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

2018-04-01 04:33刘晓颖
世纪桥 2018年6期
关键词:经济生活建设

刘晓颖

(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生活,是以现实生活作为哲学的源泉,归宿是人的自觉性活动,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内涵

(一)构成“生活”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生活”的出发点是物质生活条件,马克思把生活的内容具体化为两种需要,即: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和人的繁衍的需要,这两种需要构成了社会发展中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一种需要是维持生命和生活的前提和可能,第二种需要是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生活是“人”的生活,人类创造历史的前提必须有“现实的个人”并通过繁衍生产他人的生命才能逐渐形成人类的社会,才真正构成人类的生活。

(二)“生活”是动态发展的

“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生产自己的生命,还是通过生育生产他人的生命,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1]人类创造“生活”的基本条件时,始终是“社会中的人”,人类通过劳动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社会的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和多方面的需求,在这些动力的推动下,人改变世界的能力也逐渐增强,这样就促使生活世界不断丰富并得以拓展,除了满足人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之外,进而产生了精神,交往等的需要,促使生活具有了多维性,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人类的文明性通过生活的历史积淀逐渐显示,人类通过改造生活世界或自身,来达到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因此,生活是动态发展的概念。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生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生活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的新高度,高瞻远瞩,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并且基于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的实践经验提出来的,这是党的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的一部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生活进行研究,有必要对这一论断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进行梳理。

(一)十九大之前关于生活的界定

社会的主要矛盾反映出人民生活需要的时代性特征,因此要研究人民生活的需要就要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时间,新生的人民政权得以巩固以及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我国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在党的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2]。这是对我国当时国情的科学界定。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这一表述是对党的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确认,这个提法一直沿用至十九大召开前夕,此时的生活主要物质和文化需求。

(二)十九大提出的“美好生活”

党的十九大是在经济稳居世界第二、政治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社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召开的,针对我国的新时代,党提出了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4]从人民角度来看,在物质文化生活已经基本满足了人民的生活同时,人民对生活的向往已经过渡到了新的需要,人民在稳定解决了物质财富和精神食粮的基础上,力求在政治生活上实现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在社会生活中享有有效的社会治理、安全的社会氛围、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在自然环境生活中与自然同享生命,通过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构建美丽家园。人类生活从此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和文化的极大丰富,人的自由和理性也开始在生活中得到高度关注。

三、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仍然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还有待解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实现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的重要视线仍然要聚焦到解决民生问题中。新时代民生需求包括更高的物质文化,并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需要,党肩负着新的重任。

(一)适应经济新常态,把握经济发展战略

解决民生问题首先得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支柱,因此,持续健康地发展经济是惠民政策得以实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适应经济新常态,我们就要认识到,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常态不只意味着经济增速放缓。要把握战略机遇,主要从“高质量发展”着手,优化经济结构,既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解决好人民群众从“有没有”转向“满意不满意”的需求。也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以此推动经济发展、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二)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

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以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作为核心任务来实现教育现代化。

首先要使教育的规模全面铺开、投入不断加大和基础设施不断更新换代,这样才能满足教育的现代化和人性化。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只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才能实现教育强国这一伟大目标。再次,要全面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受教育的差距,争取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增强人民对教育的获得感。

(三)把党的建设放在首位

政治属性是政党的第一属性,政治建设是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

首先,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史都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其次,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落实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以上率下、率先垂范,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再次,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集中统一。

(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第一,做好兜底保障工作。要全面完善救助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稳定提升救助保障水平。第二,要保持就业总体稳定。保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改革释放红利,简政放权与“放管服”相结合、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激发社会和市场的活力同时降低创业门槛。第三,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取得的更大进步的保障,十九大的召开,将“美丽”写入强国目标,预示着生态文明建设将迈入新时代。

首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的理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着力解决环境问题,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现代化社会。其次,坚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导向。将绿色和经济发展相结合,补贴种植果树木、变废地为林木的农民,淘汰落后的产能企业,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最后,要牢筑生态环境的制度。要想走好环保的“长征路”,生态保护体制也要理清方向和原则,要把生态系统的经营权和监管权分开,守住生态底线谋发展,构建有利的监管体系,加强政府、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高效环保约束监管体制。

无论是新征程,新责任还是新使命,我党始终贯穿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的美好生活的诉求作为前进的目标。只有实现了人民自由全面的发展,完胜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猜你喜欢
经济生活建设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