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期高校在话语环境的营造、话语主体权威性维系以及話语内容的建设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在话语权建构的实践路径上,应从优化话语环境,净化网络空间;以学生为中心,打造师生话语共同体;加强理论解读,提升议题设置能力等三个方面着力。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 话语权 建构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5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长效机制研究——基于意识形态话语权视角”(项目编号:2015SJD48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018-02
一、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全面建构的内涵解读
法国哲学家福柯首次提出:话语即权力,他认为话语绝对不是一个透明的中性要素,话语其实是某些要挟力量得以膨胀的良好场所。福柯所谓的“话语”并非指语言学和文艺学中的话语概念,而是“权力”的表现形式之一,话语不仅是施展权力的工具,也是掌握权力的关键。就意识形态而言,要掌控社会思想与文化,要引导社会舆论,就必须依靠话语的构建与表达,这里的话语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控制、主导的能力。话语权力的来源既包括自身的内容建构,即理论的科学性,同时,也包括话语表达的方式,即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说,通过什么样的载体去说。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党的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化与疏离,想要通过意识形态建设强求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在理论和现实上都是不可能的。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校是各种社会思潮集中出现与激烈交锋的场所,是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自然在构建的场景与路径上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话语权构建。就内涵而言,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应为体现话语权本质的“全面建构”而非“浅层”、“片面”地建构。一直以来,群众甚至高校教师自己将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局限于思政理论课课堂,将意识形态话语主体局限于思政理论课教师及部分负责学生工作的人员,将意识形态话语环境局限于高校校园之内,将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理解为意识形态教育本身,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有效性。从本质上而言,意识形态话语引领思潮、整合舆论能力的提升需要硬件与软件的双重建设、内容与形式的共同构建以及主体与受众在一定层面上的统合。
二、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现实问题
(一)西方强势话语的渗透消解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
研究话语环境对于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学生虽然生活在高校校园内,然而网络技术的使用极大地拓展了他们接受信息与话语的深度与广度。网络本身虽然是中性的,然而一旦与话语主体相连接,便承载了主体的思想、价值观,大学生对于这些话语经历选择、接收、交流、碰撞的过程,逐渐消化、认同、内化,从而影响甚至决定个人对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态度。话语环境的营造主要依靠“硬件”与“软件”建设,所谓“硬件”就是话语传播者利用领先的技术手段主动构建话语平台,提供技术支撑;所谓“软件”建设则是指话语主体主动设置议题、转换话语表达方式、引导社会舆论等。从这个角度衡量,西方通过网络技术输入的无疑是“强势话语”。“美国不仅是互联网的诞生地,更是互联网的终极大管家。国际top级13台地理域名主服务器中有10台在美国,2台在欧洲,1台在日本。”《美国2015国家安全战略》明确提出,美国作为互联网的发源地,有责任领导网络世界,除保障美国本土关键设施和对抗网络攻击外,还应协助其他国家有关基础设施法律和国际行为准则的制定。同时,西方在多年的意识形态渗透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话语体系,民主、自由、平等、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观念对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迷惑性,其思想整合与舆论引导的能力毋庸置疑。而高校虽然对显性的意识形态话语能够坚定反击,而对于“隐藏在学术理论、文化产品、对外交流中的这些思潮的产生背景、核心内涵及背后的故事等未能旗帜鲜明的从理论上进行阐释、宣传、未能帮助师生构筑思想的防线”。总而言之,大学生面对的是一个错综复杂、暗潮涌动的话语环境,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殊为不易。
(二)自媒体大量使用削弱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体的权威性与话语体系的主导力
网络时代开启之前,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的阐释主要由从事思想教育的专家、学者掌握,他们凭借对知识资源的垄断,生产、构建、解读意识形态教育的话语体系,话语传播主要以课堂灌输为主。学生作为被动的话语接收者,基本不参与话语建构,话语交流基本以单向维度为主。这种背景中的意识形态教育使得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体的权威性得到极大地增强。网络的大量使用,尤其是自媒体的使用逐渐改变了这种话语交流模式。信息资源获取的极大便利打破了话语垄断,双向互动交流增强了话语受众在话语构建中的权重,更重要的是,自媒体天然具有的“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倾向在实践意义上造成了两种后果:其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话语权威遭到极大削弱;其二,大学生凭借自媒体平台自由地生产、构建、传播话语,在话语交流中积极互动,努力争取个体与所在群体的话语权。从这一层面上而言,传统的话语主体与话语对象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并时时发生转换,把大学生仅仅当作意识形态话语“对象”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
