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之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行,数学教学过程也开始进行改革。本文着眼于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分析,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保障与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之下,数学教学也有了更新的理念要求,在关于数学目标这一方面,新课程指出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的融合发展。而在目前的教学中,大多教师都倾向于学生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于学生情感的发展,忽视了在课堂之中教师应该体现的情感。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性教育观点的不良影响,教师在进行备课时,自然的将目光放在考试大纲上,根据考试范围以及考试内容来定制课堂教学目标,长期以来也就造成了教师在进行目标定位时的不准确性。而这种停留于表面的目标定位确实能够对提高学生成绩起到一定作用,但却难以实现数学教学的真正价值,达到增强学生知识储存,提高学生运用技能发展学生自身情感的教学目标。
(二)教育方法改革不全面
课程改革的主要优势及其重要性逐渐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展示,更多的教师也逐渐重视课改的发展和运用,通过自我的实践基础与理论知识创新出更加符合课改要求的教学方法。然而很多教师在实行课改时,只是从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创新,使教学更加合理化与科学化,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导致了新型的教学方法的确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但却难以长时间地维持教学效果,学生的个人能力也没有得到更好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时,更应该想在学生的角度,隶属于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发展潜能,并在教材内容之内进行教学方法的更新,使得你新型的教学方法能够兼顾教学成果与学生发展,真正体现课改的重要意义。
(三)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是被动的进行学习,没有学习的兴趣。因为数学抽象性较强,学生虽然很认真的在学习,但对数学却不感兴趣。很少在课后进行课外延伸。主要還是靠老师对课本的讲解,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也没有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很不利于数学的学习。老师不能只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更要从数学教材中挖掘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于时代发展相结合。可以应用到实际当中,这才是新课标改革的目的,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从当前的数学现状出发,我们不难发现传统教育所存在的弊端,这也正是新课改提出的意义所在。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初中数学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绝不仅如此,在不同的学校甚至班级,教师都会面临各种教学难题,也需要教师随之应变,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积极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有效发展。
二、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相关策略分析
(一)真正了解课改,制定教学大纲
教师想要改变传统教学并不断向可改方向靠近,就必须要真正的理解课改。课程改革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而产生的,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只有在对课改理解透彻的条件下,才能够做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而教师走向课改的第一步,就是在对课程进行备课时综合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并适当融入教材内容,那课程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地进行课改,教师还可以在进行备课时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其中包括课程的开始,过程与结果以及学生你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分析。这样一来,教师在课堂上就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使得每一步教学都能够像教学目标靠拢,不易是我习惯性教学的影响而偏离了原定的教学目标。
(二)认识教育现状,合理教学改革
要是在进行教学改革时,不能一味的去选择实践成果较好的教学方法,更应当从学生个体出发,细化教学方法重点,并进行系统性的整理与归纳,形成一套科学合理且能够完全与学生融合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教育改革特点所在。只有真正认识到学生的优势与劣势,了解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学习水平,才能够体现新课改的教育意义。合理化的教学手段的创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三)正视课堂关系,发挥学生主体性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内容的接收者也是学生,因此学生对于与教学质量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我国教育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初中阶段的学生仍处于智力和心理的发展期,正处于青春的叛逆时期,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教师可以分组学习的方式根据学生水平和能力分成不同的小组,并对每个小组派出相应的学习任务,做到因材施教,使得每个学生能够完全掌握学习内容,而不是以一知半解的态度敷衍了事。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做到生生平等和师生平等,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自我发展的机制,实现长远性的教育。
(四)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对于教师而言,教学方法的创新固然重要,但是阶段性的反思却更能够实现教学成果的持续发展与优化,因此教师的自我反思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自我的教学过程,教师应当有一套完整的反思体系,从备课到巩固,教师要立足于每个细节,根据学生的成绩反馈与能力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力求每个环节都能够高效地进行,进而达到提高教师自身能力和提高整体教学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学的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教师从失败的经验中总结反思并再次进行创新和挖掘,最终实现数学教育的价值最大化,促进课改的有序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叶立军,斯海霞,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1(02).
[2]杨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才智,2014(23).
[3]张静茹,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02).
作者简介:陈积珠(1971.10-),女,汉族,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数学教学,572600,东方市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