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海
(中共唐山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河北唐山 063000)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作为中国西北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它不仅是红军反“围剿”失败后“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也为土地革命后工农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并使之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习仲勋作为陕甘边区的主要创始人,在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探索出了具有显著特色的群众工作的方法与路径,对于当前加强党的群众工作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群众团体是中共与乡村农民沟通和交往的桥梁和纽带,它在配合中共开展乡村群众斗争,保卫乡村革命成果的过程中发挥了基层中坚作用,因此,习仲勋一直非常重视建立群众团体工作。
在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通过艰苦细致的群众工作,南梁地区的广大贫苦农民在习仲勋的领导下组建农民联合会。经过认真筹备,第一个农民联合会首先在金岔沟成立,白阳珍任主任,贺二任副主任。农民联合会由贫农和中农参加,雇农也可参加。农民联合会是农民自己的革命组织,在当时,实际上是临时基层红色政权性质的组织。农民联合会通过选举产生主要负责人。它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农民,发动群众,宣传革命道理,领导农民群众进行土地革命斗争,维护社会治安,配合红军和游击队作战,打土豪、分财产等。
为了打破旧的社会体系,根据地还成立了一些群众组织,如雇农工会、贫农团等。在当时,雇农工会和贫农团这样的群众组织只吸收雇农和贫农参加。全根据地设总会,各县设分会,村设村会;贫农团在各区设区团,乡设乡团,村设村团。雇农工会和贫农团“各级受各级苏维埃政府领导”[1](P.274)雇农工和贫农团是根据地乡村社会建立的群众组织,其成员是根据地政权培养起来的新的乡村社会精英,他们在分配地主土地、组织动员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赤卫军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它主要由贫苦的青年农民组成,主要任务是,搞好递步哨,每个村都设哨口,白天一人,夜间两人,负责执勤;传递信息,一发现敌情立即向乡主席和红军报告,当地绝大多数人不识字,送的信都是用纸折叠的一个角,在上面插上一个鸡毛,表示情况紧急,这些信传递很快,一村转一村都按时送到了政府和红军手中;清查外人,对进入本地区的陌生人立即报告给乡政府进行审查;打土豪,在苏维埃政权的组织下,赤卫军打击土豪劣绅,积极配合红军和地方游击队作战;赤卫军还同地主武装进行斗争,保卫农民的胜利果实和根据地的安全。
武装是革命之本,一定规模的武装力量,是进行农村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有力保证。因此,在开展群众工作的过程中,习仲勋特别重视对群众武装力量的建设,为陕甘红军的创建和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0年2月,受上级党组织委派,习仲勋打入长武县西北民军第一师第二支队开展兵运工作。那时,在敌军中开展兵运工作的总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武装起义,把敌军部队逐渐改造成自己的部队,壮大红军实力。
基于这一目的,习仲勋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兵运工作的思路,将党的工作重心和基础放到了基层,开始在士兵中开展扎扎实实的组织和动员工作。习仲勋利用自己二营特务长的身份,通过广交朋友,深入士兵中间,关心士兵生活疾苦,体贴士兵冷暖,在发动士兵进行日常斗争的同时,提出反军阀战争,拥护红军的口号,成立“红军之友”社。经过半年的努力,在二营的各个连上都建立自己的党支部,党员人数发展到30多个,习仲勋当选为党委书记。
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习仲勋认识到群众武装力量的壮大需要联合各种力量,因此,对当地的一些“绿林”武装、山大王以及帮会组织等去争取和改造的政策,使其逐渐成为红军力量的补充。首先,争取“绿林”武装。陕甘边界的子午岭和陕西黄龙山有多股土匪,其中不少人出身贫苦,是迫于无奈上山为匪的。对那些同情和倾向革命的,习仲勋都向其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革命道理,耐心做争取工作。对黄龙山的绿林武装,习仲勋积极采取团结、帮助、教育的政策。1934年夏,习仲勋派人上黄龙山做收编郭宝珊的工作,并及时送去慰问信和马匹等慰问品,在习仲勋、刘志丹等人的感召下,同年10月,郭宝珊在庆阳新堡宣布起义,参加了红军,再后来的革命战争中,郭宝珊也成长为红军的优秀指挥员。之后,一些土匪、帮会武装也接受了改编,壮大了革命武装力量。
