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刘娟
内容摘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更是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城乡经济所呈现的二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城乡间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而阻碍了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促进商贸流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经济建设中的城乡发展差距。本文以河北省为例,针对河北省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现状进行SWOT分析,对影响其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行因子分析,为河北省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乡统筹 商贸流通产业 河北省
本文对河北省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在实情调研的基础上,逐一列举与之相关的内部条件(优势和劣势)及外部条件(机会和威胁),进行科学、精准、全面、系统的态势分析,从而得出具有战略意义的结论,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
河北省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 SWOT分析
(一)S——优势
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从地理位置上看,河北省地处黄河下游地带京津冀经济发展区,毗邻北京市和天津市,是外省市通往京津地区的门户,为河北省商贸流通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诸多便利;同时,河北省自古以来一直盘踞京畿要地,这为河北省商贸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地理区位条件。
日趋完善的商贸体系。近年来,河北省消费品市场不断拓展,伴随商贸规模的扩大,商贸体系亦随之完善。2016年,河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364.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与此同时,城乡商业网点的大规模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城乡间商贸流通体系,以“批发-销售-零售”为表现形式的商贸流通链条逐步形成。
应运而生的新兴业态。伴随河北省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各种多元化、宽领域、创新型的商贸经营模式异彩纷呈,物流配送、代理制度等现代营销方式应运而生。商品零售不再仅局限于超市、便利店、专营店、仓储式购物中心等传统业态,无人售货、电子商务等销售形式涌现。
(二)W——劣势
人才培养体系欠完善,缺乏高素质的商贸行业人才。据2016年统计资料显示,在商贸流通产业的130万从业人员中,具有中专或初级职称以上的人才总量近10万人,这个数字高于河北省平均 5.5%的水平。在商贸流通产业各类企事业单位中,各类人才占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平均超过40%。但从整个大商贸、大流通行业总体情况来看,具有中专或初级职称以上的人才比例会大大降低。商贸流通人才的匮乏已直接影响到河北商贸流通产业的良性发展。
区域间商贸发展失衡,阻碍城乡市场一体化进程。河北省内各地区间尤其是城乡间经济发展的失衡和城乡二元结构的进一步深化,拉大了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减缓了城乡市场一体化进程,均不利于区域间商贸流通产业的协调发展。
行业监管落后,不利于构建稳定的市场秩序。商贸流通行业规模的空前扩大,对行业监管制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河北省商贸交易市场尚未形成权威有效的行业自律组织,难以形成公平竞争、严谨有序、开放先进的市场秩序,商品流通市场上,假冒伪劣、无照经营等扰乱市场秩序的现象时有发生,商贸企业盲目追求利益、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屡见不鲜。
(三)O——机遇
优惠政策的出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扩大内需,是实现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河北省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于2016年出台了《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城乡商贸流通体系,有效拉动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经济持续增长的拉动。近年来,河北省城乡经济维持着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河北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于2012年突破2 万元,同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已突破8千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不断带动着商贸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的机遇。河北省雄安新区作为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的又一经济特区,其设立所带来的辐射影响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建设中具有战略性意义,必将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协同发展,拓宽河北省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空间。
(四)T——威胁因素
二元結构的失衡。在河北省城乡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进程中,发达的城市商业与落后的乡村商业并存出现,城乡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不利于商贸流通产业的健康运行。在河北省内大多农村地区,尚缺少能够与城镇大型连锁企业对接的基础设施,同时消费水平略低、运营成本偏高加大了农村市场的开拓难度,影响到城乡商贸流通产业的平衡。
市场竞争激烈,辐射能力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我国社会生产由短缺到过剩,市场需求对发展商贸流通产业的导向性作用和制约力愈发明显,传统商贸模式面临市场份额低、生存压力大等不利局面,河北省商贸流通产业仍处在经济效益低、发展水平差、辐射能力弱的初级阶段。
