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苏区研究述评
——基于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V

2018-04-01 02:14蒋祥春
世纪桥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主题词苏区文化

蒋祥春,赵 彬

(井冈山大学图书馆,江西吉安 343009;吉安市新村小学,江西吉安 343009)

一、引言

苏维埃时期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而在这特殊历史时期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则有其特定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对于苏区的学术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近十年来,苏区研究领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新史料的挖掘方面;二、新研究方法的运用;三、新的研究视角的出现;四、新研究领域的开拓。本研究试图找到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从客观数据上来挖掘其热点和共性。

二、研究工具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美籍华人教授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V软件来分析数据。CiteSpaceV是一款基于JAVA环境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工具。利用该工具可以直观的展示某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脉络及趋势。可用来分析研究领域的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主题词共被引网络,突变词分析。本文用CiteSpaceV分析近十年来国内苏区研究期刊论文数据,绘制苏区研究知识图谱,分析研究热点与趋势。

(二)数据来源

苏区研究最新成果大都会以期刊论文的形式体现。所以本研究指采用期刊网络数据库CNKI中的数据为研究对象。检索主题词为苏区研究OR苏维埃研究,时间跨度2008-2017年,检索时间2018年1月30日。通过对检索结果的数据清洗,排重,共得到1283条记录,以referworks格式导出数据备用。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一)数据处理

把上面得到的1283条数据导入CiteSpaceV,完成数据格式转换后,设置运行参数,time slice时间切片设置为一年,网络节点类型选择主题词和关键词,将阈值设置为TOP20,运行该程序,即可得到关键词聚类图谱。节点代表关键词,节点之间的连线粗细代表关键词之间的共现程度。

如果将网络节点类型设置为关键词(Key Words),将主题词类型设置为突现词(Burst Terms),图谱显示方式设置为时区视图(Time Zone),则可得到苏区研究前沿时区图,图谱中每个时区对应该年代中的主题词,连线体现了各主题词间的联系。展示了近十年来苏区研究前沿的演进过程。

(二)研究热点及分析

根据关键词共现图谱和研究前沿时区视图,可提炼出近十年苏区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领域及其演进关系。

1.苏区政权建设研究

苏区政权建设研究主要体现在政权性质及其组织形式,这种临时政权所起的积极作用及消极作用,以及对未来政权建设的启示;苏区的法治建设、民主政治建设;苏区廉政建设以及选举制度。张玉龙博士认为,苏维埃国家政权执行的这种“县”“区”“乡”的政权形式,是一种“中国式”“革命式”基层政权模式,这种模式既不同于国民党的“县”制和基层保甲制,也不同于苏俄的地方苏维埃制。但是这种制度保证了巩固和稳定了国家政权,保证了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对广泛的民众动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P.25-26)何志明,李万斌认为,共产国际对苏区政权始终关注并施加影响。苏区政权在其影响下,附带了明显的军事化特征。这种军事化政权保证了军队高效化运作,为后来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却阻碍了各级党团组织的发展,使得干部匮乏,难以持续有效的培养干部。[2](P.49-59)陈松友,潘丽萍认为苏区政权对于今天的国家政权建设,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仍有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始终关注民生和人民利益;厉行节俭的干部作风;提倡反腐倡廉;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3](P.8-11)

2.苏区经济建设研究

苏区经济建设研究始终应抓住两条主线。首先,苏区处于敌人的严密封锁之中,经济建设是在恶劣的大环境中求生存;其次,苏区处于农业生产为主的区域,必然执行以小生产为主的小农经济。正是基于这两点,苏区政府把稳定和巩固红色政权作为开展经济建设的首要条件;把农业生产放在发展苏区经济的第一位。所以余伯流对苏区经济思想归纳为八点,[4](P.67-73)除了主导地位的农业生产,苏区坚持多元经济并举的政策,发展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营经济。同时发展根据地对外贸易,搞好商品流通。建立中央财政体系,厦大历史系王明前在《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2期撰文认为中央苏区财政体系的建立,经历了一个从初创到建立再到完善的过程,对于稳定货币政策,防止通货膨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井冈山大学刘义程博士则认为动员广大群众参加经济建设,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执政党改善民生的基本执政理念。[5]

3.苏区军队建设和反“围剿”研究

对于苏区反“围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胜利的原因及总结胜利的意义上。万建强在《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上分析了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的原因,归纳为:正确的战略方针;充分的政治动员;灵活的战术运用;有力的群众支援。充分挖掘了胜利的意义,总结反“围剿”作战的宝贵经验,奠定了红军作战原则的基础,包括“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不打无准备之战,做到慎重初战,首战必胜。余伯流同样认为,一、二、三、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归功于正确的战略战术方针,归功于红军统帅们的非凡韬略和英明决策。[6]谭献民认为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与是否坚持毛泽东群众运动理论密切相关。[7](P.45-50)

4.苏区文化研究

在文化资源匮乏和基础设施薄弱的恶劣环境下,苏区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在教育、文艺、新闻出版、标语美术、卫生、体育和科学等方方面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对苏区文化研究的成果不能仅仅满足于资料的罗列,而应把它放在中国文化大变迁和先进文化建设的宏观背景下。陈始发认为,[8](P.90-93)苏区文化研究首先要明确界定苏区文化的内涵,其次要深入挖掘苏区在文化领域重大举措的历史意义及借鉴作用。在另一篇文章《中央苏区文化研究再思考》中[9],陈始发认为深化苏区文化研究要基于以下五点:一是理清苏区文化内涵,二是梳理苏区文化发展脉络,三是转化视角,四是拓宽视野,五是创新研究方法。总结苏区文化的历史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战略上的高度重视;理论上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的一致性;行动上动员广大群众;业务上依靠专业人才。

5.苏区历史地位和苏区精神的研究

石仲泉曾在2009年12月第三届全国苏区精神研讨会上呼吁“全国苏区应唱同一首歌:苏区精神”。因为苏区人民为中国革命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不应被历史遗忘,而目前对于革命精神的宣传中恰恰没有苏区精神。石仲泉曾将苏区精神的内涵表述为5句话40个字:即星火燎原,信念坚定;反对“本本”,开拓进取;执政为民,争创第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无私奉献,不怕牺牲。对于苏区精神的历史地位,学者王检生把它归纳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立身之本、胜利之源、执政之基、发展之宝。所以,苏区精神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不可磨灭。首先,苏区精神凝聚了民心,建立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其次,树立了共产党人执政为民,一心为公的光辉形象;第三,形成了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科学态度;最后,铸造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所以,苏区精神顺应了时代潮流,对于现当代价值观有着极大的意义和指引作用。

四、结语

近十年来,苏区研究一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研究成果不断增加,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史料的挖掘有限,停留在对史料的静态分析上,不能深入分析、揭示其本质;研究方法的创新力度不够,苏区研究不应停留在革命史研究的范畴,而应利用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充实到苏区研究领域中来。所以,苏区研究未来发展方向一方面要继续挖掘新史料,寻找新的证据;另一方面要创新研究方法,利用其他学科的成熟的研究范式,在时间维度上,打通苏区史与民国史,在空间维度上,把苏区与白区放在全中华民国的棋盘上,分析比较其表象下的深层次的社会根源。

猜你喜欢
主题词苏区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苏区创业致富人
谁远谁近?
《老年医学与保健》2017年第23卷主题词索引
任弼时与湘赣苏区的“肃反”
我校学报第32卷第5期(2014年10月)平均每篇有3.04个21世纪的Ei主题词
我校学报第32卷第6期(2014年12月)平均每篇有3.00个21世纪的Ei主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