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静静 张亚涛
本文为内蒙古科技大学青年创新基金项目(2015QDW03)
【摘 要】 文章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调查样本,对蒙古族大学生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诉求内容进行问卷调查,总结与分析蒙古族大学生心理诉求的表达方式及其特点,提出蒙古族大学生解决诉求表达问题的建议: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沟通平台,促使现代教育与民族文化互容,加强树立少数民族文化自信心教育。
【关键词】 蒙古族大学生:心理诉求:表达方式与特点
蒙古族大学生由于语言、教育起点、民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面对新的大学文化生活环境,极易产生压力,甚至是心理危机。多角度认识与分析这一特殊文化群体的心理困境及表达方式,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教育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目前,学者对于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培养研究集中于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诉求表达机制研究很少。研究诉求表达机制研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为挖掘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诉求表达机制奠定有力基础,对构建美好和谐的民族院校意义重大。
一、调查对象基本概况
本研究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调查样本,共抽样300名蒙古族大学生,回收有效问卷280份,生源涵盖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跨越牧区、农区、半农半牧、城镇四大区域,6%为预科生,[1]其余均为普通高等教育汉语授课,男女比例为1:1.2。为确保研究结果的有效度,对调查对象的民族文化关联性做了初步调查,详见图1。
调查对象中,75%的蒙古族大学生在纯正的民族文化环境中成长、受教育;77.5%的蒙古族大学生熟练掌握蒙古语;70%左右的蒙古族大学生依然保留着传统民俗生活习惯;83.5%的蒙古族大学生具有浓厚的民族信仰;76.4%的蒙古族大学生为蒙授中小学课程,直至大学所有课程开始接受汉语教学,且汉语授课有困难的学生达56.4%。
二、调查结果分析
1、蒙古族大学生诉求分析
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别对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诉求内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详见表1。
数据表明:蒙古族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的社交活动中,普遍需要情感认同和尊重认可,95%以上的被访者对社交和尊重方的诉求;而对日常基本生活和自我价值实现方面的诉求相对弱一些,85%以上的被访者需要对生理和自我实现方面的诉求,表现出随性生活的态度和积极性不够的状态;相对而言,对安全方面的诉求却不显著,65%以上的被访者对安全需求有诉求,进一步说明他们本民族固有的自信和地方优势。
2、蒙古族大学生诉求表达分析
有学者认为,哪里有利益关系,哪里就有诉求表达,利益表达是人民对待利益问题的一系列态度和行为的总和。[2]因此,首先对蒙古族大学生诉求表达方式进行调查,结果详见表2。
数据表明:被访者在日常生活、安全需要和自我实现方面的诉求相对积极地表达出来,而对社交活动和情感尊重方面的诉求却表达不畅通。蒙古族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文化集体,对诉求表达持有的态度与表达的行为结果必然也基于一定的心理活动,主要表现为受自身利益的认知程度、情感态度及意志判断所影响,导致利益诉求得以表达或不被表达,甚至可能会有间接表达形式。
3、蒙古族大学生心理诉求的表达方式与特点
表1与表2相结合对比发现:首先,蒙古族大学生在安全方面有诉求的人只有68%,而实际表达出来却达73%。说明有5%的蒙古族大学生在安全诉求表达比较激进一点,对该利益只有表面直接的认识,表现出冲动、不够冷静、盲目跟从意向,处于外界事物激发诱导的状态,可归结为诱导式表达方式,其特点为直接性、冲动性、盲目性;
其次,蒙古族大学生对日常生活和自我价值方面有明确诉求占85%以上,而实际表达诉求者占65~70%,仍有15~20%的同学未直接表明诉求,但差距不显著,可能通过其它途径间接表达利益诉求。这说明蒙古族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自我价值方面的诉求较有准确全面的认识,明确了解学校教育环境不可能全面实现民俗生活,判断自身较低的教育起点不太可能与汉族同学同步竞技,对民俗文化保持稳定的情感保留,对个人发展进行了理性分析和系统判断,即使这方面诉求不得以满足,也能用恰当的途径和沟通方式予以表达,可归结为回归式表达方式,其特点为准确性、稳定性、系统性;
