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斌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与血清肌钙蛋白(cTnⅠ)水平的具体关系。方法 将180例急诊经PCI手术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依据入院时测定的cTnⅠ水平分为三组,各60例,cTnⅠ<0.02 ng/mL的作为甲组,0.02 ng/mL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肌钙蛋白;不良事件;动脉介入术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2..02
在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实施血流再灌注来修复受损的心肌,但是手术实施后,受损心肌血流灌注并不充分,容易出现慢血流或者无复流的现象,这是诱发PCI术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通过治疗和检测发现,在心肌受损后的4到6小时,血清肌钙蛋白(cTnⅠ)的水平开始出现明显的升高趋势,在12到24小时之间,血清肌钙蛋白(cTnⅠ)水平会达到峰值,并在峰值水平维持1到2周[1]。为了进一步确定血清肌钙蛋白(cTnⅠ)水平与PCI术后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笔者对不同血清肌钙蛋白(cTnⅠ)水平的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具体的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了2015年4月~2017年10月间本院收治的180例急诊经PCI手术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有男性患者91例,女性患者89例,年龄在36岁到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1±2.11)岁。依据入院时测定的cTnⅠ水平分为三组,各60例,cTnⅠ<0.02 ng/mL的作为甲组,0.02 ng/ml
1.2 出入组标准
入组标准:(1)依照《内科学》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
出组标注:(1)患有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2)有抗凝剂急症的患者;(3)患有高血钾症的患者;(4)患有肿瘤、甲亢、贫血以及其他影响本次研究准确性疾病的患者;(5)不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患者入院就诊后,立刻为患者测定血清肌钙蛋白(cTnⅠ),根据cTnⅠ水平进行分组,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实施PCI手术治疗。术后30天内,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慢血流、无复流、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再发、恶性心率失常乃至患者死亡等不良事件,并做详细的记录[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甲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7%%,乙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1.7%,而丙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6.7%,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统计结果,见表1。
3 讨 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诊断和治疗过程比较复杂,及早进行干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PCI手术治疗,通过对受损心悸的血流再灌注,来恢复心悸功能。但是手术实施后,受损心肌血流灌注并不充分,容易出现慢血流或者无复流的现象,这是诱发PCI术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3]。
本次通过研究发现,cTnⅠ<0.02 ng/mL的甲组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7%%,0.02 ng/ml
综上所述,血清肌钙蛋白(cTnⅠ)水平越高,患者术后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几率也就越大,需要在临床治疗上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卜平元,毛 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肌钙蛋白Ⅰ和高敏
C-反应蛋白的改变及临床意义[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38-40.
[2] 张新才,刘同祥,赵令时,等.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的肌钙蛋白Ⅰ和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的价值[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6, 28(2):140-142.
[3] 崔晓琼,李 彤,周 权,等.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风险的关系[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11):1227-1230.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