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雪玲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并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的规律。”故此,语文教师心中应该时刻有“语用”训练的意识,并以此指导教学工作,以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前段时间,笔者有幸参加了“相约名师、助我成长”“激活词语,落实语用”等“语用”专题研修活动,几位执教老师匠心独运的教学观摩课,特别是在落实“语用”训练环节中所采取的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案例一:S版一年级上册《画》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老师发现刚才大家通过看画就能把古诗背下来,现在,老师手中有一些词语卡片,看看谁能把它们重新整理,动手拼成一首诗。(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举手要求拼诗)
师:太棒了!看,这两位小同学拼成的古诗,是不是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画》呢?
生:是!(掌声响起)
师:现在请大家认真读一读古诗,再看看图画,你知道诗中写了哪几种景物吗?
生1:(读诗,看图)有山、水、花、鸟。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读书、善于发现的孩子!请你再把古诗读一遍。(生放声朗读)
师:同学们,大家发现了吗?诗中所描写的四种景物,诗人都把它藏在每一句诗的什么地方?
生2:藏在每一句诗的中间。
师:说得真好!看:山、水、花、鸟都在每一句诗的中间部分,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看谁读得最准确、最动听。
师:我们学习古诗,不仅要会读、会背,还要会认、会写。下面几个字:人、火、文、六,大家会写吗?(教师指导正确书写字的笔画顺序,学生跟着书空,并动笔把字写在田字格上)
点评:创设情境,循序渐进
这是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从理解语言的角度看,教师跳出了对思想内容烦琐的讲析,抓住了一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坚持以读为本,采取多种活泼有趣的方式重复记忆诗句。“我会读——我会想——我会串——我会写“这四个学习板块是一个有层次、有梯度的学习链接。本课堂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关照生命的整体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
案例二:S版二年级上册《天鹅、大虾和梭鱼》教学片断
PPT出示“弓”
师:同学们,大家认识这个字吗?(认识读gong)很好,那么现在请你们查一查字典,说说“弓”在字典中的解释。
各自動手查阅字典,找出“弓”在字典中的解释。
师:谁来说说“弓着腰”一词中“弓”的意思?
生:弯曲、弓身的意思。
师:回答的真好,你真棒!现在请全体同学站起来,做一个弯曲、弓身的动作给老师看看。
全体学生起立,向老师深深鞠了一躬。
师:大家都做得非常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弓”字是怎样从最早的甲骨文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师:中国的汉字经过6000多年的变化,慢慢地才演变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弓”。在写这个字时,一定要注意笔画顺序,请大家伸出小手跟老师学着写。首先第一笔是横折,第二笔是横,接下来请注意了,最难的地方出现了!第三笔是竖折折钩。请同学们照着老师刚才教给大家的笔画顺序在田字格上写两个“弓”字。
点评:多管齐下,提高识字效率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教者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随文识字的精彩案例。教师这一教学环节,首先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正确理解词语的本义,提高学生运用工具书习惯和能力;其次在运用过程中体悟作者在文本中所表达的意思,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升华。再次了解字源,激发兴趣。从“弓”字由甲骨文演变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发展,激发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最后指导书写,教者特别注重书写的指导,而且强调字的起笔和收笔,要求学生正确运笔写字,只有这样才能把写字教学扎实有效地开展。纵观这两节课堂,我想起了刘仁增老师据此提出的“语用型教学”的一串响亮的口号:生命,因语用而绽放;理性,因语用而温润;意蕴,因语用而开掘;语技,因语用而提升。在语用实践的过程中将学生引向语言应用、言语提升的学习之途,会把“语文课”上成“语文”的课。
责任编辑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