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斌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社会对高校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对拥有英语翻译能力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英语翻译人才不仅要开展语言翻译训练,更重要的还需对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语境等进行翻译。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语言与语言文化的差异,利用跨文化意识进行英汉翻译。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十分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原文。在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让学生通读全文并且进行大致的翻译,但是翻译结果往往与原文主旨差距较大。学生在对原文进行理解时,常会单纯通过词汇或语句进行翻译,并没有结合英语文化进行翻译。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则能够让学生在翻译过程中联系英语语言文化背景更好地理解原文,从而为准确翻译文章打好基础。第二,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进行译文表达。英文翻译并不是对英文进行词汇的直接翻译或语句的语言直译,而是需要带有情感地翻译。这就意味着在翻译时要融入英语语言文化,使译文表达更加准确、更加地道。在英语翻译中同样的一句话,如果直译可能显得苍白,若结合英语文化背景进行翻译不仅能够、将原文中的思想情感与中心思想充分、完整地表达出来,而且可以丰富原文的文化色彩。例如,“He was such a difficult child that his family always treated him like a black sheep”,如果把“black sheep”译为“黑羊”则不准确,可以翻译为“害群之马”或“败家子”,全句译为“他是个很难相处的孩子,家里人总把他当败家子看待”。总之,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进行译文表达,从而提升翻译能力。
翻译并不是两种语言简单地在形式上的变换,同时还涵盖了两种文化相互沟通中的融合与交汇。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就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应对文化差异。第一,直译。直译即保持原文的表现形式与意义的一种翻译策略。这一翻译策略主要特点在于保持原文的表述风格与文化特点。这种翻译策略不仅仅能够保留英语特色,还能够让大学生接触大量英语文化,从而丰富英语表达形式。例如,“All roads lead to Rome”被翻译为“条条大路通罗马”,就是从英语直接翻译过来、已经被大家所接受的英语习语。直译的原则在于忠于原文,表述形式与表述内容方面都要追求“信”,即保持原文生动的表述方式与特有的民族风格。第二,意译。在翻译中假如无法通过直译来保留英语的表述形式,在汉语中也没有相应的词汇可以对应,则需要使用意译翻译策略,配合上下文来进行翻译。例如,“It's an ill wind that blows nobody good”可以意译为“对有些人有害的事情可能对另一些人有利”。“There is a mixture of the tiger and the ape in the character of a French man”可以意译为“法国人的性格既残暴又狡猾”。相对于直译来说,意译更加注重含义的传递。第三,音译。音译更加适合专有名词的翻译,如人名、地名以及部分特殊文化现象。音译就是将源语言的词汇按照读音翻译成为目的语言。音译对象主要是外来事物与部分概念性的名词,如沙发(sofa)、扑克 (poker)、布丁(pudding)、比萨饼(pizza)、领带(tie)、罗曼蒂克(romantic)、歇斯底里(hysteria)、席梦思(Simmons)等。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通过分析直译、意译以及音译等翻译策略进一步引导学生,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鼓励学生在进行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自觉运用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中找到平衡点,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拉近中西文化的距离,从而使翻译更加准确。
翻译行为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语言转化,而是在于两种文化的交融与影响。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客观评价中西文化,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随意抨击他国文化,更不能崇洋媚外,要以客观、平等、和谐的意识进行翻译。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维护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基础上给予他国文化应有的尊重,运用适当的汉语文化传递西方文化。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意识。传统文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行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其在接触其他文化的过程中往往会优先运用本国文化体系进行理解。在翻译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以跨文化意识进行翻译,平等对待中英文。例如,在汉语中有“狗”的词汇都带有一定贬义,如“狗急跳墙”“狗仗人势”,而英语中“狗”的运用则大多为中性或褒义,如“a lucky dog”、“a gay dog”、“Every dog has his day”分别翻译为“幸运儿”“快乐的人”和“人人皆有得意之时”。不同文化背景下相同的词汇所表达的含义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翻译教学中不仅要培养跨文化意识,也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平等与理解意识。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能够在翻译过程中时刻谨记跨文化翻译需要摒弃传统的翻译教学方法,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将翻译专题教学、课内外训练结合起来,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跨文化意识教学。第一,通过专题教学强化学生文化素养。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可以针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现状开设文化主题教学,围绕大学生在翻译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常见文化矛盾与冲突开展。介绍英美文化相关的知识文化与社会环境时,将英美文化知识归类整理成不同专题,集中进行系统的英美文化讲解,让学生能够全面地感受英美文化,提升英语语言文化的认知与应用能力。翻译跨文化专题讲解需要以大学生的翻译学习需求为基础,因此跨文化主体的内容必须要与英语常用语密切联系,如大学生翻译中常用的名人名言、诗歌、成语、谚语等。这些常见的英文语句蕴藏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英语背后的文化底蕴,是英美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对名人名言、诗歌、成语、谚语的理解与应用能够直接反映出大学生英语翻译的水平与能力。基于此,英语跨文化专题教学可以重点通过上述语句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例如,“When the cat is away,the mice will play”可以翻译为“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该语句从字面理解为当猫离开的时候,老鼠们开始玩耍。猫是老鼠的天敌,没有猫,老鼠就可以肆意妄为。在英文和中文中有很多关于动植物以及颜色的比喻词汇,这些词汇中蕴藏了不同的文化,所以感情色彩也有所不同。例如,在中国文化中猫头鹰代表邪恶,是人人厌恶的恶鸟;而在英美文化中猫头鹰则是智慧的象征,因此,习语“as wise as a owl”即指某人十分聪明,智慧过人。如果缺乏跨文化意识,对英文中猫头鹰(owl)背后的文化不了解,则会出现文化分歧,甚至产生误会。因此,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大学生跨文化意识时要善于总结归纳语言背后与文化相关的知识,利用专题授课的方式为学生讲解,以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第二,利用合作教学法提高学生探究文化的能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提升是有步骤、有层次、有延续性的过程。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合作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分为若干小组,一同观看经典美剧原声片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美剧原声片段中的对话进行翻译。例如,观看美剧《生活大爆炸》,Sheldon返回德克萨斯州老家,与母亲团聚。母亲在饭前说道:“Hold your horses,young man!”这句话直接翻译为“勒住你的马,年轻人!”但这样的翻译显然不恰当,因为德克萨斯州是一个以西部牛仔闻名的区域,牛仔们都是骑着骏马穿越西部,这句话已经是常见的谚语,即“等一等”“忍耐一下”“稍安勿躁”等意。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合作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相互沟通、自主研讨,联系电视剧剧情来进行翻译,并理解对话背后深层次、跨文化的含义,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能只关注学生运用英语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只关注语言表面的符号变化,还需要通过不同教学形式为学生讲授英语背后的文化底蕴,让大学生认识到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提升跨文化差异敏感度以及处理跨文化差异的能力,以适应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