三、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全面建构”的实践路径
(一)优化话语环境,净化网络空间
目前,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参与意识形态话语交流的空间从校园转向了虚拟,网络空间成为大学生发表政治言论的主要空间,网络也成为了大学生参与意识形态话语建设的主要场所。以话语权视角而言,大学生群体身份的淡化说明在虚拟空间内仅仅针对这一群体提升话语影响力的可能性在降低。因此,优化话语环境,尤其是网络环境便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就目前而言,净化网络空间,从社会管理视角而言,应继续坚持严厉打击网络不法行为,尤其是那些有组织地反主流意识形态的言论,对一些蓄意制造“负面”消息的人,要利剑高悬,让“道德要求”变成“制度约束”。如“净网2016”活动, 各地共清理处置淫秽色情等网络有害信息327万余条,查处、关闭违法违规网站2500余家,有力地净化了网络空间,营造了良好的话语环境;从高校视角而言,思政教育工作者应保持对舆论的敏感性,把握好话语方向,培养学生的新媒介素养,在纷繁复杂的话语环境中保持主导地位。
(二)以学生为中心,打造师生话语共同体
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能否成功建构,关键在于意识形态教育话语能否对大学生群体产生足够的影响力。从这一点而言,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围绕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话语权建构的实效性的评价也必须以学生为最终指向。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认可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从话语视角上而言,就是要转变仅仅将学生视为话语对象与被动的话语承受者的观念,认可大学生群体的“话语权”,在这一基础上才谈得上引导。同时,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普遍使用也在根本上改变了网民的思维模式以及传统话语传播的方式,話语主体与话语对象的身份界限往往模糊不清,甚至时时加以转化。新媒体的“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平等”、“民主”、“共享”等理念正在逐渐改变网民的思维模式,他们参与话题讨论、甚至不断设置议题,并通过自媒体平台扩大话语的影响力,从而对政治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力。从一定的层面上而言,网络上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是话语主体。
考虑上述背景,高校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上首先需要转变思想,彻底摈弃上课“满堂灌”、课后不交流、有事发通知的自说自话的错误理念,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给他们“说话”的权利,并“听懂”其说话的内容。其次,以平等、共享为理念,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吸纳其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在与学生的话语交流中进行引导,变话语对象为话语主体。最后,不管如何在理论与事实上对学生进行话语赋权,高校教师发挥主导性作用的地位不会改变,这也就意味着教师成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体的地位也不会改变。因此,从事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高校教师须自觉提升个体的理论素养,通过理论的力量获取话语权威地位。
(三)加强理论解读,打造高质量的话语体系
在话语构成要素中,如果说话语传播、话语载体、话语环境、话语效果等是在技术层面上提升话语的影响力,那么话语内容的构建则是从理论层面上解决话语的说服力问题,在逻辑关联上,话语内容是基础、关键、核心,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同样如此。本文认为,话语内容的建设最重要仍然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解读。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确立历史真实、直面现实和把握未来的思想力量上,在这些从来都是剥削统治者大嘴的天下确立了科学的客观坐标,挣得了话语权。”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初,就凭借其理论的力量亦既对社会现实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悉与科学把握上取得了存在的合理性,更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印证了其科学性。可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确立从根本上而言是依靠其话语内容本身的力量而非其他。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解释力还有待提高,以及对于现实问题选择回避,这恰恰是目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不够巩固的根本原因。因此,就高校而言,应注重从社会现实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创新、阐释,增强其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米歇尔 ·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的考古学[M].上海.三联出版社,2016.
[2]赵欢春.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挑战[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9).
[3]周小李.从广场到网络: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空间转变[J].当代青年研究,2017(2).
作者简介:
司慧颖(1978-),女,汉族,江苏丰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