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梅
重庆渝北区图书馆 重庆 401120
公共图书馆能为社会大众提供免费的文化服务,其依靠上级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扶持开展日常工作,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已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对此,政府部门与公共图书馆提倡社会力量的参与。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管理运行,能有效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成效,节省运营成本,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公共图书馆的志愿服务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志愿者,其主要负责图书文献的整理、上架、排架,读者借阅服务和读者咨询服务等图书流通工作。另一种体现在图书馆的延伸服务项目上,如开展特色阅读活动、为特殊读者服务等。公共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能弥补人力资源的不足,优化图书馆的服务结构,提升服务质量。
在现阶段,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途径主要包括捐赠书刊、捐赠经费、捐赠软硬件设施等,捐赠主体一般为个人、单位或慈善机构。
法人治理也是社会力量支持公共图书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共图书馆通过建立和完善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相分离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理事会制度,通过社会贤达、热心公益人士参与图书馆管理,不仅能实现“管办分离”,还能扩大社会影响力,寻求更大的社会支持。
“政府+图书馆+私人企业”的PPP模式属于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创新,政府通过下拨一部分运营资金,图书馆提供相应的场地、自动化系统等物业管理,合作企业进行装修以及提供运营人员等[1]。合作企业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相应的投资建设,在合作方收支基本持平时,逐步减少政府对外包方运营经费的投入,当然也可选择提升合作企业的服务绩效指标。这种模式能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激发了合作企业的参与积极性。
这种模式主要是把公共图书馆的部分或全部业务外包给第三方企业,按照指导原则确保图书馆工作的有序化发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能让公共图书馆馆转变经营理念,也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引进,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服务质量。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正朝着均等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政府是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发展的主导,在新环境下,各级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出台地方法规细则,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同社会力量间的合作。社会力量也要抓住机遇,强化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合作,特别是部分文化企业,在保障自身发展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为公共图书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公共图书馆的上级主管部门要履行自身的职责,做好监督与评估工作,把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当作评价与衡量的标准,通过大数据技术等手段进行效能评价,为下一步合同续约提供参考依据。
要提升社会力量与公共图书馆管理运行的成效,就要注重舆论的导向作用。政府部门与公共图书馆要注重媒体的宣传和引导,把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管理运行的典型报道出来,提升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公共图书馆也要利用微信公众号、官网等进行宣传,牢牢把控舆论的主动权。
第一,扩大公共图书馆志愿者队伍,以招募方式鼓励退休干部、专家学者、大学生等加入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队伍[2]。第二,不断健全社会捐赠流程。要以完善捐赠管理制度为前提,对捐赠的方式、程序及去向进行监督,确保捐赠工作的制度化。此外,图书馆还要主动参与或举行一些慈善活动,关注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这样也能增加与慈善机构合作的概率。
综上所述,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管理运行要能为读者提供特色化、个性化的服务,要朝着“精而专”的方向发展。在新环境下,要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协调发展、积极营造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舆论环境、积极创新社会力量参与途径,从而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保驾护航。※