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红
(中共泰安市委党校、泰安市行政学院,山东泰安 271000)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以来,美丽乡村建设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文明新风培育”为目标,作为构建美丽中国的起点被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并且无论从实践推进层面,还是理论研究层面都得到了广泛重视。2013—2017年,我国连续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了美丽乡村建设问题。党的十九大又提出要按“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笔者拟在梳理以往研究动态和调研基础上,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行进一步探讨。
美丽乡村的概念是由我国首次提出的,目前国外还没有出现美丽乡村这一概念,国外对美丽乡村建设一般被称为乡村建设。就一般意义上的乡村建设而言,国外研究早于国内。其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美国学者约翰·弗里德曼(1898)提出了“农村都市”理论,该理论强调抓住中心乡镇、中心村,作为农村都市来建设,实现农村城镇化目标。英国学者埃比尼泽·霍华德(1902)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该理论强调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区域规划,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的城乡一体化等方面,重视对乡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旨在缩小城乡差距。恩格斯(1914)提出了“城乡融合”理论,认为只有废除旧分工,开展生产教育,共享福利,才能实现城乡融合,实现全体社会的全面发展。美国经济学家舒尔兹(1962)提出了农业与工业对国家的发展同等重要的理论,并强调人力资本对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应加大农村人才培养力度。加拿大的著名学者麦基(1991)提出了以区域全面发展为基础的城市化理论,强调城乡协调发展。
国内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实际上是对乡村建设研究的进一步延展。上世纪早期,梁漱溟和晏阳初对乡村建设展幵了系统研究。梁簌溟提出:乡村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几乎所有的文化大都从乡村的发展延伸而来。中国的根本问题在于乡村,应该从乡村入手,使经济、政治重心植入乡村,构筑一个全新的社会。晏阳初认为:进行乡村建设的重点是实施生计、公民、卫生、文艺等教育,并采用家庭、学校、社会等方式来进行乡村建设。建国之初,为了快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尽快摆脱贫穷落后面貌,我们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并为此实行城市优先,倾斜工业,牺牲“三农”的非均衡的发展路径。改革开放以来,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同时,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业低效,农民增收难,农村“空心化”日趋严重,农村“三留守”问题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凸现。这既影响社会和谐,又影响经济持续增长和质量提升。在此背景下,三农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十三届八中全会、十六届五中全会都提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八大提出美丽乡村建设,我国的乡村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而学术界对乡村建设的研究在这个时期也是如火如荼。郑向群等认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理论依据主要有: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农村多功能性理论、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等;池泽新等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工农城乡关系的战略转换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国外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观点及其借鉴、“拉美陷阱”及其启示等方面,提出了构建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依据。[1]
国内学者的研究一般都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意义、内涵、模式、现状、问题和对策以及国外经验借鉴等方面展开,尤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特别重视对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借鉴。概括提炼这些实践经验,对今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少走弯路,很有启示意义。
1.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制宜。村庄间地理资源环境差异大,民俗文化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实际决定了美丽乡村建设不能一个模式,不能一刀切。要坚持因地因时制宜,分类实施,多元化发展。
2.集中攻坚,久久为功。美丽乡村建设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必须集中攻坚。同时,美丽乡村建设是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决不能搞“大跃进”,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要扎实推进。
3.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目的是实现环境美、产业美、生活美、民风美在内的整体美。因此,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综合工程,需要坚持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化“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发展。要警惕生态至上主义、经济至上主义、政府至上主义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干扰。
4.各美其美,城乡融合。实践告诉我们,城乡不是对立物,乡村不是落后的代名词,城乡各有特点与价值,必须互动共荣、互补共赢、共生发展、交相辉映。要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必须以持续推进城镇化为前提。因为城镇化是区域发展的龙头。只有当大部分的农民将生产生活方式完全转移到城镇去,才能促进土地的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才有强大的产业支撑。因此,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应消除农民进城的各种障碍,加快城镇化进程,同时注重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以及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
5.整体联动,形成合力。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整体联动,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农民的主体作用和社会各方的参与作用,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合力。政府主导不是政府包办一切,政府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宣传引导、组织保障、部门协调、规划引领、财政支持上。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实施范围是广大农村,实施主体是千家万户的农民。美丽乡村建设要让农村更像农村,不能仅仅成为城里人到乡村休闲、旅游、度假的快乐“驿站”,而是要建成农民赖以生存发展、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提升农民幸福指数。因此,农民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角。要赋予农民对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建设、管理的决策权,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内生活力。此外,还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社会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在资金支持、技术与人才支撑、文化建设、乡村社会治理等资源整合方面的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近年来,全国掀起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高潮,涌现出了一批建设卓有成效的典范,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笔者以泰安市为例,在专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评估如下。
泰安市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标准化建设新途径,取得显著成效。《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内部参阅》对泰安市泰山区、肥城市、东平县生态文明建设、农村改革等工作给予了专门报道;《大众日报》、《大众网》、《齐鲁网》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泰安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成绩,产生了良好社会效应。[2]
