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做好“五个振兴”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2018-04-01 02:10仇丽萍黄金旺
三晋基层治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党组织人才农村

仇丽萍 黄金旺

(中共东台市委党校,江苏 东台 224200)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讲话中首次提出的“五个振兴”科学论断,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主攻方向、工作重点和实践路径,抓住了乡村发展的“牛鼻子”。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在“五个振兴”上下足功夫,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好“五个振兴”,以量的积累实现质的突破,确保高质量地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一、做实做好乡村产业振兴,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的经济实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内容多、任务重,应全面协调推进,但关键是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2]只有产业兴旺了,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有机统一;只有产业兴旺了,亿万农民才能就业增收,安居乐业才有可靠保障,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3]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村基层组织才有威信,干部说话才有人听。所以,要紧紧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突出位置,围绕产业兴旺下功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4]提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的经济实力。

(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从过去主要依靠拼资源、拼投入、追求产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尽快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集约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质量兴农。[5]要调整好土地种植方式,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综合利用等科学技术,让疲倦的耕地休身养息,积蓄后劲,由瘦变肥。

(二)创新农业经营模式

要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经营模式,通过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轨道,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形成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6]要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创新发展新业态,充分借鉴融合、跨界、协同发展等创新模式,突出“现代农业+”业态创新,比如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现代农业+健康食品等。[7]要充分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再造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大幅拓展农业增值空间。要探索普惠式发展模式,创新体制机制,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完善利益链,让小农户在产业融合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8]

(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创新农业经营模式

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加强农业科研人才培养,稳步推进产学研项目的实施,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速度,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推进作用。[9]要用好高校、科研院所技术优势,加强重点品种良种培育等科技攻关和农技推广,让科技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主引擎。[10]要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智能化水平,加快“机器换人”进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11]要通过科技创新、科技进步、科技水平的提升来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减少国际市场、进口农产品的压制和冲击。[12]

(四)强化协调服务功能,鼓励支持创业兴业

要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在财政、场地、税费金融等方面鼓励支持外地企业家、能人和返乡人员创业兴业。要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企业登记、贷款融资、税费减免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乡村领导干部要挂点联系结对帮扶,全程跟踪协调解决问题和困难。

二、做实做好乡村人才振兴,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是重要的支撑。进入新时代,广袤的乡村大地万象更新,呼唤各类人才策马奔腾、大显身手。[13]但是,一个共知的事实是,在广大农村,除少数发达富裕地区乡村外,普遍缺少各种类型的乡村振兴人才。江苏是一个经济发达省,但是据统计,江苏务农劳动力尚有1270多万人,平均年龄达到54.2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不足10%。[14]在这种极其不利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呢?

(一)大力吸引外来人才

“中国第一村”——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的发展,各类外来人才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为了吸引外来人才,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力排众议,一方面进行用人改革,提出不分村民或外来职工,一律“同工同酬、一视同仁”,能者上、庸者下。[15]另一方面进行股份改革,在保持集体控股的基础上,村集体拿出更多股份用于吸引各方人才,让外来优秀人才通过合伙人制、股权激励等形式分享华西的红利。[16]如今,华西村企业高管中,39%是外来的,中层干部中59%是外来的,员工队伍中超过92%是外来的。[17]

(二)用好用活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都身怀绝技绝活,往往是传承技艺的巧匠,带领群众致富的能人,[18]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宝贵人才资源。面对求贤若渴的人才需求,我们要进一步更新人才观念,摒弃简单唯学历、唯职称的思维定势,树立“有用就是人才,人才就在身边”的理念,重新审视和发现乡土人才,用好用活乡土人才。[19]

(三)推动新乡贤回归

近几年来,随着乡村的发展进步,出现了由农民进城的单向流动向农村人和城市人双向流动的变化趋势,由此带来了“新回乡现象”。有研究指出,未来将有五类人下乡:新告老还乡者或回乡的新乡贤,返乡养老与创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学生,城市人到乡村养老和从事乡村产业经营,海外华侨同胞寻根回乡。[20]这些人视野开阔、见识广博、资源丰富,他们的回归将带来人才、资本、信息、技术和文化的回流,直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繁荣和治理现代化。[21]我们要抓住正在升温的新回乡机遇,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拥抱乡贤回归,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制定鼓励乡贤回归的政策体系,给机会、给荣誉、给地位、给保障、给政策,掀起新时代“上山下乡”热潮,[22]让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发光发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对农民进行素能培训,组织引导他们加强学习,是解决乡村振兴人才缺乏难题的重要措施。要通过请进来指导讲课、走出去参训跟学、技术能人传帮带、鼓励引导自学等多种方式方法,提高农民的素质能力,培育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2015年,江苏省华西村从100多名华西子弟中挑选出7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大学生远赴日本,学习水稻种植技术。[23]从育苗、插秧到施肥、加工等各个环节,7名华西新农民发扬工匠精神,一丝不苟地将学到的本领带回华西。[24]2016年,在首届“公正杯”江苏优质稻米暨品牌杂粮博览交易会上,“华西村”牌大米荣获“江苏好大米十大品牌”金奖。[25]如今,华西村已建立1000亩高品质稻米种植基地,该基地正在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26]

