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气象装备保障社会化工作的思考

2018-03-31 10:06郭宏学张彦辉张建辉
农家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气象站技术装备社会化

郭宏学 张彦辉 张建辉

区域自动气象站是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基础,更是气象防灾减灾、监测预警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气象现代化的加速推进,2016年各旗县局站编制了十三五期间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布局规划,区域自动站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自动化气象技术装备应用在气象观测业务、服务和科研领域。以翁牛特旗气象局为例,截至2017年12月,国家级气象站已实现两套自动站并行运行,各类大气探测设备包括无人值守自动站1个、区域校准站1个、区域自动站23个、土壤水分站 2个以及农田小气候仪一个。区域自动站点的布网越来越多,基本是一镇一站,甚至更多,形成了点多,线长,面广等地理分布特点。

随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快速发展,稳定可靠运行的要求不断提升,部门技术装备保障能力不足与保障任务大幅增加的矛盾日益凸显,数量庞大的气象技术装备维护任务给气象部门装备保障队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部门内部的技术保障力量早已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气象综合探测系统,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的社会化需求日渐清晰。

一、全国气象装备社会化保障发展现状

2013年开始,中国气象局为有效推进气象装备社会化保障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因地制宜,依托社会服务公司、生产厂家和部门等保障力量,利用气象信息员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化保障的具体工作,并要求以积极稳妥、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务求实效的原则,针对大型、常规和特种探测设备的不同特点,分类推进气象技术装备社会化保障。

1.目前,纳入社会化保障工作的探测设备种类基本涵盖了气象行业现有的各类地面、高空气象探测设备,甚至包括了农村预警显示屏和大喇叭。其中,区域自动气象站是在气象技术装备社会化保障方面开展得最多的项目;国家级自动气象站、探空站等基本业务、风能观测系统等特种观测项目,由于业务的重要性和设备的特殊性,在气象技术装备社会化保障方面开展得较少。现阶段,我国已有超过65%的省区市开展了区域自动气象站社会化保障项目,而国家级自动气象站、探空站等的社会化保障推行难度较大,仅有5%的省市进行了尝试。

2.全国现行的气象技术装备社会化保障模式主要有外包社会公司、自行组建公司、依托部门现有企业、依托设备生产厂家和联合生产厂家成立子公司等5种模式。其中,近半数省份采用了外包社会公司依托设备生产厂家的模式。

近几年来,全国气象技术装备社会化保障工作不断推进,广东、四川、北京等社会化保障运行效果较好的省(市),已经在各类气象技术装备社会化保障模式的应用、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分析反馈的调查数据可知,目前,依托设备生产厂家和部门自组保障力量的运行模式,在工作流程、业务界面、运行监督和管理制度等方面都较为成熟,从保障效率上看也更具优势。

二、全市气象装备保障工作现状

近年来,赤峰市综合观测业务自动化得到较大发展,探测仪器设备数量不断增加,规模已比较大,加上赤峰市国土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几个我国中南部发达省份的面积,因此对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市技术装备保障工作方式仍然比较传统,保障力量均为气象部门自有人员组建,旗县局技术保障人员主要是由气象台业务人员或科技服务人员兼任,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高,电子通讯或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匮乏,受市局保障人员较为紧缺影响,缺乏有效的对下指导和培训,保障工作效率不高。

管理模式固守传统,缺乏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由于对气象装备的供应、维护、检修以及其技术规范和标准等情况认识不够,加上各级技术保障部门沟通和交流不足,导致旗县局的技术装备管理工作缺乏有效性和計划性。

三、关于社会化保障工作的思考

经过调查和交流,针对我市的实际情况,结合平时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技术保障工作可以试验性引入社会公司来完成,但需做好顶层设计,为保障全市区域自动站的正常运行,需有规范化的保障制度,可以借鉴移动公司基站保障外包服务,移动公司的GSM基站、TD基站地理位置涵盖城区中心、乡镇、边远山区及无人区等,其主要是购买基站公司服务完成装备保障工作。多年来,移动公司依托如《气象站维护外包管理办法》《移动基站维护外包考核办法》《移动基站外包维护人员资格要求》《移动基站外包维护装备配置标准》《移动基站外包维护年度(月)计划》等,填报移动基站外包维护作业计划表、移动基站外包维护质量月报表等,并且按照每月、每季度、年度等固定周期对外包服务企业进行考核评价,连续2个季度考核不合格就终止服务合同等管理模式保障通讯稳定运行。

以“互联网+”为背景走进“智慧气象”新时代,将最新科技成果应用于气象技术装备社会化保障,将会使保障工作更富竞争力、更具活力,从而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提高保障工作的效率。气象部门可建立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管理系统,借鉴以滴滴打车、美团外卖送餐等为代表的“互联网+”运行模式,包括从业人员的审核考试、监控派单、保障反馈、绩效考核、在线学习、远程指导等多个环节,合理设置准入门槛,根据本地特点制定相应的装备维护维修方案、考核管理办法、奖惩办法、定期培训学习等制度和措施。社会化保障人员应有能力自主进行探测设备的运行监控、定期巡检和换检、日常维护和故障及时维修等工作,具有较强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接受气象业务部门的监督、管理和培训,并依据相关制度结合保障效率接受奖励或惩罚,以保证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的良性发展。

气象技术装备保障是现代化气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力度建设适应气象现代化发展趋势的技术装备保障体系。通过培养专业技术装备保障队伍,探索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保障工作管理,完善相关保障机制等措施逐步建成功能完善、技术先进、规范标准的基层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后盾,为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气象站技术装备社会化
防雷关键技术在自动气象站系统中的应用探究
珠峰上架起世界最高气象站
铁路职工在职培训教育原则论述
欢迎订阅《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淘汰落后与推广先进安全技术装备目录管理办法》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
美国行刑社会化的历史解读与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