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波
小学生由于其心理年齡特点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对事物的规律和本质的认识水平往往停留在表面,甚至会出现障碍。在语文教学中,我通过运用多种直观启发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在学习中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具体、全面、深入地认识事物,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语言启发,开启情感灵魂的金钥匙
法国的蒙田在《随笔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语言是一种工具,通过它我们的意愿和思想就得到交流,它是我们灵魂的解释者。古往今来,语言都是进行交流活动的重要媒体。因此,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充分利用语言的这些特性,适时进行启发、点拔,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所谓语言启发,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对象作形象化的语言描述,让学生较容易地认识有关的事物。教师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话语,富含情感的语调、手势、表情,再加上对典故、比喻、歌谣、成语等的巧妙运用,都会形成较强烈的“磁力”,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体验,进而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抓文章开头的一段“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用饱含同情感的语言阅读出来,让学生一下就体现到小女孩的确十分凄惨,从而更好地把握住了文章的中心。在教授“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时,我运用形象的话语,并配以适当的体态语言,向学生讲述狐狸怎样借助老虎的威风的故事,使学生既感兴趣,又深刻领悟到这个词的意义。
二、实物启发,打开心灵天窗的源动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注意力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这扇天窗,才能让智慧的阳光撒满心田。”如果学生学习时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也就不能感知和认识教材。为此,我们要根据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易长时间集中的思维特性和知识经验少的特点,运用实物进行直观启发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看得到,辨得准,进而记得牢。我在教《金色的鱼钩》一文时,用生了绣的一根针弯成鱼钩,让学生轮着拿起观察,让其亲身感受一下“金色的鱼钩”,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浓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也自然是水到渠成。在习作课中,特别是状物的文章,利用实物进行启发,有时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写《小闹钟》这篇文章时,我把一个小闹钟带到课堂上让学生仔细观察,看形状、颜色、了解性能,并指导、鼓励学生先说说,然后写下来。由于所写物体较为具体化,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质量也较高。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借助实物进行启发教学,既是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的有益良方,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三、演示启发,突破教学难点的快车道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演示一直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随着技术的进步,演示的方式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演示启发教学就是在课堂上利用实物、模型或师生表演进行启发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学生的视觉器官,以形象感染来借物说理,化难为易,突出教材的重点,解决教材的难点,增强学生理解的深刻性。如教《詹天佑》一文,学生对詹天佑主持下采用的“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和“中部凿井法”不易理解,单靠语言讲述也难于明白。这时,我把课前准备好的两块泥团(根据文章介绍的地形设计)拿出来,分别演示两种不同的凿井法,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对两种不同的凿井法也就一目了然了。此外,教学《飞夺泸定桥》、《夜莺之歌》时,我带领学生进行演示表演。这样形象有趣的直观演示,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陶冶了学生情感,又突破教材难点,突出了教材的重点,学生对课文内容容易理解、记忆深刻。
四、多媒体启发,提升学习兴趣的催化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学的手段和技术日益先进和多样,而多媒体教学就是其中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教学方式。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多媒体启发教学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景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横生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从而使学生会学、愿学、乐学。像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直观启发教学,使得小女孩五次划燃火柴及五次出现的幻象生动而形象,学生看后回味无穷,记忆自然牢固。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兴趣盎然。在图声文的静态美、动态美、意境美中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