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方金(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山水画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且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被称为“姊妹艺术”。中国古典园林从殷、周时期的囿伊始至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因为地理环境、气候人文等条件的不同大致课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和风景名胜园林。
中国园林起源于何时学术界目前看法不一,但大多数观点认为我国园林起源于商朝末年的“囿”。“囿”起初是用于圈养牲畜、种植草木以供帝王或奴隶主狩猎娱乐,一般根据地形山川的起伏围筑而成,范围很大。至秦汉时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建筑技术的发展,为满足统治者的需要苑囿中的设施不断趋于完善,此时的囿中亭台楼阁、珍禽异兽等琳琅满目,建筑规模宏大而华丽彰显了统治者的崇高地位和无上权力。从商周至秦汉的苑囿都是天子、诸侯建造,一般被认为是皇家园林,皇家园林的特点一是规模宏大二是建筑雄伟华丽充满帝王气象。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颇具特色的时代,宗白华生生的《美学散步》曾言:“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中国古典园林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有了质的转折发展。这一时期私家园林大兴,由于佛学思想的兴盛寺庙园林逐渐出现,统治阶级以及士大夫在思想意识以及生活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审美的提高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使园林的建造逐渐趋于对自然山水本身审美意义的挖掘与欣赏。隋唐五代时期园林建设进入全盛时期,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且诗情画意风格逐渐成熟。园林艺术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发展至元明清时期是集大成时期,但历代园林建筑保存下来的很少,目前得以幸存下来的园林多为明清两朝时期所建且以清代为主,数量也十不存一。
山水画的构图取景即为中国画中的“章法”或称为“布局”,亦是谢赫《六法论》中的“经营位置”。至明清,园林的建造多结合融入了南北园林的风格特点,注重“虽为人作,宛如天开”的意境营造,饱含对自然山水的追求与中国山水画不谋而合。园林山水作为中国山水画表现对象之一,其构图取景、布局章法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到绘画的影响。园林建造本身对自然山水的追求与山水画“师法自然”的理论更是近于相同。
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篇中写道:“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善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何者?···君子之所以渴慕临泉者,正为此佳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造意,而览者又当以此意求之,此谓不失其本意。”中国山水画追求意境的营造,认为可居可游的山水布局才是理想中的真山水。园林的建造本身具备可居可游的条件,无论是水池楼台,假山走廊都可供人游玩欣赏,满足审美需求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园林的山水格局自由灵活,相地合宜,例如避暑山庄的造园就充分利用了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并结合复杂多变的地形建成四个不同功能、景色各异的景区。每个景区都有自身突出的主要景色,国画中“山水先理会大山,名为主峰。主峰意定,方作以次近者、远者、小者、大者,以其一境主之于此,故曰主峰如君臣上下也。”(郭熙《林泉高致》)的理论同样讲述构图布局中的主次关系。
自汉代起开始出现私家园林很多士大夫参与建造,至元明清私家园林大兴,此时亦是文人画蓬勃发展时期,很多名人士大夫、画家直接参与建园,逐渐形成了“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传统。例如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图》虽然原画早已无存,根据后世摹本可以看出此画描绘的正是以别墅为中心与主体向外展开,川石起伏、群山环抱树林掩映的园林景色。明朝“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1]就曾参与了拙政园的设计和建造,并绘有《拙政园图咏》。
作画无非就是画者表达自己的性情,情之所至,写出自己所感。性情关乎境界,境界又分高低,关乎画者本身的修养,但作为画家徒有性情还不够还要有表现能力才能呈现出作品。娴熟的笔墨技巧是中国画必备的专业技能,“笔墨”包含两个方面即用笔和用墨,笔墨既是表现技法又是表现目的,但笔墨没有固定程式,他是变化发展的。黄宾虹在与朱砚英书中写道:“作画只重在用笔,笔合法,自可传,章法无关。石涛、石谿,多写景,而较临摹为高。”与傅雷书中写道:“名家历代真迹,以古人之精神万世不移,全在用笔之功力,如挽强弓,如举九鼎。力有一分不足,即是勉强,不能自然。”此皆强调用笔的重要性。在园林山水的创作中更如黄庭坚[2]所言“笔力,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是放怀自然,异是各取生机,用笔技巧和表现方法学古而不泥古,笔随景用,心之所得发之于笔,追求心手一“同”。
注释:
[1]文徵明(1470.11.28—1559.03.28)原名壁,字徵明,明代杰出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2]黄庭坚,(1045.08.09—1105.0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