规模质量上的挑战。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相比,河北商贸在发展规模、品牌价值以及辐射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016 年,全省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零售额为12934.7亿元,而同期广东为26184.74亿元,江苏为29650.1亿元。目前,河北商贸流通产业整体上仍以传统业态为主,先进业态聚集度不高,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相比而言,河北商贸流通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差距较为显著。
综合上文对河北省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分析,对上述已知条件进行战略组合和策略分析,如表1所示。
河北省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影响因子分析
(一)基本原理
因子分析法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查尔斯·爱德华·斯皮尔曼首提的科学统计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将多个散在指标简化归纳为几个不可观测的综合指数,通过对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析,形成对各个样点的定量性认识和科学性评价,在经济学数据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假设因子分析的模型如下:
X1=α11F1+α12F2+......+α1m Fm+β1;
X2=α21F1+α22F2+......+α2m Fm+β2;
……
Xp=αp1 F1+αp2 F2+......+αpm Fm+βp;
简记为:X=AF+β,其中,F=F1,F2,…,Fm(m≤ p)。
(二)指标的选取
在选取影响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指标项目时,不仅要符合全面、系统、实用等原则性要求,更要紧密结合商贸流通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商贸流通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具有典型的规模指向性,其发展与市场需求、社会经济水平和产业国际化程度密不可分。基于上述条件,综合现有资料,从产业规模、市场需求、国际化程度、社会经济水平四个方面选取了8 个参考价值较高的指标,如表2、表3所示。
(三)因子分析
根据表3中所选取的指标,对《河北经济年鉴2007-2016》中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得到一个呈现河北省商贸流通产业近10年发展状况的 8×10 数据统计矩阵,如表4所示。继之,采用SPSS13.0 软件对所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求得样本相关矩阵R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如表5所示。据此,将上述8项指标归为公共因子F1、F2、F3,得到如表6所示的因子载荷矩阵。
由表5可知,前两个公共因子F1、F2累计贡献率达98.62%,即该两个公共因子能够反映98.62%的原指标信息。其中,公因子F1的贡献率达 96.74%,因此,通过对公因子F1上各变量的载荷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得出影响河北省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表6中可以看出,F1在X1、X3、X7上有高载荷,分别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消费支出、GDP,表明这三个变量在河北省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中起到核心驱动作用,上述三个因素分别对应着产业规模、市场需求、社会经济水平。
综合上述数据分析,总结出在河北省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其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推动了河北省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其二,河北省商贸流通产业的规模持续扩大,为快速平稳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其三,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为河北省贸易流通产业引入了大量外资,驱动了贸易流通的国际化进程。
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河北省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思路与途径
发展思路。统筹城乡发展,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平均发展,而是指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动态平衡。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为实现河北省城乡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在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结合河北省城乡经济发展的现状,参照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经验,积极化解外界挑战因素形成的矛盾,有选择性地、分时期、分阶段、有条理地推进商贸流通产业建设。
发展途径。第一,加强商贸流通产业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城乡间的交通、通讯等区域性沟通网络的形成,搭建方便高效、互惠互利的城乡互通桥梁。第二,大力扶持城市商贸企业以兼并、收购的方式积极参与农村商贸市场的建设,优化农副产品销售和农业生产管理的格局,为农村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第三,充分利用城乡商贸连锁经营模式的优势,连锁经营模式要求商贸流通产业遵循规范化的管理制度,采用规模相当的組织形式,通过构建信息网络、强化物流配送链条、提供完备的配套服务,完成商贸流通产业的效益指向性改革,促进城乡连锁贸易经营的规范化和规模化。第四,推进农业与商贸产业的联动发展,依托市场需求指向下形成的产业链,密切农商合作关系,推进商贸流通企业向农业领域内渗透,通过建立联系生产与销售过程的综合性商贸产销基地,带动商贸市场与生产基地之间的良性联动循环。第五,推进农村连锁商贸企业的建设,借助连锁购物市场、便民服务设施等载体,利用现代化商贸的统一配送方式,搭建农副产品进城、工业商品进村的城乡互通桥梁,将农村商贸市场接入多元化、宽领域、全方位的现代化商贸流通产业体系,实现农村商贸流通模式的革新和升级。
参考文献:
1.袁牧,张晓光,杨明.SWOT分析在城市战略规划中的应用和创新[J].城市规划,2007(4)
2.王颖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21)
3.陈金玲,杨江娜.城乡统筹视角下城市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9)
4.朱楠,任保平.城乡统筹视角下双向流动商贸流通体系中的信用体系构建[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3)
5.杨坚争,郑碧霞,杨立钒.基于因子分析的跨境电子商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财贸经济,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