(五)借脑引智

在乡村振兴人才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借脑引智的办法来解决。这种办法可以做到人才虽然不为我所有,但可以为我所用。这种“一才多用”的办法能够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作用,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一是建好农村“智力库”,引导各类人才聚焦农村、服务农村。[27]二是探索推行“岗编适度分离”机制,引导农业科技人员更好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技术服务。[28]三是进一步探索完善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机制,增加投入,促进人才的多样化,完善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带动更多的科技成果下乡。[29]

总之,要通过各种政策制度的安排和创新做法,让那些外来人才、善经营的“农创客”“新农人”、懂技术的“田秀才”“土专家”等,都能在广袤田野上精彩绽放,[30]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三、做实做好乡村文化振兴,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马克思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人们生产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3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32]乡村振兴既要有产业的兴旺,更要有文化的繁盛,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只有文化繁盛脑袋富了,才能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城市驿站是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连接点,是社情民意上传下达的重要渠道,担负着收集群众意愿、解决群众困难问题的重要职责。”永济市委组织部部长卫增辉说。

(一)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阵地和平台,必须全面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广场和活动室、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大院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推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

(二)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命脉。[33]乡风文明作为反映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确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34]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35]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宣讲教育,提高村民们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积极围绕勤劳致富、维护公益、重礼守信、遵纪守法等内容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农民群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摈弃封建迷信、铺张浪费、厚葬薄养、吸毒赌博、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形成勤俭节约、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爱护环境、热爱国家的良好风尚。[36]要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农民讲习所等群众自治组织和村规民约、公序良俗的教化约束作用,抵制歪风邪气,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37]

(三)继承发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反映了无产阶级理想信念,强调奉献、牺牲、拼搏等价值取向。[38]红色文化是鼓舞、激励人们艰苦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推动红色薪火代代相传,采用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革命文化;要理直气壮地让年轻人懂党史、知革命、念党恩、怀初心;要根据不同的受教对象,选择不同的课题、设置不同的内容、运用不同的模式,真正实现从认知到践行的转化。[39]

(四)深入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充分发挥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教化作用

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华文明的根。要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更好地发挥乡土文化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40]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引领。

四、做实做好乡村生态振兴,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实做好乡村生态振兴工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

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以破坏和牺牲蓝天、清水、绿山等美丽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的高增长。要持续抓好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抓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要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措施,让绿色生产方式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明底色。[41]

(二)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推动乡村生态振兴,除了要坚持绿色发展,还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42]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提高农民群众生活品质;要深入推进河长制湖长制,保护河湖水体健康;全面治理生活垃圾,要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智能转运、环保处理做法;要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四好农村路”“气化农村”建设,发展集中供水等等,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一张蓝图干到底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长远的历史任务,短期内是不可能见大效取得成功的。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既干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办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让绿色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远离政绩工程、形象工程。[43]

五、做实做好乡村组织振兴,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靠谁来具体组织和推进的问题。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推进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也在党。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担负着重要的职责使命。[44]如果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农村党员作用不发挥,乡村必然难以振兴。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把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

(一)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强战斗堡垒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领导力量,要把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要通过党员个人自荐、群众评荐、村组织推荐、乡镇干部举荐等方式,把思想政治品质好、带领致富能力强、组织协调能力优的人选入党支部班子。[45]要下大力全面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严格按照“三会一课”制度正常开展党的组织生活,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以自我革命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担负好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职责,带领群众完成任务,发挥好堡垒功能,把群众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要加强农村党小组建设,充分利用党小组灵活便捷的优势,帮助农民找出路、兴产业、谋发展,使党的领导真正延伸到基层的“神经末梢”,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扎实开展。

(二)选准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

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头雁”、关键人物和核心动力源。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关键的关键是选准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大力实施“头雁”工程,把选准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作为首要任务,把那些政治素质强、能力素质过硬的党员干部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要对所辖村党组织书记的素质能力情况和履职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分类精准施策,引导帮助他们提升政治素质和业务本领,统筹选派、统筹管理、统筹使用优秀党员干部到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46]对那些年龄偏大、思想老化、能力欠缺、“涛声依旧”的村党组织书记,要坚决调整下来。要把农村党组织书记素质能力提升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加强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和现代农业、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实用技术以及民主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教育,促进农村党组织书记能力水平提升。[47]

(三)建强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党员队伍必须合格过硬。党支部要担负起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职责,帮助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和本领能力,引导广大党员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示范作用。支持和鼓励在外党员带头返乡创业兴业,带领乡亲增收致富。党员要带头移风易俗、节俭办事、树立文明乡风。要加大农村党员培养发展力度,尤其要将那些年纪轻素质好的农村青年培养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的活力。要把更多职业农民、致富能手和优秀员工培养成为党员,把更多党员培养成职业农民、致富能手。

(四)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振兴带动其他村组织的振兴

党章明确规定,“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工作”。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坚持党在农村领导地位的内在要求。[48]推动乡村组织振兴,还要在村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建强村民委员会班子,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大业。

“五个振兴”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构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关键要素,体现了乡村振兴五个方面的总要求,契合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党的建设。在推进“五个振兴”的实践中,我们要坚持系统思维,注重五个振兴之间的协同性、关联性、整体性,既要坚持“五个振兴”一起抓,五个方面都要硬,也要突出各自特色、各有侧重,做到统筹谋划、综合施策、[49]协同推进、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确保如期圆满地完成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

猜你喜欢
党组织人才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人才云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