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黎悦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各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联系更加紧密,在共产主义信仰缺失、精神缺“钙”的情况下,部分高职大学生受到利益的诱惑,出现了轻视诚信道德观念,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要坚定文化自信,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1]“诚信”是构成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之一,“诚信”教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立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探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如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从校园诚信教育的传统文化理论、制度文化和环境营造等方面展开,强化高职大学生诚信意识和行为的养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对高职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诚”和“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伦理道德要求,诚信思想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经历了漫长的萌芽阶段后逐步形成,并且取得了蓬勃发展,在近代得到弘扬和完善。当前社会诚信思想的“诚”主要包括真诚、真实、诚实等含义,“信”是指信任、可靠、信赖、信誉等内涵,与西方社会学研究中常常使用的概念“信任”相区别,主要是西方传统伦理文化中重视诚信思想的工具价值,强调社会诚信教育。我国传统伦理文化中侧重强调个体的诚信道德修养,对社会诚信管教有所忽略。“诚信”内涵应该包括个人诚信道德品质以外的政治诚信、经济诚信和文化诚信等。人们对诚信存在内在的理性选择,良好的社会信任尤其无法摆脱社会规范的影响,这是人们进行理性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现代社会诚实守信视为道德品行的基础,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人最重要的品质和道德规范。自古以来君子把诚实守信视为自己的第二生命,喻为“立身之本”、“进德修业之本”。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诚信史料,“诚”和“信”在古代是两个相互区别、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概念。古代大量的儒家著作中,“诚”经常与“实”等词连用,“信”经常与“忠”等词连用。在先秦时期“诚”就已经是哲学和伦理学的重要范畴,它既代表事理、物理,又体现特定的伦理原则和人的品性。[2]“诚”指的是诚实、真实、忠诚、实在。“信”是古代祭祀先祖和上天时不敢妄言,真诚不欺,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在儒家思想中“信”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信”强调的是对誓言的遵从和对相关规则的严格遵守。孟子认为自然世界最根本的法则就是客观真实,应当努力使自己做到客观真实是做人的基本法则,他认为做人必须严格遵循“诚”的原则,追求“诚”是君子的处事原则和人的本性。《中庸》对“诚”做了较为完整而全面的论述,构建了一个以“诚”为核心内容的道德体系,提出了“君子诚为贵”的思想,认为有“诚”方能备德,无“诚”则必失德。世界上没有极端真诚而不能感动别人的事情,反之亦然。“诚”与“信”意义相通,诚与信互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诚实无欺,真实不妄。《大学》中这样论述诚信“所谓诚其意者,勿自欺也。”[3]《易传》中提出诚信为“修诚立其辞。”《中庸》这样描述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以诚为贵。”[4]重点强调“诚”和生活息息相关,君子把“诚信”视为最高贵的品质。《论语》中记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5]人如果丧失了最基本的信用或不讲信用,肯定会一事无成,难以立足,强调对誓言的遵守和对规则遵从的重要性。《论语》中记载:“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6]进一步提高了诚信的重要性,认为诚信与国家兴亡有着重要的关系,认为国家的政权只有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才能长治久安,否则国家就离灭亡不远了。《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7]认为人与人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对促进社会安定与生产发展有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诚信史料为习近平新时期诚信思想的形成提供肥沃的土壤。习近平同志把“政治诚信”、“经济诚信”、“制度诚信”和“文化诚信”等贯穿于管党治党、治国理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之中。习近平古典文学素养深厚,在系列讲话中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挥洒自如。2012年12月他在广东视察时指出“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习近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喻成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强调中国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必须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克服精神上的迷茫和困惑。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8]在反腐败斗争中强调“苍蝇老虎一起打”与传统文化“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脉相承,食品安全思想“舌尖上的安全”与“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无缝对接,“打铁还需自身硬”更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传承和发展。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9]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中公民个体层面的价值准则就包含“诚信”准则,突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性。
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诚信文化的同时,习近平根据我国的国情创新新时期诚信文化,做到传承和创新的有机统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诚信思想理论。习近平新时期的诚信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严和实”,在“三严三实”党员干部教育活动中,诚信成为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把忠诚党的事业作为中国共产党员的基本政治品格,要求党员干部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二是“亲”民思想,习近平在扶贫工作中深入贫困山区,关心贫困地区百姓的生活,采取一系列措施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实际行动帮助百姓脱贫致富,赢得人民的信任和爱戴。三是责任担当,党员干部必须要勇于担当,在具体的工作中把诚信落到实处,通过“八项规定”和“四风”整治得到全面有效的贯彻落实。
