无论在建筑、景观还是室内设计领域,尺度都是不可或缺的设计步骤,尤其是符合分体工程学的尺度设计还能展现出空间的形式美感。在商业规模不断壮大扩展的过程中,商业内外空间尺度也在变得更大。购物空间的商业模式局势从最开始的临街叫卖,到个体门户经营,再逐步发展放大到如今很多城市中心区域联合经营的商业模式,被划分为休闲、购物、娱乐、餐饮等不同内部空间。商业空间中的尺度以其依托的建筑为设计基准,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商业空间形式、流线通道、展品陈列、设备设施的尺寸信息,同时还要考虑其是否满足人所使用功能的基本需求。
我国商业室内空间使用的装饰材料大多来自人造材料包含混凝土、钢材、塑料等,被广泛运用源于生产规模大、造价低廉、加工方便,但同时也出现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低碳环保的人性化需求。因此笔者建议设计师关注天然材料的运用,材料是人类有目的的把自然环境中的原始物转化为人类所用的材料形式,主要有木材、竹材、石材等。在空间中通过对材料的形态、色彩或是肌理的巧妙设计,利用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将装饰材料的外在形式与内在品质展现出来,赋予室内环境以生命活力特性,创造出身临于自然之间的效果。由此可见,天然材料不失为一种新商业化空间营造主题氛围的装饰手法。
商业光环境的设计不仅可以界定和划分空间,还能够过光的明暗营造出层次丰富的主题性氛围。首先,通过灯光将空间划分为亮色、暗色区域或是灰色地带。亮色区域可以反映出开放、快乐和庄严的主题氛围,而暗色区域则展现的是另外一个私密性较强、安静的场所;其次,室内照明通常被划分成:基本照明、装饰照明和重点照明。设置类型的照明方式,甚至改变其投射方向,可以在室内界定出不同形状的空间;另外,不同色温和照度的光源还能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从公共性的厅堂及超市内的照明可以看出,高色温、高照度的空间给人的感觉是活跃的、明快而舒适的。低照度、低色温的空间具有宁静高雅的氛围感受,适台酒吧、主题餐厅等空间。
商业空间是以消费者为主导需求的服务型场所,消费者在商业空间中的诉求不仅满足消费活动,还上升到了能够集购物、娱乐、另类体验的多元化服务功能。因此多功能和综合性已成为世界商业建筑发展的新方向。通过本论文的分析,意在为当下主题化商业室内空间设计提供建设性的设计方法,助力中国与日俱增的商业空间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