1.坚持规划明方向。针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乡风文明、村务管理等,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实施了《泰安市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泰安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泰安市农业产业振兴计划(2018—2020)》、《泰安市乡村旅游专业发展规划》、《泰安市农村电商专业发展规划》、《泰安市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15项规划,形成了以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村庄布局等分规划在内的规划体系,为美丽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2.积极争取强保障。2017年,在用好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资金的同时,市财政列支1500万元专项资金,集中打造50个市级示范村。各县(市、区)采取预算安排、对上争取、项目支持、群众自筹、能人捐赠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最大限度地支持美丽乡村建设。2017年,全市共投入资金7500余万元,撬动社会资金3亿元;今年,全市争取省级财政资金2511万元,市财政列支2000万元,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
3.立足产业强支撑。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特色农业精品园区和标准化龙头企业建设,在着力抓好蔬菜、果品、花卉苗木、畜牧等十四大产业基础上,倾力打造泰山茶、泰山红葡萄酒、泰山螭霖鱼、泰山四大名药、泰山蜂业等新兴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了“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目前全市蔬菜播种面积208万亩,总产量810万吨;全市新植茶园3000亩,总面积达到4.5万亩,产量1770吨,产值8亿元;食用菌年产6万多吨,产值6亿元;葡萄种植面积达到万余亩,葡萄酒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泰山“四大名药”总开发面积达到2400亩。二是扎实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围绕现代种养业、精品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重点培育一批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领军型农业龙头企业。今年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0家,达到960家,其中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分别达到3家、35家和419家,新增销售收入35亿元,达到920亿元。积极推进农业、渔业、林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一带三环多片”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目前全市有8个乡镇获得国家级、省级特色小镇荣誉称号,19个乡镇获得省级宜居村镇荣誉称号;全市拥有国家和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56家,省级旅游强乡镇39个,省级旅游特色村87个,精品采摘园34个,星级农家乐300家。岱岳区里峪村、肥城市刘台村、东平县塘坊村和南堂子村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加快农村电商发展,完善人才培养、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培育“一村一品一店”新型农村经济业态。三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紧紧围绕优势主导产业,突出地方资源特色、品质特色、功能特色、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发展规划,多渠道整合资源,引导品牌发展合理布局,真正把品牌战略落到实处。目前,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三品”认证总数达到 603个,总面积达到389万亩;全市农产品地理标志总数达到11个,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个、省级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18个。
4.打造示范求突破。泰安市按照“抓点、带线、促面”的思路,实施精品村、风景线、示范区三级联创,有重点地选择一批自然条件优越、自身特色明显、交通相对便利、区位相对较优的村进行重点打造,形成了点出彩、线纷呈、面如画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景象。目前全市已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3个,市级示范村150个。今年,泰安市又争取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5个,打造66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各县(市、区)也都以沿路、沿湖区域、相关风景区周边以及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涉及村庄为重点,每年集中打造一批示范村,实现以点连线、以线带面,逐步覆盖全区域。
5.严格督导抓落实。建立全市美丽乡村信息平台,将全市3361个村按照A、B、C、D分类,实行菜单式管理,分类制定转化方案。联合市直有关部门,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式,深入县(市、区),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现场督导检查,将检查结果予以通报。制定《美丽乡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科学合理分解今后3年任务,确保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任务目标。
1.思想认识不到位。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但部分基层干部对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重大意义和内涵认识不足,工作主动性创新性缺乏;把美丽乡村建设简单化,有的基层干部认为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让村民集中居住和建新房、筑新路、修广场,“涂脂抹粉”作表面文章。有的村民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的事,群众只是配角,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2.规划引领不够。以泰安市为例,美丽乡村建设虽然创建了一些示范村、特色村,但真正有魅力、吸引人的精品村还是不多,很大一个问题是规划引领不够。一是照搬城市模式。把乡村规划等同于城市规划。二是缺乏对规划的尊重。重建设轻规划,认为规划是“纸上谈兵”,没有意识到规划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部分项目建设规划频繁变更,存在规划建设脱节的现象。三是有些村庄规划标准偏低。前期规划编制中普遍存在着自上而下的编制方式,当地群众参与不充分,规划缺乏人文特色、乡土气息,使村民很难产生满足感和归属感;规划人员缺乏对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环境的尊重,没有充分调查,造成规划脱离实际、起点不高或不够全面。
3.投入不足。美丽乡村建设涉及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等,是一项长期投入的大工程。以泰安市为例,目前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是财政资金和上级项目占据大头,社会资金投入较少。而部分乡村集体经济薄弱,乡村自筹投入基本上是一句空话。投入不足,导致美丽乡村建设进展缓慢。
4.缺少产业支撑。如果没有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即使规划的再大,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建设的再靓丽,也会变成空心村。调查发现,泰安市美丽乡村建设普遍缺乏持续有力的产业支撑。产业基础弱,地域优势不强;品牌少,科技含量不高;三产融合发展格局未形成,产业规模效益不明显,壮大村集体经济和促农民增收压力较大。
5.环境问题突出。以泰安市为例,近年来,通过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市乡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得到极大改观,但群众的环保意识、文明素养等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群众多年养成的一些乱排污水,乱扔垃圾、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生活陋习还没有改变,造成环境脏、乱、差;建成区的设施维护、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等方面还缺乏长效管护。此外,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的土壤与水体等面源污染仍较严重。
6.文明乡风不浓厚。一是文化传承欠缺。在城镇化进程中,原有的乡村文化在不断的以城市文化为中心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逐渐消失,农村文化独特性的根基正在动摇。一些富有特色的农耕文化、生态文化、民居文化由于人力、财力所限未能得以深入挖掘发展,一些优秀的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抢救、保护和利用,一些特色文化内涵需要进一步丰富。二是农村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部分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健康的精神追求、艰苦创业精神、遵纪守法的思想。有的地方陈规陋习根深蒂固,赌博、红白喜事盲目攀比、搞封建迷信成风。
