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6)
1840年的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的利炮坚船在轰炸摧残着中国人的肉体同时也重创了中国人封建保守了两千多年的思想,当民族处于水深火热的同时,开始注意到侵略者带来的西方思想,开始尝试于改变,一开始人们的目的只是单纯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是渐渐的在帝国主义碾压的过程中反省,开始注重可以带来物质生产的实用知识,在洋务运动之后,人们在注重发展科学与实业的同时也催生了以图画形式的教育为特征的美术教育出现,并且这一形式的教育正式的进入洋务运动时创办的新式学堂里。
葵卯学制,又称为《奏定学堂章程》,它是一个包含了学校系统,课程设置以及学校管理的具体规章制度,是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等人在1902年清政府拟定的“壬寅学制”的基础上改造完成的。
葵卯学制自1903年公布起,一直延用至1911年满清王朝覆灭为止,它的出现对于旧时中国的教育制度具有深远意义,而后出现的学校制度的建立事实上是在它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葵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化,系统化并真正付诸实施的的学校制度它的形成建立对中国现代学校体制奠定了基础,也令旧时的中国教育开始迈入教育体制的新时代。但与此同时它又是落后的学制,因为葵卯学制是抄袭日本学制的成品,它本身带着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且当时的女子教育毫无地位,因此它的性质依旧是落后陈旧的。但是它的出现也为近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江师范学堂又名两江师范学堂,是1902年我国近代的教育活动家张之洞创办的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内设图画手工科,是所学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图画手工科的设立在当时使用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美术教育体制,它的课程完整,系统,并且特别突出美术师范教育的特点,图画手工科开设的课程是以教育为总主科,图画,手工为主科,学生需要在通过预科文理普修之后才能进入图画手工科学习。
自此以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广东优级师范学堂以及天津北洋女士学堂相继开办“图画手工科”实行新式的美术教育学堂,我国近代的美术教育发展也开始日渐步入正轨。
提到近代美术教育的发展,我们不得不提到著名的北大之父,毕生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
1911年8月1日,民国初期的教育部曾经举办了一场名为《专门学校暂行计划案》的研讨会,会议中蔡元培曾提出了“美术专门学校规程案”以及“音乐专门学校规程案”,但都被大家以经济上依旧困难所否决,但是经过此次会议,关于民国的美术教育的方案也由此初漏端倪。
蔡元培在创办美术和音乐专科院校提议被否决以后,依旧没有气馁,在当时辞去教育总长职位之后,应孙中山邀请赴任北京大学校长,在改革创新北大办学风气之后,蔡元培信心满满又一次的向教育部提出创办艺术类专科学校,而这一次,他成功了,教育部采纳他的建议之后开始着手筹建一所北京艺术类院校,而这所院校就是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并由郑锦担任校长。
1918年4月在蔡元培积极的倡导之下,国立北京美术学校正式成立,它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美术教育学府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端。
1923年国立北京美术学校更名为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内设图画,西画,图案三个系,1925年又更名为艺术专门学校,新增设音乐,戏剧两系,由刘百昭,林风眠担任校长,1927年与其他七所学校合并成为国立北平大学,1928年改称为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七七事变之后举校南迁至湖南与杭州,抗战胜利以后迁回北京,1946年8月恢复国立北平艺专建制,由著名画家徐悲鸿担任校长,建国之后正式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先后设立了油画,版画,中国画,雕塑,民间艺术,美术史论等,中央美术学院自成立以来先后培养了徐悲鸿,刘开渠,李苦禅,张仃等一大批人才,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而中国美术教育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中国近代美术的发展也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它的出现是历史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与时代的进步紧密联系,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包裹着,充斥着中国近代历史的火药味与历久弥新的苏醒,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发展表现了旧时中国在沉重的枷锁与列强的压迫下自发的改变与追求创新的决心也反映了当时的中国在历史更新换代的步伐中勇于改变,奋发图强,积极吸取外强学制为我所用的思想。而时代的复杂性赋予里近代时期的美术作品独特的性质并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令人更加着迷,引得后人不断研究探索,与此同时,它留下的宝贵财富不仅可以使得后人不断学习借鉴,也让艺术之火生生不息的燃烧在中国的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