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语境下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

2018-04-01 01:22王家洪
世纪桥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全球化语境

王家洪

(贵州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 550003)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交流和文明冲突的日渐增多深刻影响了各国的民族文化发展和时代文化走向。从文化发展趋势看,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并不是完全对等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始终占据优势和主导地位,并在文化交流、碰撞和融合中形成全球化的西方话语专制。在这种时代语境下,应当将民族文化安全置于国家安全的战略地位,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容应对西方文化专制和话语霸权,不断推进民族文化创新发展,以更好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一、全球化及文化全球化

全球化是资源、信息、文化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配置和融合的过程,它具有促进对外贸易、降低生产成本、建立国际市场等功能。全球化的发展解构了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壁垒,消解了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障碍,并以新鲜的文化元素创造出崭新的世界文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逐步延伸至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等领域,全球化的内涵和本质变得越来越丰富,深刻影响着每个国家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1](P.13-21)

首先,全球化强化了世界联系,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全球化是伴随工业革命和世界贸易的发展而形成的历史过程,它将地球上的每个国家紧密联系起来,创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文明史就是全球化不断形成、扩散和发展的过程。其次,全球化增加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共性,促进了普世价值的诞生。在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强势冲击下,许多亚非拉国家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失去了信心,并以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方式学习西方先进经验,渐渐沦为西方国家的文化附庸,从而形成了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世界文化体系。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法、国际关系准则等成了人们共同遵循的游戏规则,人权、平等、自由等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话语,全球性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渐渐形成。最后,全球化刺激了文化民族化的发展,保护了人类文明系统的多样性。在全球化进程中,许多民族国家都意识到了自己的文化身份,感受到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于是发掘、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成了文化发展的新趋势,从而使文化全球化迸发出统一性和多样性的新特征。

二、全球化对中国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的价值

(一)全球化能够培育民族文化自觉,强化民族文化认同。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了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和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种民族文化都在展示自己的文化魅力和生命活力,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边界,从而使每个民族国家对本民族文化的优势、不足、功能、价值、地位等有了更为清醒与深刻的认识,许多国家都将文化创新作为国家创造力的核心和民族进步的精神源泉,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同时,许多国家也都产生了强烈的文化责任意识和文化使命意识,将民族文化自觉内化为国民的思想认知、价值认同和行为自觉,努力建构人人关注文化发展、参与文化创新、享受文化成果的文化发展机制。比如,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民间文化流失问题,作家冯骥才就身体力行在农村进行调查研究,积极搜集、整理和抢救民间文化,这种文化自觉行为获得了社会各界和政府部门的积极响应,推进了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2](P.47-49)

(二)全球化能够培育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民族文化创新。文化自信是民族、国家或政党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充分自信和积极践行,也指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理性审视和积极态度。然而,文化自信并不是盲目自大的文化自负,而是在不断批判本民族文化和汲取其他优秀文化成果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全球化发展实践表明,盲目的文化自负和文化自卑都是不可取的,可能会将中华民族以及中华文化的发展引向邪路,只有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对待民族文化发展,以和而不同的方式学习和借鉴先进的西方文化,才能使中华文化永葆生命活力。从文化创新视角看,中国是有着悠久和灿烂文明的历史古国,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体系,这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实现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根基,但是在长期发展中中华文化陷入了封闭保守、自我陶醉的发展困境,制约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创新。文化全球化则可以为民族文化创新注入新鲜血液,如自由、民主、平等的西方政治观,法治、公正、科学的西方价值观等都可以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创新提供新内容、新思路。

三、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的实践路径

在当代社会中,全球化已成为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新语境,成为影响民族文化发展和时代文化创新的重要因素,所以,应当从全球化语境出发审视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不断推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一)文化自觉的实践路径。文化自觉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文化认知过程,要实现文化自觉不仅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本民族文化,还应当理解和把握其他民族文化,明确本民族文化在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在坚持本民族文化精神和内核的基础上汲取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可取之处,不断实现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等。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急剧提升,但是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却比较低,这些与中国的经济实力和文明古国地位并不匹配,也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力。比如,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等席卷中国,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却并不为其他国家所了解和认知;许多中国人热衷于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却忘记了七夕、端午节、重阳节等民族节日,这无疑带来了民族文化认同危机。所以,应当从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语境出发审视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问题,不断推进中华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创新和自我发展。[3](P.9)

在文化现代化建设中,既不能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国粹主义窠臼,以顽冥不化的态度固守陈旧、落后的传统文化,这样非但不能推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反而阻碍和制约中华文化的发展。在面对西方文化“指手画脚”的质疑和批判时,也不能盲目地文化自卑,更不能将民族传统文化看成封建糟粕和文化垃圾,而应当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扬弃和再创造,将之转化为现代化发展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动力。费孝通就认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环境世界、历史传统、神话传说等,这些共同构成了民族自我验证的实在世界,这种文化独特性决定了文化发展无须附庸风雅、亦步亦趋,而应当在历史文化脉络上继承和延续。因此,应当将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信仰、伦理观念等内化为社会文化的基本内核,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演绎和时代化诠释,培育民族文化的生命活力。比如,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宗教改革,将上帝塑造成了商业文化的守护者,于是上帝便堂而皇之地进入了现代生活的每个角落,从而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信仰支持。

(二)文化创新的实践路径。全球化和现代化并不等于西方化,西方化不过是文化现代化的一种实现路径。但在全球化进程中,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西方化的现代化理论,并以这种理论假设为基础将人类社会简单分割为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两种形式,将传统理解为落后,将现代理解为进步,从而奠定了西方文化的话语霸权和话语专制。在这种全球化语境下,许多国家盲目地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文化,在文化交流中产生了“水土不服”和“排异反应”,反而影响了本民族的文化创新和文化进步。对于中国这样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而言,文化现代化不仅要置于民族文化、历史传统等现实境遇,还要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和话语霸权。[4](P.166-170)

因而,应当跳出西方国家设置的现代化藩篱和全球化语境,正确审视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化发展问题,从中华民族的制度框架、历史传统和话语体系开展文化创新,将西方先进文化、现代精神等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之中,打造中国化的现代文化。此外,应当理解文化差异性,提高民族文化包容度,不断将先进的时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融入民族文化体系之中,推进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狄尔泰说过,人类特殊的经验支配着他们的感受、心境、情绪等,并成为人类认识和解释世界的基本方式,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往往有着较大差异。[5](P.22-27)因此,应当清醒意识全球化语境下当代中国的文化处境、文化地位,明确自己的文化立场、态度、观点等,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不断汲取外来文化的精华,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

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成为影响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深入分析全球化给民族文化自觉和民族文化创新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推进中华文化的文化创新。

[1]冯海波.从文化困境走向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J].创 新,2013,(5).

[2]陈蕾,刘伊.文化全球化·文化安全·文化自觉[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0,(3).

[3]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4]李继高.论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5]汪振军.文化创新与文化自觉[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全球化语境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全球化陷阱
跟踪导练(三)2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