最后,从社交活动和情感尊重方面的诉求来看,诉求范围已達95%以上,而诉求表达却40%左右,近一半的蒙古族同学具有很强烈的诉求内容,却不会选择表达。这足以说明该现象普遍存在于蒙古族大学生当中,他们隐藏自身的利益诉求,不会疏导发泄情绪或沟通解决问题;或院校还未建立健全的沟通表达渠道,导致这类特殊的诉求表达和思想动态持续被忽视。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可能进一步导致连带的心理问题和不稳定因素,这类表达可归结为隐藏式表达方式,其特点为普遍性、潜伏性、矛盾性。
三、蒙古族大学生解决诉求表达问题的建议
调查结果反映:蒙古族大学生的诉求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交认同和尊重认可方面,民俗生活和价值实现需求方面相对较弱。面对这些诉求,他们不再是过往冲动盲目的非理性方式表达,而普遍体现为隐藏自身的心理诉求和矛盾的思想动态。
1、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沟通平台
我国新世纪初首次把利益诉求引入高校,提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畅通学生的诉求表达,了解学生的精神价值和物质诉求的内涵,理性看待大学生诉求,应系统建立“学生-辅导员-学校”三位一体诉求表达沟通平台,完善诉求信息的搜索、反映、判断及处理机制,将其纳入学校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3]民族地区高校尤其要充分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诉求内容、表达方式及特点,准确捕捉根本矛盾,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促使现代教育与民族文化互容
有人才有文化,有语言才能有文化交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应当在现代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找到沟通互容的结合点。[4]少数民族是特殊的文化群体,具有独树一帜的民族习俗和传统文化,每个少数民族既有保存和延续本民族传统文化和语言的深厚感情,也有促使本民族参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强烈愿望。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如何辩证地看待“保护人”和“保护文化”之间的联系将至关重要。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紧抓民族认同和文化融合主观能动作用,充分了解这些特殊文化群体的诉求特点和心理规律,有效利用教育和管理手段,必然会对解决蒙古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起到负重致远的作用。
3、加强树立少数民族文化自信心教育
在我国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中,民族地区高校教育理应加强少数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教育,同时向汉族大学生传播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与文化,使民族语言文字、民俗习惯及文化信仰充分得以被接受、认同和尊重,弘扬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针对缺乏适应力的文化部分,民族地区高校教育要因地制宜,如试行“新双语模式”教学、母语学习文科课程、汉语学习专业课程,尽可能地缩减文化成绩差距,提供本民族语言文化学习阅览平台,尊重他们学习语言的選择权,反对生产“加工厂式”当代知识分子,推行“优惠政策”或“特色平台”,不仅满足民族地区特定岗位的就业需求,也让多民族文化得以交流和融合,让民族教育体系得以不断完善。
同时,从未来发展趋势的长远眼光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或多或少存在感性而非理性的思考,当前要学习获得现代科技信息和前沿学科知识,主要渠道仍然是汉文出版物。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要积极地看待自然界中的“不平衡”,通过奋斗来争取“幸运的”结果,逐渐摆脱 “优惠政策”依赖感衍生出的不满。民族院校应借助少数民族榜样树立来带动奋进的力量,要因势利导,在新时代社会发展历程中扬长避短,重新彰显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身价值。
【注 释】
[1] 国家制定的普通高校或民族院校,从参加当年全国普通高校的符合特定的要求的少数民族考生中,低于一定分数,按志愿择优录取.
[2] 毕宏音.试论诉求表达机制的完善路径[J].天津社会科学,2009(4).
[3] 朱杭军.大学生教育:诉求表达机制的引入[J].浙江经济,2008(11).
[4] 马戎.关于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参考文献】
[1] 朱杭军.创新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J].高教与经济,2007.09.
[2] 包秀荣.论蒙古族大学生心理特征[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1.
【作者简介】
韩静静(1988-),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张亚涛(1994-),汉族,山西临汾人,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近代蒙古族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