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瑶
语文课是工具课,应当强调学生听说读写“四会”。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要强化“朗读”的训练,让学生读懂课文,读好课文,读熟课文。
一、转变教学观点,加强读书训练
要指导学生认真读书,尤其要有感情地朗读。朗读是理解文章内容,检查理解水平,提高阅读能力,发挥有声语言的艺术作用,规范语言和推广普通话的有效手段。针对儿童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稳定,正是大声朗读才使他们集中精力,正是出声的语言才能调动他们的思维参与,正是琅琅的诵读才能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变为儿童熟悉的口语形式。实践证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读”和“背”,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吸收和积累语言材料,运用时就能够脱口而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是十分重要的。
二、改变教学习惯,引导学生操作
要使目前的阅读教学走出困境,必须改变那种讲多读少、大部分时间用于一问一答并板书、教师行为盲目随意的习惯,必须严格控制讲解分析的时间,坚决清除多余的讲解分析内容。要引导学生从情感和行动两方面积极参与训练,教给学法,加强操作,培养能力。
1. 保证训练时间,抓好全程操作
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找出实现教学目标最有效的途径,要以最简洁的语言传递最大限度的知识信息量,课堂上要有充分时间指导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在一篇课文教学的“定向阶段—操作阶段—总结阶段”,都要引导学生参与全程操作。例如以前教学《草船借箭》,在“定向”阶段,学生一接触课题,就提出了“谁向谁借”,“为什么要借、怎样借、借的结果怎样”等问题,让学生各自轻声朗读课文,就基本掌握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情节,并且接触了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获得初步的认识。在学生看了课后习题之后,带着课后问题读,“操作”学法:“理事例(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理清事情发展的顺序,掌握故事的整体内容);分析要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还有神态、心理活动等作分析);抓特点(想这些事例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点)。”读懂课文,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对话描写及神态、语言的细节描写,读出语气和句子的感情色彩,让学生自由而有感情地练读,再选人示范读,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总结”阶段,结合准备复述,让学生完整地朗读一遍重点段,加深对文章中心的体会,真正领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 提高训练质量,形成全体操作
训练要面向全体学生,老师提出明确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逐步提高朗读技巧。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一切学习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老师的示范朗读就成了学生模仿的样板。这无疑提高了对老师朗读技巧的要求。这样教师的示范朗读就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比那种大讲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朗读技巧的效果好得多。有时候遇到一些较难掌握的句子还要作必要的讲解和反复训练。此外,还可通过看图,启发想象,把学生带入情境,体会感情。实践多了,就能把各种体裁的课文读好。
三、更新教学手段;培养读书能力
语文能力是一个整体。一方面能力的训练,必然会牵涉到多方面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学手段,由单一型向多样型发展。
1. 变换训练形式,促使主动操作
课堂上“读”的训练形式可以齐读,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跟着播放的录音轻声讀,比比看谁读得好,谁最快读熟等,使学生练的积极性持久。很多老师把语文活动扩展到课外,组织朗读课文竞赛,演课本剧;或让学生把自己朗读课文的录音,拿到学校来播放评比,学生兴趣很浓。通过多种多样的训练形式,促使学生在不同的水平线上主动操作,各有提高。这样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能够逐步把文章那些饱含喜怒哀乐爱憎的情感表露出来,文章里面包含的意义也能得到深刻理解了。
2. 及时反馈矫正,激励差异操作
教材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篇目,老师都注意检查,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及时反馈和矫正。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类要求,承认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训练,在自己的水平上逐步提高。对教材要求背诵的课文,往往教师亲自验收,及时纠正错漏或不合要求的地方,评分公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积极主动投入训练。有时候教师验收优等生之后,委托他们当小老师验收其他同学的背诵,发挥他们的“视听觉”能力,也收到满意的效果。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