7.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全面统领、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美丽乡村建设大格局尚未形成,导致很多项目难以有效衔接,资源、力量难以整合。村民自我建设、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等长效自治机制尚未建立,进入“治理—反弹—再治理”的怪圈,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美丽乡村建设是国家所推、现实所需、群众所盼、大势所趋。各地应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以及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人文美“四美共建”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要树立规划先行、无规划不建设的理念,健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标准体系,并将标准化工作嵌入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二要充分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和长效性。按照一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谋划、适度超前地搞好市(县)域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多员参与的规划理念,尤其要尊重专家和群众的建议。三要加强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机衔接,做到布局合理。四要立足实际、客观分析、分类实施。不能照搬城市的建设模式,必须从村庄实际出发,着重体现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对乡村文化的尊重、对农民生活习惯的尊重及对可持续发展的尊重,立足现有的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地形地貌,精心规划,凸显特色,避免千村一面。
因地制宜抓特色。积极探索和挖掘各地的资源条件、环境优势和人文特色,凸显、放大特色,培育一批有较强区域特色、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
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无论是“一产接二连三”,还是“一产跨二进三”,都是通过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三链重构”,突出龙头企业、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三大重点”,大力推动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四型发展”,最终做到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形成农业农村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
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生态农产品。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制定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加大力度培育农产品名牌、文化品牌、乡村旅游等品牌。加强对企业、农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等品牌创建主体的培育,引导其以质量和安全作保障,下功夫做好品牌强农的大文章。要鼓励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对特色农业进行深度开发,帮助农民合作组织与中小农业企业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系机制,形成打造农业名牌的利益共同体。
打造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立足乡村本土,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产业发展人才;吸引支持企业家、专家学者、科研人员、技能人才等返乡投资兴业或支农。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要以城镇化减少农民为前提。各地要充分发挥县城、中心城镇的带动作用,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富民产业、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传承保护历史文化等有机统一起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改路、改电、改校、改房、改厕、改水、改暖“七改”要求,把主要精力放在补短板、强基础上,全面提升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水平。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保证农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加快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文化遗产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推动乡村各方面建设协调发展。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处理好乡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展绿色生产,深入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计划,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减量化农业技术,加快土地改良修复,确保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开展规模化沼气工程,提高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合理布局乡镇和农村社区污水处理设施,引导城镇和各类园区周边村庄接入城镇污水管网。
培养新型农民、培育文明乡风,这是美丽乡村的灵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爱诚孝仁“四德工程 ”,深入开展文明乡镇、文明村居、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让思想道德建设融入农民群众日常生活。组织实施“思想强农”工程,利用文明一条街、文化墙、宣传栏、道德讲堂、儒学讲堂等阵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加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节俭养德等方面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入脑入心。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和传承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资源,完善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力度,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民俗生态博物馆、乡村博物馆、历史文化展室、民俗旅游特色村,使乡村成为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精神家园。
推动农村移风易俗。立足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抓教育、抓典型、抓宣传、抓监督,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要本着“文明节俭、群众满意”的原则,推进婚事新办和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破除封建迷信,反对盲目攀比。推动形成辛勤劳动之风、节俭节约之风、诚实守信之风、孝老爱亲之风。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基层政府与群众充分认识到,美丽乡村就是依托农村的空间形态,注重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以及“产业美、生活美、生态美、人文美“四美共建”的有机结合;是实现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农民幸福指数的美好家园;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础和保证。通过舆论环境的营造和人们认知理念的提升,激发基层政府特别是广大农民建设美丽家园的强烈愿望,使投身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构建乡村治理多元治理新体制。这是夯实基层基础,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固本之策。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形成治理有序的规范体系。
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项目整合、招商引资、社会帮扶、农民自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公共财政要向“三农”倾斜,确保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相适应。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乡村。要把中央关于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落实好,用所得收益支持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政策和市场化手段,在发挥农村商业银行支农主力军作用的同时,引导邮储银行、城市银行等,加大农村信贷投入力度,简化流程、丰富品种,提高乡镇网点布局密度。引导农民增强信用互助,破解农业乡村发展的资金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