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治理

2018-04-01 06:01□任
山西财税 2018年9期
关键词:中介机构会计信息会计人员

□任 艳

道德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它约束人们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并与法一起对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起保障作用。儒家认为信为本。信,道德基础之一,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转型改革,不仅给企业带来无限的商机和利益,也给会计人员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和挑战。而在日趋严格的监管手段之下,发现的上市公司虚高利润、企业会计报表造假套取财政资金等等,均无情的揭露出会计信息的失真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丧失,随之而来的是空前而至的“信任危机”。无论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去,还是增速放缓的当下,诚信之下的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及社会公众都至关重要。

一、宏观上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要求和意义

《会计法》中第九条“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第二十五条“公司、企业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计量和记录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和利润”。第三十八条“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等等,对企业及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作出法律层面的要求和规定。对会计人员而言,按照《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法规制度,准确的核算企业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是其职业操守要求;对企业而言,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能够反映出企业的资产及经营状况,为投资者和管理层提供投资及经营决策的依据;对政府而言,真实的会计信息能反映出国有资产经营、保值增值状况、纳税义务及未来的财政支持方向;对社会公众而言,公开透明真实的财务信息是行使其公众监督权力的基石。

二、在生活和评审工作中遇到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会计信息失真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其一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脉络,在大数据和网络化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越发显得频繁、混乱。而事实上,从媒体所报道出的立信、瑞华、信永中和因审计不到位被证监会重罚来看,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中介机构也无法成为企业的“保护伞”。我们所从事的评审工作中,这样的事例也不乏存在。在部门决算数据质量监督检查中,数据填报随意性大,与账面有出入;在外国政府贷款审核项目中,申报企业提供虚假报表,与真实经营状况相违背;在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财政补助项目中,提供财务报表与基础资料勾稽关系不合理、表表衔接错误等等。

前述种种会计信息的失真,会影响到企业股东、潜在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和投资决策,阻碍企业自身发展;会造成国家税收和国有资产的流失;会对社会产生不稳定因素;会使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弱化甚至浪费。

三、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不足,综合素质较低

随着国内外经济飞速发展,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会计准则趋于国际,成为信息化经济的载体,顺应经济形势几番进步和变化,新的会计理念、新的经济事项确认条件,确认、计量、披露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要求会计人员不断的学习和更新知识。目前,从我们的评审工作中发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未全面实施会计电算化,有部分单位仍是传统手工记账法,导致账账不符、报表挤数等问题;二是会计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导致记账不规范、账实不符等“非故意”、“不自知”现象;三是会计人员素养和工作态度差,疲于应付差事,不及时学习更新知识层。

(二)受某种利益驱使,会计人员丧失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受雇于企业,必然使得其无法完全秉持职业操守,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独立性较弱,即管理层凌驾于会计之上。企业领导授意会计人员篡改财务数据,为了应付各种监管机构设置“两套”、甚至“多套”账。这个背后是少纳税、获取银行贷款、管理层薪酬与绩效挂钩以及集团指标考核等多种经济利益的驱使。

(三)各方监管力度较弱,法规制度不健全

经济立法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使得无法涵盖所有违规行为;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漏洞以及现实中的弹性执行,给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条件;监督机制和组织的不完善,导致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监督力度不够。加之,企业内部形同虚设的内部审计部门,既无法独立于企业,又无创新的审计手段和技术来为企业提供建设性的管理建议和措施;政府、工商、税务和银行等各部门、机构之间未实现信息共享和联网,故无法对企业形成长期有效的监督体系。

(四)造假成本低、处罚力度弱

我国目前“重经济处罚、轻行政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这对造假者或单位来说惩罚力度不足。相对于造假所付出的低成本而获取的高收益而言,更会有恃无恐。在整体失信和会计信息失真的环境中,当有企业侥幸免于处罚制裁时,便会产生骨诺牌的模仿连锁效应。

(五)中介机构审计不严

无论是2001年的美国“安然”“安达信”事件,还是近年来国内的立信、瑞华、信永中和等审计不到位受罚事件,都反映出中介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未恪尽职守,规范审计。有些会计师事务所又是“运动员”还是“裁判员”,无法起到监督经济活动的作用。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以低收费来抢占审计地盘,甚至承担无专业胜任能力的业务,都将使审计质量大打折扣。

四、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几项措施

(一)加强会计人员自学和培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

面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新的经济事项,以及会计准则、制度的变化,会计人员要端正工作和学习态度,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不仅做到准确、真实、完整记录企业经济业务事项,还要熟悉单位的经营管理情况,并积极运用所掌握的会计技术和方法,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合理的资金筹措和调配建议。

(二)恪守职业道德,维护职业尊严

有人说:会计没有了诚实就像战士没有了勇敢,科学家没有了智慧,官员没有了廉洁。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从思想上树立诚信观念。就如朱熔基总理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的题词“不做假账、坚持准则、操守为重、诚信为本”。

(三)建立监督的长效机制,健全法律法规

加强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规范会计行为;建立多机构、多部门的监督机制和体系,避免重复监督和监督缺失;信息联网,资源共享,杜绝企业“两套、多套账”;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的地位和功能,提升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水平,避免内审机构形同虚设。

(四)加大处罚力度,遏制造假行为

会计信息的失真,对国家、社会、企业以及投资者都影响深广,可以导致国有资产和税收的流失,财政资金的不合理占用、挪用。无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引发而来的是经济罚款、中介机构执业处罚,甚至因股价暴跌而导致的投资者自杀坠楼恶性事件。从立法和执法中让制度更细化、严化和重化,对造假者和责任人进行高额的经济处罚或刑事处罚。

(五)中介机构完善自身审计程序,强化独立性

频发的中介机构审计不到位事件告诉我们,不论是中介机构独立性缺失与企业联合造假,还是自身审计程序不足、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欠缺等等,都面临着更严的监督和处罚。为了防止在以后的业务中踩雷,注册会计师作为“不吃皇粮的经济警察”发挥其真正作用,中介机构应保持独立第三人的地位,创新和改进传统的审计方式,以风险导向审计为主,运用审计风险模型和分析性测试程序,优化审计软件,将审计风险降至最低。

图片新闻

8月28日,由省财政厅、省总工会主办,省珠算心算协会、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承办的山西省第7届职工珠算暨第38届珠心算技术比赛决赛在太原举行。来自全省各地、各单位的90名选手参加了本次比赛。

省珠算心算协会/供稿

猜你喜欢
中介机构会计信息会计人员
常州市以“成长值”管理制度探索中介机构监管模式
中介机构参与下联盟企业知识转移的三方利益博弈分析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2017年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情况汇总表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政府购买统计服务及统计中介机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