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靖琦(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上海 200240)
20世纪80年代,美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Tsung-Dao Lee)发起中国-美国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hina-United State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Program,简称CUSPEA),在中国大学及研究院开展选拔优秀学生赴美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的项目。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首次大规模向国外派遣研究生,是我国未举办TOEFL 和GRE 之前少数几个赴美留学途径之一。CUSPEA 项目自1979年试运行至1989年结束,十年间共有95 所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97 所(美国76 所;加拿大21 所)北美大学参与,先后输送915 名学生从事60 多项与物理学相关的专业研究,由于他们的优异表现,中国留学生逐渐赢得国外学校的认可和赞许。
CUSPEA 项目的成功举办使其他学科的美籍华人学者萌生了创办一个类似项目的计划,他们的反应正和李政道的想法契合。李政道曾于1980年1月10日给方毅副总理的信中表示:如果CUSPEA成功,数学、化学亦可相继成行。[1]之后,他还致信田长霖等科学家,商讨把CUSPEA 推广到其他学科的可行性。[2]他的建议得到中外多位科学家的响应:美籍华裔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家、在康奈尔大学任教授职务的吴瑞于1981年发起的中美联合招考生物化学学研究生项目(CUSBEA);美国有机化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威廉·多林于1981年发起的中美联合招考化学研究生项目(CGP);美籍华裔数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陈省身于1982年发起中美联合招考数学研究生项目(CUSMEA);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丁肇中于1982年发起的中美联合招考实验物理研究生项目。[3]
1982年以后这些项目均被列入中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出国预备研究生只有通过了中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才有资格参加上述考试的笔试及面试。[4]出国预备研究生与国内研究生的考试试题和科目相同,要求出国预备研究生的外语成绩比国内研究生高。出国预备研究生如果预期未能出国,可与代招高校或研究所进行协商,决定是否转为当年国内研究生。[5]
吴瑞是康奈尔大学生物化学系主任,1980年回国之际他帮助过亲戚申请赴美留学,当时他就想怎么样才能为更多的人营造出国深造的机会。当他得知CUSPEA 成功举办的消息后,便马上与李政道取得联系商讨把这一留学计划推广到生物领域的可行性。1981年3月24日,蒋南翔和严济慈收到其与助理教授戴碧瑾发出的联名信,信中提出从中国选拔留学生赴美深造生物化学的想法,最终得到李政道及相关负责人的支持。1981年四五月间,吴瑞和戴碧瑾积极联系美国院校,50 多所院校中的46 所表示愿意参与该项目。1981年4月14日,严济慈同李政道取得电话联系,在了解到吴瑞在美国所做的努力后,严济慈表示希望邀请吴瑞赴北京面谈。
5月15日,吴瑞与严济慈于北京正式商谈考试事宜。决定由教育部承办,具体事务由北京大学校长张龙翔教授负责。一开始吴瑞计划复制CUSPEA 的方式举办CUSBEA,但是国内方面建议把该项目列入国家公派,由国内组织考试,之后由吴瑞从这些候选人当中选择少量几个继续赴美学习。最终由于吴瑞等人的努力坚持,教育部同意结合CUSPEA 的方法,创办CUSBEA 项目,并适当扩大招生人数。1981年10月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招考赴美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的通知》,决定从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或者已经毕业且35 周岁以下的研究人员中选派60-70 人赴美国46 所高校攻读化学博士学位。[6]
报考者需通过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并将研究生统一考试成绩单、如果是研究生需附上硕士毕业证书、成绩单、硕士论文题目及审定评语等影印件寄送至CUSBEA 招考委员会,委员会审核通过后通知报考者所属单位,单位给报考者本人寄去《给考生的一封信》及CUSBEA 考试申请表,报考者完成申请表后附上两张一寸免冠照,回寄给招考委员会。待审核通过,招考委员会将寄送报考者CUSBEA 笔试准考证。[7]
CUSBEA 笔试同样有专业笔试和英语笔试两部分。专业考试由美方参与高校中的两所轮流出题,全部英语作答,1981年首次笔试于当年11月进行,以后均于每年8月中旬进行;英语考试在1984年以前主要以研究生入学考试为依据,1984年以后报考CUSBEA的学生参加由CUSPEA 举办的英语考试。笔试通过后的同学,经CUSBEA 招考委员会推荐可参加后续面试。学生赴美之前也需参加在中山大学举办的外语培训班,进行将近一年的英语强化训练。[8]
该项目从1981年到1989年8年期间,共选派400 余名学生赴美深造,这个计划之后中国学习生物学的人数不断增多,而且国外也了解了我国生物学领域的教学和学生水平,为后续公派和自费留学奠定了基础。[9]
就任于哈佛大学化学系主任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多林在1980年2月来华讲学期间深感中国的化学学科研究水平亟待提高,于是萌生了帮助中国化学学生赴美深造的想法。在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及曾经留美的复旦大学副教授徐积功的协助下,多林向中国教育部写信表达了希望举办CGP 的意愿。与CUSPEA 和CUSBEA 中由美方出题选拔中国学生的方式所不同的是,多林表示CGP 的学生选拔工作可以由中方负责开展。