习仲勋领导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令。内容包括实行自愿兵役制度、在赤卫队、少先队的基础上成立游击小组等这些政策和法令实行以后,收到了显著的成效。1934年冬至1936年春,边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扩红”运动,从1932年到1936年,仅华池、新正两县就有944人参加红军。[2](P.806-808)这一时期,陕甘边区的贫困群众自愿加入游击队、赤卫队,使边区的兵员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和发展。就当时边区情况来看,“陕甘边区人口约……,但壮年男人百分之七十已加入红军,儿童和青年则全部加入了儿童团和少先队,18至45岁的壮年则加入赤卫军,妇女百分之六十以上加入妇女代表会,不参与各种组织的只占极少数。”[3](P.1018)到1934年底,红四十二师的兵力扩大到2 000多人,各路游击区的游击队扩大到3 000多人,赤卫军也发展到5 000多人,红军的战斗力得到了新的提高。
廉政建设问题,事关老百姓利益的大事。廉政建设能否搞好,对于能否建立密切的党群关系至关重要。因此,习仲勋和苏维埃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使得陕甘边根据地呈现出军民一家,党群一心的和谐气象。
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过程中,习仲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保持了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本色,在生活细节上严格要求自己,同普通群众同吃同住,决不搞特殊。习仲勋爱吃荞面、爱喝小米粥,但他在每个农民家里,都与群众打成一片,群众吃什么,他就吃什么,绝不挑食。一次,一个农民为给习仲勋改善生活,做了一盘羊羔肉,习仲勋说:“在生活上不能给我搞特殊化,我也是从农民家庭走出来的人”,这个农民群众听后,感动地说:“你这个当官的和我们老百姓一样啊”。[4]习仲勋离开环县时,洪德一带的农民群众纷纷前来送行。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拿点好吃的,还有的农民群众拿着被习仲勋退还的皮大衣送给他,都被他坚决拒绝了。因此,习仲勋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和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他过去领导群众斗争时,常常遭遇极大的危险,然而每一次都是平安地过去了。因为群众掩护他,替他站岗放哨,替他隐藏得很好,而且几十里外的人专程去慰问他”。[5](P.321)
1934年10月,刘志丹、习仲勋等在南梁荔园堡的关帝庙里讨论成立边区苏维埃政府事宜,接到群众举报:“土地委员长张步清,贪图个人发家致富,自己开了许多荒地,还雇了几个雇工帮忙,群众都在议论哩。”[6](P.198)了解事情后,习仲勋立即组织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决定对张步青进行组织处理,撤销其党内一切职务,念其认罪态度较好,再三申请才保留其党籍。习仲勋也再三强调:“我们苏区,决不允许有一个贪官……”[6](P.198)苏区老百姓听到张步清被免职及处罚等消息,都奔走相告,纷纷称赞说:“习仲勋、刘志丹,个个是清官,走到哪里,哪里晴了天!”[6](P.198)
习仲勋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工作理念指导下,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大力加强苏区各项建设,保障了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基本权益,并且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廉洁公正的党和政府形象,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群众,组建群众团体,发动群众开展乡村斗争,推翻旧的乡村权威,建立新的乡村社会组织,从而捍卫了革命成果;深入基层,发展人民武装,壮大革命力量,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因此,他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开展群众工作的方法和路径,受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的充分肯定,被誉为群众工作的典范。正如西北局高干会期间党组织对他的鉴定:“他很懂得群众的情绪、习惯和需要。他是站在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来解决群众的问题,总是把群众的事情看做是自己的事情,而又设身处地替他们设想,设想怎样才是对的,尤其设想怎样对群众有好处,而没有丝毫的主观主义气味”。[5](P.320)因此,抗战胜利后,中央在遴选西北局书记一职时,毛泽东说:“要选一个年轻的同志担任西北局书记——就是习仲勋同志。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7](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