诚信的出发点和结论都是要做诚实和守信人,这是中华民族高尚道德的根本准则。诚实是一种传达真实信息的行为,它既讲究人的内在修养,又注重人的外在表现。因诚而取得别人对他的信任,因信融合人际间的伦理关怀。诚实是基础,守信是升华,二者相互补充,辨证统一。诚信既是诚实与守信的个人道德品质;也是个人诚信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既要重视诚信的道德价值,更要重视社会诚信伦理和诚信原则的法律精神。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德育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加强学生传统文化理论教育,改造学生的校园生活环境,建设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全覆盖的宣传平台,大力开展诚信实践教育等方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文化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通过受教育者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坚持习近平同志“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思想为指导,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诚信观,坚持习近平新时代诚信思想为基本的原则,把诚信思想融入新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强诚信理论武装,推动诚信思想在大学生中入脑入心。首先要确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牢固地位,牢记习近平强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发展新时期诚信文化理论,延续中华民族的“根”,护好中华民族的“源”。二是要去粗取精,深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文化,把传统诚信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对传统诚信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创造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特色诚信文化,使其焕发新的活力,服务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改革和创新全过程。在中国进入习近平领导的社会主义历史新时期,大学生应当成为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者和倡导者,以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诚信文化为主线,融入大学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诚信道德文化渊源对于加强高职大学生诚信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引导作用。在中华经典文学书籍中,《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文献,记载了丰富的古人先贤关于诚信思想的论述,在西汉时期,“信”被列入“三纲五常”体系之中。尤其是在儒家学说中,孔子及其弟子,留下了较多的关于诚信思想的记录,诚信被儒家学说视为“立身之本”,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是一个社会道德建构的基础,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前提,语言和行动保持一致是人际交往的最基本准则,是一种相当于社会契约式的可靠保证。在诚信教育活动中,要充分挖掘古典文献中的名人名言,详细介绍名人的诚信理论或诚信教育理论,通过经典的典故来吸引学生,逐步培养他们的诚信观念,同时要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言必行,行必果”等理论深化,使学生耳濡目染,通过反反复复的潜意识影响接受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典章制度为校园诚信管理和考核制度提供了借鉴,高校可以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做法,按照教育部2003年下发的《关于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刹住高等学校考试作弊歪风的紧急通知》、2004年下发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2013年下发的《关于开展高校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大学生诚信行为管理办法》、《大学生诚信标准》、《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必依、违规必究、执章必严”。强化诚信规章的执行力度,对于校园内出现的失信行为应该不分大小、轻重普遍重视,小的以口头警告和说服教育为主,并做好相应的违纪情况记载,对于考试作弊、购买假冒证书等行为应从重从严处置,应通报的通报,该处分的处分,取消学生当年的评优评先资格。尤其是在贫困生资格认定、国家奖助学金申请和助学贷款等工作中出现的虚假瞒报行为要予以重点防范和治理。通过诚信规章的执行,让不诚信行为得到应有的惩罚,为其他同学起到反面榜样的警示作用,强制其他同学接受诚信要约,提高学生的诚信自觉意识。
“孟母三迁”的典故充分说明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环境中贪污受贿、经济诈骗等不诚信行为的负面影响对校园诚信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反作用,要高职学生养成诚信行为,需要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通过环境的影响把诚信准则落实到学生具体的学习和生活中,尤其要在思想观念中树立不诚信行为是道德低下的观念,把诚信作为一种高尚的品德来追求。通过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报、橱窗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诚信思想,进一步宣传政府廉政爱民,依法行政,大力推崇“以诚为本”的商业道德,舆论形成强大的声势,逐步形成传统诚信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校园环境。使学生自觉杜绝弄虚作假,诚信行为受到青睐,让坑、蒙、拐、骗、偷的行为必定成为历史,依法治国、文明经商、诚信经营将成为主流观念。校园诚信文化环境必定让学生深刻感受诚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学生的品德提高发挥重大作用,诚信教育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抓好“两课”主渠道的诚信教育工作,是做好高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关键。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诚信内容融入“两课”的课堂教学,使“两课”真正担当正面教育和引导的主阵地,成为塑造学生诚信品质的主要抓手。首先要加强“两课”课程内容设计,要把诚信内涵巧妙和恰当的融入课程,在充分研究和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寻找诚信教育的切入点,将诚信教育的内容自然的渗透在教学中,向同学们介绍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功能,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更要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实际情况展开讲解,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诚信的内涵和作用,不断强化对诚信的认识和理解,潜移默化的融入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之中,彻底扭转不诚信的思想和观念,从而真正实现学生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帮助他们养成诚信的行为习惯,提升诚信水平。
加强大学校园的诚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让学生熟读和背诵《论语》、《道德经》和《大学》等文献中的经典篇章,学生只有耐心静气地品读经典诗文的词句,才能逐步深入理解古典文献的诚信内涵,自觉汲取养分,形成诚信观念,转化为大学生的实践行动指南。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以外的第二、第三课堂诚信教育功能,通过开展校园“诚信经典文献”书目征集活动,举办“诚信”为主题的各类实践教育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安全教育、征文比赛、微电影竞赛、知识竞赛、报告会等活动,开发和设计传统文化诚信专题教育网站,建立传统诚信文化视频学习资源库等,鼓励学生开展诚信自我教育活动,将诚信要素进行分解,有针对性的融合。使诚信的内容更加贴近普通同学的日常生活,这样诚信教育内容就容易渗透到学生的方方面面,拉近学生与诚信的距离,在不设心理防线的前提下,降低了学生对传统诚信文化的反感意识,取得更佳的教育效果。在持续的诚信活动教育中让学生亲身体验诚信给个人和集体带来的益处,逐步完善高职院校的诚信教育体系。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要通过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多层次、全方位的校园诚信教育活动,完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全覆盖的诚信教育体系,丰富诚信思想内涵,抓住“两课”主阵地,通过培养学生的诚信行为,引导学生树立牢固的诚信有益观念,逐步扭转大学生的诚信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