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小勤
摘 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图表是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我们都应以此作为教学指导思想,以真正的素质教育为己任,保证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培养学生左图右书,学习地理不离地图的习惯,掌握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会运用地图查找地理信息,养成从地图上获得信息的习惯。通过阅读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培养 地理读图能力 课堂教学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是学好地理的关键所在,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无论在课本中还是在考试试题中,地图都占有突出的地位。在初中地理课本中地图的类型和地图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涵盖的内容也很多。因此,注重教学方法的革新,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认识地图的习惯,掌握读图的方法、培养用图的意识是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
一、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
1.掌握读图程序,培养读图技能
读图要注意地图的名称、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确定地图的类型、范围等。对地图图像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多角度地对图像进行有效分析,提炼出地理事物的规律、特征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来龙去脉,准确把握内涵,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读图贯穿始终,把地理事物落实在地图上,使学生牢固树立地理空间概念。把一些空白地图发给学生,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在地图上表现出来,加强检查与督促,使图形植根于学生的脑海,有利于学生准确快速地储存和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2.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归纳性思维
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要素的集合和相互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教师要对地理知识进行归纳、综合,使学生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每一副图都可以提出“是什么?”、“在哪里?”,直至解决“为什么?”,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对同一地图从多角度观察和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3.绘制地理图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绘制图表”要求学生能够模仿、记忆、想象,做到眼、手、脑并用,有利于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在“降水和降水分布”的活动内容中,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参照“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画出某地降水柱状图,明白气温图与降水图的区别,气温图是不断变化的曲線,降水是高度不同的柱状图表示。通过学生的绘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4.图文变换,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主要是数据表格与图形之间的变换,通过变换培养读图能力,比如针对人口、资源、气象、工农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图文变换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5.既注意规律性又注意特殊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地图反映的是众多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相对位置、空间结构等,有时需要突出某一空间或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在读图时要求学生不能只了解一幅图的概貌,还须对图中局部地区、个别地理事物有所认识、分析、了解。
二、关于地图的教学措施
1.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图采取不同的方法,掌握不同的技巧。如政区图、地形图,能结合空白轮廓图,边学边练,循序渐进,先掌握主要的高原、平原、山脉、河流、岛屿、主要国家和首都、我国主要省区等。
2.熟练运用一些简图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比如,“全球海陆分布简图”、“我国主要地形分布简图”、“大洲分界线简图”等等。能够熟练并快速地绘制这些简图去分析遇到的问题,避免死记硬背和张冠李戴。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提高了学习质量。例如,讲解中国地形分布、黄河和长江等大江大河等内容时,用边讲边绘制地图的方式,将诸多的知识汇总到一张简略的板图上,不但便于记忆,还在记忆过程中强化了联想,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3.对地理课本中出现的一些示意图,学生难以理解的可通过演示。如在讲解地球自转、公转产生的意义时可转动地球仪或围绕同学转动,使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具体。例如,七年级上册第42页读图题,读“图2.22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图中板块块运动的方向是挤压还是张裂,推测可能发生的位置变化。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板块张裂凹陷形成裂谷、海洋的过程,挤压形成裂谷、山脉等,并了解地壳运动带来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
4.在讲完地图的基础上进行填图、绘图
当地图在学生的大脑中有了初步印象后,可通过填充图册练习填图,也可以让学生在纸上描绘出相应的地图轮廓,形成空间观念,巩固所学,然后在黑板或多媒体上示范填图,学生在纸上模仿并独立填图,最后通过投影展示效果,通过比较,让学生自己选出最佳"作品",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熟练程度。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通过读图,可感悟地理事物,感知地理信息,并通过读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读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日之事,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5.一帮一,小组合作共同进步。充分发挥小组的力量,让学生代替老师督促、检查作业,讲解不会的知识,对每个小组进行定期考核打分,对表现最优秀,进步最快的小组进行表扬奖励,对表现不好的小组给予相应的惩罚,促进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同学们学习得更有动力、更有激情、更有干劲。
综上所述,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地理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更是地理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利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习惯和能力。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充分接触地图并探索地理现象及其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坚持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