教育部原定按照“定校定额”的方针招收CPG 学生,各校按分配名额推荐学生,无需考试。但是复旦大学表示依照这种招生方法,各校教学水平不一、选择标准各有不同,CPG 学生的整体质量堪忧。外事局王福生局长在听取了复旦大学副教务长强连庆以及化学系副系主任范康年的汇报后认为他们的报告非常有参考性,经研究后,外事局采纳了复旦大学提出的建议。1981年8月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成立中美化学研究生培养规划中方工作小组的通知》,该工作小组由教育部直属的11 所[10]重点高校各选派一人组成,任命复旦大学副校长谢希德担任组长,强连庆为秘书长,小组每年在复旦大学召开两次会议以商讨笔试、录取等相关事宜。通知决定首次从这11 所高校选派40 人左右赴美继续攻读化学博士学位。
共有来自全国11 所高校的66 人参加了1981年11月初的第一次CGP 笔试。笔试科目总共三门:无机化学考试、有机化学考试以及物理化学考试(包括理论化学),为期三天。参与项目高校各派一名化学教授组成命题委员会,根据笔试科目相应设立三个命题小组,最后由一名知名化学教授负责定题。试卷题目先由中文书写,待定题教授定好题目再把中文翻译成英文试卷。[11]命题委员会成员以及最后的定题教授由 CGP 工作小组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同时坚持考试公平公正原则,每年都会更换命题小组的成员。
全国设立两个考区,北考区设立在北京大学,南考区设立在复旦大学。北方高校如兰州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在北京大学考试,南方高校如武汉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在复旦大学考试。最后阅卷工作在复旦大学完成,阅卷教师来自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三所高校。阅卷工作完成以后由CGP 工作小组将成绩折算并进行排名,最终确定入围人选,录取通知书由复旦大学制作两份分别寄送给多林教授本人和录取学生所属高校。
第一次CGP 从全国9 所高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选拔了40 人,他们在中山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英语强化训练后前往美国18 所大学继续攻读化学博士学位,后期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以及亚伯达大学也加入该项目。
鉴于20世纪80年代末,学生个人已能直接申请北美研究所、赴美留学通道基本打开等情形,CGP 中方工作组决定于1986年终止该项目。5年间,该项目共选派242 人赴北美攻读化学博士学位。
1982年由美籍华裔数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陈省身倡立,中国教育部与美国数学学会签订相关协议,成立中美联合数学研究生招考项目。根据协议,自1983年起,美国数学学会中国招生委员会每年从中国选拔10 名优秀学生赴美攻读数学博士学位,直至1987年结束(后经双方商定延长两年)。[12]
受国家教育委员会委托,中美教授组成CUMBEA 考试委员会,中美双方每年派出两名教授参与学生选拔工作。该项目主要由北京大学承办,国内12 所高校参与选拔工作。
选拔采取口试方式进行,由美方教授主持,最后由美方教授决定学生录取与否。
该项目自1983年至1986年每年选拔15 人,规定只有国内参与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已经考取研究生者有资格参加选拔;1987年至1988年选拔7 至8 人,并改在高校青年教师以及确定留校任教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拔。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派遣留学生渠道闭塞不通,CUSPEA项目在特殊历史时期应运而生,它成功带动生物学、化学、数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留学项目的实施,各项目间的规模和形式虽不尽相同,但都对中国高端科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人才政策的创新和推进、科技知识的引进与吸收产生了巨大的、可持续的影响。这些学科留学项目打开了新时期中国学生赴国外深造的大门,成功完成了它们在特定时期肩负的历史使命,在我国当代留学史势必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注释:
[1]吴塘,柳怀祖.CUSPEA 十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6 页.
[2]马晓岚.李政道与CUSPEA[J].科学中国人,2002,(第8 期).第15 页.
[3]中国科学院教育发展史[M].科学出版社,2009.第75 页.
[4]章开沅,余子侠主编.中国人留学史下[M].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01.第684 页.
[5]中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第43 页.
[6]李喜所主编.中国留学通史 新中国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09.第357 页.
[7]杨发金主编.出国知识概览[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09.第84 页.
[8]李喜所主编.中国留学通史 新中国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09.第357 页.
[9]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政研司编.北美华侨华人新视角 华侨华人研究上海论坛文集[J].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11.第142页.
[10]11 所大学包括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和山东大学。1982年起增加四川大学。
[11]杨发金主编.出国知识概览[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09.第83 页.
[12]《北京研究生教育》编审委员会编写组编.北京研究生教育 1949-1989[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89.12.第9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