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雨
摘 要: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微课这种新的教育资源开始产生,由于它与当前社会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比较符合,所以在教育领域快速地推广,并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微课具有短小精炼的特征,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其引入到教学中,充分运用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更加有效的传授知识,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主要研究了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对同行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微课 小学语文 应用
随着我国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要想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去学习,就应该运用更为灵活的教学形式,革除传统模式的各种弊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微课成为新形势下的一种全新教学方式,它符合当前的教学理念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能够让教学变得更加活跃和充满活力,促进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一、抓住教学重点,合理掌握时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语文综合水平和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选择的课程设计,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有的放矢的讲解。比如在学习《夹竹桃》这一课时,课文第三自然段只字未提夹竹桃,有些学生就认为这一自然段可有可无。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把课文的三、四自然段制成课件,让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在交流中学生明白第三自然段写14种花,是为了反衬夹竹桃花期更长、韧性更佳的可贵之处。此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的时间优势,把时间更多的留给学生,鼓励学生对重难点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尽力展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比如在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演示通过太阳和星体来辨别方向的方法,之后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除了太阳和星体之外,你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辨别方向?”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思维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认知和思维方式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对一些直观、形象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色彩鲜亮、形象生动的动态形象。因此,教师要充分抓住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利用微课这一教学形式,把课本上比较抽象的理论和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用学生熟悉的形式表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用微课来创设微情景进行语文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微课可以把文字、图像、声音有效结合,更直观的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微课这一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它能夠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课文内容和诗词意境。比如在教学《日月潭》这一课时,由于学生并没有去过日月潭,单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内容不能充分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制作微课教学课件,播放一段日月潭笼罩在蒙蒙细雨中的视频。视频中那优美的画面、动人的音乐,仿佛都来自仙境。视频能够帮助学生生动形象的理解课文内容。日月潭下起蒙蒙细雨,仿佛披上轻纱,周围景物一片朦胧,像童话中的仙境。教师还可以把太阳高照时,日月潭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的展现在眼前的画面与视频进行比照,让学生对课文描写的画面理解更加透彻。再如课文《月光曲》,单靠几个华丽的词语或几个比喻句是不能让学生对月下茅屋有个清晰的认识的。这时微课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月光照进茅屋的景象真实的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使学生对那些艺术性的修饰句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微课以真实情景再现课文场景的方式,紧紧的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三、拓展知识储备,打破时空限制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非常丰富,但是由于小学生的阅历和经历都不够,有时对文章的精彩描写不能完全领略其中的精髓。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微课的优势,收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把语文应有的灵动形象的呈现出来,帮助学生解决由于阅历和经历不足带来的理解问题。比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时,学生对课文中爬山虎脚的两种不同描写产生了疑问,一个是“细丝像蜗牛的触角”,一个是“图画上蛟龙的爪子”,为什么同样是描写爬山虎的脚,比喻相差如此之大呢?这时教师借助微课视频资源真实再现爬山虎的生长过程,让学生直观的看到爬山虎脚刚长出来时,嫩红、柔软像蜗牛的触角,当脚抓到墙后,颜色就会变灰,角力十分牢固,就像蛟龙的爪了。此外,在这个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微时代,微课可以把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进行分解、整合,利用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借助移动平台,打破课堂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把课堂上容易出错或重要的知识点制作成形式多样的微课,发送到班内群聊,让学生在课外自主复习巩固。比如设置一些识字却不知意的题型,让学生在题下给出自已解释,也可以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小文章,让学生进行生字填空练习。教师要及时关注答题效果,及时给予评论指导。
四、优化朗读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部分,它是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的基础,朗读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却是一个难点。例如在课文《桂林山水》的一段话中,描述漓江的水、山时共使用了六个“啊”字,这六个“啊”读音各不同,表达的含义也有差异,体现出了作者的情感变化。教师使用微课的方式,只需对课文中的“啊”字进行简单易懂的讲解,并讲述相关音节变化的含义,再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朗读,强调每一个文字音调的重要性,这样就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总之,当前微课已经在教育领域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积极效果。小学语文教师也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微课的教学运用,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充分发挥微课的教学优势特点,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别新均.浅谈微课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培训,2016(02):223.
[2]蔡丹迪.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研究[J].亚太教育,2016(16):25-26.
[3]张海冰.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6(16):73.
[4]候福禄.微课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